『壹』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礼仪培训内容
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具有一颗纯正善良的爱心,有一口谈吐文明的语言,有一身得体大方的衣着,有一种文明优雅的举止。 一、举止文雅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幼儿表率。 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3.在幼儿、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 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 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长办事。 二、 仪表端庄1.仪表端庄典雅,潇洒大方。 2.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追求奇装异服,不穿露脐装和吊带衫,不穿拖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 3.头发整齐光洁,带班时间不梳披肩发。 4.不浓妆艳抹,上班时间不佩带明显首饰和其它奇异大饰物。 三、语言文明1.工作时间一律讲普通话,语言恭谦,表情友善和气,待人热情。 2.谈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语伤人。 3.谈话语气得体,语调适中,谈话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 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尊重性词汇。 四、礼貌待人1.真诚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儿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 2.同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猜忌,不背后议论他人,不传个人隐私。 3.尊重幼儿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还礼应答4.按时参加会议、活动或其它集会。听取别人发言时,做到专注、有耐心,并做好笔记。 5.集体活动时关闭通讯工具的铃声,带班或会议时间不接外来电话 五、教师的职业修养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六、教师的精神面貌: 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幼儿教师形象的灵魂。 1.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 3.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心态--自尊自信的;品质--真诚正直的;性格--活泼开朗的;心胸--豁达宽容的。 七、教师的仪容仪表 1.着装:幼儿教师上班时适宜选择"流行中略带保守"的服装,而不宜穿着太时髦或太暴露的服装(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低胸装)。 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面带微笑,充满活力。保持口气和体味清新,仪表整洁;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浓指厚甲,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妆品;染发大众色,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不挡住视线;佩饰不要太夸张,点缀即可。 八、行为举止 :自然规范、亲切优雅 1、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3、守时--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不倚靠站立。 6、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 教师良好的举止将给每位经过您身边的人们带去优雅和气度。 九、语言沟通篇全园推广使用普通话。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1.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2.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 3.文明用语: ⑴接待来宾时要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被动受问时--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⑵对同事:上班时进幼儿园见到园里的工作人员,应问"你好""早上好"或点头致意。 在幼儿面前对同事不直呼其名,用幼儿角度的称呼:X老师、X麽麽,不用生活中的称呼小X、老X""(言谈间不涉及他人隐私) 幼儿来园时,教师应主动上前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每个幼儿,称呼"***小朋友早",检查幼儿卫生、身体(牌子)情况,并和每个幼儿简单交谈,集中精力指导幼儿活动(稳定情绪、指导活动)。 二、教师进班一律用普通话轻声讲话,互相称呼***老师,幼儿面前教师为人师表,不翘二郎腿和坐桌子,不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全身心地指导幼儿活动。 三、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大声训斥,漫骂幼儿。 当幼儿做错事情时,不能粗暴地大声斥责或大声叫喊,应主动地说"请你好好想一想,错在哪里?"。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不应用命令或蔑视、憎恶之类的口吻,不用刻薄,挖苦幼儿的语言,不替幼儿起绰号,不讲反话。 四、对家长热情,大方有礼谦让,不接受家长的礼品。 日常交流中的忌要 把礼貌习惯性用于日常口语中,注意不同环境下的音量与语气,对家长体现尊重,对同事体现友爱,对幼儿体现母爱。 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幼儿的榜样,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贰』 幼儿园岗前培训礼仪篇
幼儿园老师基本礼仪要求:
具有一颗纯正善良的爱心;有一口谈吐文明的语言;有一身得体大方的衣着;有一种文明优雅的举止。
一、举止文雅
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幼儿表率。
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3.在幼儿、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
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
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长办事。
二、 仪表端庄
1.仪表端庄典雅,潇洒大方。
2.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追求奇装异服,不穿露脐装和吊带衫,不穿拖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
3.头发整齐光洁,带班时间不梳披肩发。
4.不浓妆艳抹,上班时间不佩带明显首饰和其它奇异大饰物。
三、语言文明
1.工作时间一律讲普通话,语言恭谦,表情友善和气,待人热情。
2.谈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语伤人。
3.谈话语气得体,语调适中,谈话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
4.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尊重性词汇。
四、礼貌待人
1.真诚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儿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
2.同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猜忌,不背后议论他人,不传个人隐私。
3.尊重幼儿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还礼应答
4.按时参加会议、活动或其它集会。听取别人发言时,做到专注、有耐心,并做好笔记。
5.集体活动时关闭通讯工具的铃声,带班或会议时间不接外来电话
五、教师的职业修养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六、教师的精神面貌
1.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
3.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叁』 如何理解幼儿教师交往礼仪
我们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各方面的礼节,就在园的礼仪包括:上下课、生活卫生习惯、待人接物、站、立、走的正确姿势等各个方面的礼仪。孩子要学,我们老师更要学!因此今天我们全园教师认真学习了“教师礼仪”,我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各方面的礼节,就在园的礼仪包括:上下课、生活卫生习惯、待人接物、站、立、走的正确姿势等各个方面的礼仪。孩子要学,我们老师更要学!因此今天我们全园教师认真学习了“教师礼仪”,我觉得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着装”、“化妆”的重要性。因为在家中,我们没有固定的观众,尽可按自己的喜好去打扮或者根本不打扮。可 是,当我们走进幼儿园的时候,当我们登上讲台的时候,我们扮演的是一个“授业、传道、解惑”的尊长角色。我们需要作孩子们的榜样。我们的服装要表达的信息 是尊严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高雅而不是富贵、是大方而不是怪异。所以在“着装”、“化妆”上我还应该进一步学习。另外几句话给我的印象也很 深,他说:“赞美”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利器。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好听的话,也可以理解为赞美的话在交往中的重 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赞美和激励永远是促他上进的最佳手段。所以让我们对孩子们多说几句赞美的话语吧!让我们永远记住:“好孩子是夸 出来的”!还有一句话是:“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另一把利器!特别是对于孩子,我们更要发自内心的微笑,那样我们才会真正得到孩子们的心!老师们,请对我 们的孩子保持微笑吧,那不仅仅保持了教师的良好形象,更保证了你对他教育的权威性! 从中还讲了关于教师体态、社交场合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礼仪,使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和为人处事都很有帮助。 新的世纪是一个腾飞的时代,我想和所有的教师一起,和我们的孩子--未来的主人一起,以高贵的气质、良好的仪表、优雅的语言、规范的礼仪来面对未来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社会! 幼儿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二:幼儿教师礼仪心得体会(1719字) 前几天,我到英才幼儿园听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小永教授作的报告《幼儿园教师在园礼仪规范》让我受益匪浅。又进一步让我认识到了幼儿教师该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如何用正确的言谈和孩子们交流,现做总结 如下: 一、幼儿教育专业的特质 1.生活性 (1)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幼儿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仅局限在幼儿个人生活的范畴内,它是与生活行为,年龄阶段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2)幼儿教育应使幼儿成为生活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活着的人。张教授又问道:“你们幼儿园的孩子是生活还是活着呢?”张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她到一个幼儿园去 参观,老师在教幼儿扎染,老师布置了好看的墙面,有各种花布,印染,刺绣等。老师让孩子说喜欢哪块花布,一个孩子说喜欢这块花布,老师说这块花布很漂亮。 另一个小朋友指着刺绣说喜欢,老师说这是刺绣,直到有的孩子说到喜欢扎染过的花布,老师脸上的表情才云开日出,而之前那些孩子回答的不跟教案 的就不予理睬。说到老师心里就心花怒放吗?不要按照老师的思维去做,孩子应该成为主动生活的个体。 2.整合性 (1)幼儿园生活是整合的 幼儿园生活应该是一日生活的整合,从入园到离园各个环节应具有教育性。 (2)幼儿园课程是整合的 幼儿园是整体的,课程也是整体的。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快乐 的童年,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品质,应就幼儿的发展而言而不要过早的定向。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整体学习有利于知识经验,有利于提升学习效应,引导孩子用多种感 官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体现多样性,多层次,用感官认识世界应该是最全面的。 二、什么样的仪表形象更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身份 师者为人模范也 案例一:一天早上,年轻的m老师带一条漂亮的水晶手链,兴高采烈的来到幼儿园,上课时,孩子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她的手链上,结果这个老师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手链被挂断,造成了孩子们哄抢珠子的过程。 郭沫若曾经说过:从人们对服装的选择,可以窥测到他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底蕴。如赵薇身穿日本军旗服装,引起人们强烈反感。 鲁迅谈穿着:女作家萧红穿一件红色上衣和咖啡色的裙子去见鲁迅。让鲁迅先生评价。先生说:“红上衣应配红裙子或黑裙子而不应该穿咖啡色,这样显得太浑浊。”先生还说:“人瘦不能穿黑,胖不能穿白,方格子等”。 张教授还讲了一下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特征 1.制约性 主要有三个方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如果教师每天一套新衣服,容易分散幼儿注意力。不能穿高跟鞋带班,不能穿紧身的衣服,特别是裤子,蹲下来会出事,活动时会缩手缩脚,所以,制约性和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2.传递性 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服饰而产生不同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所以,张教授每次上课时都精心挑选衣服,它会影响心情和精神状态。比如选园服时都喜欢选一些颜色比较舒服的,如果穿黑衣服在孩子们中间会怎样,所以,传递作用是很大的。 3.教育性 表现在安全性和示范性,保证孩子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如教师脖子上戴的金项链的坠,还有耳朵上戴的耳钉要是掉到孩子的饭里会造成吞金的,后果很危险。所以,教师的穿着打扮会影响孩子,形象会影响孩子,老师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神。 (二)幼儿园教师仪表价值取向的偏差问题 为什么幼儿教师会在工作中有些不太合适的形象呢? 1.社会时尚论:现代社会出现了这种时尚的元素,在幼儿园这种环境中要考虑。 2.职业美感论 幼儿教师年轻漂亮,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提倡形象美,一时的追求形象漂亮就是一个偏差,需要美但不要超越范围。 3.锻炼缺失论 有的老师会这么说:不就戴个耳环吗,我这是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如果超出了孩子的教育范围,仪表形象就会出现了不恰当的形象。张教授还为全班教师讲了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具体要求,幼儿教师应如何言谈举止,如何对待幼儿家长,教师和家长合作共育的角色扮演等。 最后张教授总结 : 1、累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机遇; 2、人生短暂,笑对人生; 3、人生短暂,享受人生。用平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之,听了张教授的报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崇高的,伟大的;形象是年轻漂亮和蔼可亲的,以后我一定按照张教授所讲的那样,去爱每一个孩子,幼儿园就是我们幼儿教师的另一个家。 幼儿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三:幼儿教师礼仪教育培训心得(562字)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远道而来的尚艳艳老师为我们进行的礼仪教育培训。 在培训中,尚老师不仅培训了我们幼儿教师礼仪,还对我们进行了如何进行礼仪教育的培训,我感觉收益匪浅。 在这次培训中,我懂得了礼仪是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礼仪的核心和精髓是律己和敬人;品格指的是一切美德。我还了解了2.5岁-6岁是幼儿行为 规范的敏感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善于模仿,在这个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很重要,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示对家长和 孩子的尊重。尚老师提到了很多细节,这些在生活中有的我
『肆』 请您说说,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学习礼仪的意义什么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学习礼仪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的辅导幼儿园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礼仪。
『伍』 幼儿园教师礼仪形象培训如何去爱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展示了社会成员的文明形象。孔子说过:“礼,敬也!”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通过对《教师礼仪》一书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
要具备更多的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幼儿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幼儿健康的人
格。“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
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
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认真备好每一个活动,上好每一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
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孩子,美化他们的心灵。
教师为人师表,是率先垂范的角色。但事实有时并非如此:孩子们见到老师,热情地走上前向老师问好,而老师却无动于衷。是啊!我们作为教师平时的工作
确实很忙,有时没有时间去思考。但是我们必须反思,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教师
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当孩子们的热情有礼换来的是老师的冷漠时,幼儿会对老师有怎样的想法呢?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必须
十分注意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能够仿效的榜样。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幼儿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
格,对有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
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幼儿面前做到,在幼儿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
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幼儿喜欢的老师。
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副其实的对得起幼儿教师的称号。
『陆』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幼儿教师交往礼仪的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合成词。礼指特定民族、人群和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仪,指合乎法度和礼节的容貌,举止,风度等。表现为:法度、准则、典范、表率、形式、仪式、容貌、风度、礼物等。简言之,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二、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的文化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队伍年龄层次的年轻化,给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缺憾:年轻教师,活泼开朗,思想活跃,不拘小节,追求时尚,审美观点与价值取向往往与传统习俗存在一定差异;年轻教师自我意识比较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太注重对方的感受;在穿着打扮上,喜欢追求时尚、前卫,容易忽略自己职业的特点;在人际交往中,不太注意细节,欠缺沟通的技巧;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也是难以避免的,而适时的礼仪教育,则可弥补诸多不足,优化教师队伍。 三、内强素质,中慧才能外秀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夜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三代才能成就一个贵族,这是说的人的气质。一个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其气质却是后天培养、修炼的。每个人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一个有内涵的人。个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加强内功修炼,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尊重。 首先要尊重自己,自尊自爱是最起码的要求。尊重自己,包括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选择,自尊才能被人尊重。其次,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的人是一种教养。 2、学会学习。 高贵的气质,是以文化滋养的。要提升自己的素养,离不开学习,用知识的源泉,才能为自己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我们不能选择出身,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环境,我们可以营造书香环境,培养自己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的习惯。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更要有一眼活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赢得家长的尊重,孩子的喜爱,你必须是专业的教师,且必须是不断专业成长的教师。幼教的发展日新月异,幼教理论研究的宽度和深度不断推进,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技能。不断捕捉新的幼教信息,了解新的幼教动态,掌握幼教前沿的信息,是幼儿教师必修的功课。 3、学会说话。 说话作为人们最直接的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已经告别了“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狐狸能言,不离于兽”的人云亦云的时代。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学会更深刻地领悟语言的真谛,学会如何说话,是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教师,学会说话尤其重要。说话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4、学会沟通 与上司沟通,不献媚撒谎,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与同事沟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胸怀坦荡,以诚相见,与人为善,做一个大度的人;与幼儿家长沟通,不卑不亢、真诚热心,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做一个家长信得过的人。 四、外塑形象,慧中也要秀外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实际效果,只有约20%的部分由语言决定,而另外约80%的部分则是由人的举止、动作、姿势、体态等所决定的。仪态是一个人知识、阅历、文化和教养的集合。教师的仪态被视为其“第二语言”,也叫做“无声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绝不亚于人的有声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会不知不觉地以自己优雅得体的仪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美的风度,赢得家长的信任,孩子的喜爱。 教师,是为人师、为人表的职业,内外兼修尤其重要。而外在的仪容仪表要从以下做起。 1、 服饰礼仪。 服饰,是指人的着装、佩饰,它是仪表的重要部分,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视觉对象。著名的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曾经说过:“你的服装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他们代表着你的个性。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服饰在某种意义上好似个人名片,时时刻刻向对方传递着各种信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文化修养、审美情趣。 2、仪容礼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交往中,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微笑能起到有效的缩短交往双方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的效果。 3、仪态礼仪 挺拔、轻松、自然优美的站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的走姿,端正、文雅、自如的坐姿,优雅、含蓄的蹲姿,无不展示教师的庄重、典雅的风采。 4、化妆的礼仪 适当的化妆,可以美化妆容,也是一种礼貌。成功的化妆,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淡妆是教师的首选,忌浓妆艳抹,更要与肤色衣服相匹配。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处处体现自己的修养。而个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突击出来的,而是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应该是从内到外的一种气质,这就要求我们大家加强自身的修炼,做一个优雅的、有品位的、有气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