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族和宗教工作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啊特别是结尾啊
认识到 民族问题是个大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 和谐的大问题。宗教问题要严肃谨慎对待,尊重信仰,弘扬科学。
⑵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特教教师——听惠州学院副院长刘国栋教授讲座反思与心得
上学期末,惠州学院的副院长刘教授给我们开了一个精彩而生动的讲座,主要从底气、价值、品味、尊严等几个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整个讲座的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大家都被刘院长的精彩的讲座内容,幽默的讲述风格深深吸引,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家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通过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也是我受益匪浅,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做一名有底气的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做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进、观念更新,不教条守旧,带着微笑进课堂,流利、生动、自然地讲解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创设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做为特教老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讨适合不同特殊儿童个体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有底气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二、做一名有价值的教师——爱岗敬业、敬职敬责作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为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特殊教育,可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没有太多的回报,有的只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一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以特殊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爱岗敬业,敬职敬责,做一名有价值的特教老师。三、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教育学生、春风化雨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作为特教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他们是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有的甚至不能自理,更需要我们的爱。有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肯能比其他人更脆弱。对于他们的教育,我们更应该在保证孩子心灵不受伤害的基础上,让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例如:我们班的两个“调皮鬼”温港湖和谢笃永同学,每次犯错误,开始我都要压着满腔怒火,耐心地跟他讲道理,指出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慢慢的,我开始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慢慢地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地与他们成为朋友,慢慢地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火爆脾气。虽然一次看不到太大的教育效果,但小的教育效果却在慢慢累积。所以爱和感情可能是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手段。四、做一名有品位和尊严的教师——淡薄名利、志存高远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形或有形的压力。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那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你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走默默奉献的人。也许我们的工作曝光率不高,也许我们的工作认可度一般,也许有些人为了一点所谓的名利而心态失衡。但于我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名利看得很淡,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从教学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⑶ 实施融合教育后的心得体会
香港“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及启示纵观香港“全校参与”融合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直接干预、教育立法和经费拨款,成为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支持,因而,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加强指导和管理,同样是深入推进中国大陆“随班就读”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前提条件。此外,透过香港“全校参与”融合教育的基本思想与学校特色,给中国大陆“随班就读”的发展以如下启示:
整合调适普教与特教课程,开发设计满足儿童特殊需要的融合课程
我国普通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2007年2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三类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并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亮点,而且将进一步丰富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然而,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却完全是普教课程的拷贝,强调了入学机会的平等,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提高,强调了面向全体,而忽略了个别差异,强调了均衡性,而忽略了特殊性,强调了满足正常儿童的发展需要,而忽略了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迫切需要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调适,开发设计适合于随班就读中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课程,改变随班就读实际上是随班“混”读或随班就“坐”的状况。
培养融合性师资,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与提高
“融合性师资是指在融合教育这个环境中实施教育的师资,他们拥有适应这个环境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随班就读”要求普通学校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是融合教育在中国实践的独特方式,随着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未来的普通学校都将发展成为融合学校,这就要求有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队伍来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实施所有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疏导与康复工作。此外,以后的一般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再是,或者主要不是到封闭式、隔离式的特殊学校从事特教工作,而是更多地到普通学校从事正常儿童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9],但目前我国学历合格和具有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专门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基本上属于空白,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而随班就读学校的普教教师转型为融合性师资是当前一种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①职前与职后的融合。高等院校不仅是职前新教师的培养基地,也是在职教师进修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立足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多重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的融合教育教师,另一方面又要了解、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到职前、职后的衔接点和连续点,实现职前与职后的融合。
②特教与普教的融合。融合教育需要普通教育和教师教育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管理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或高等特殊教育学校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到招生方法、课程设置等也应在融合的理念下有新的设计和思考。做到“特普融合,追求双赢”。
③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论是特教人才培养还是在职教师培训,既要具备扎实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培养独立从事特殊儿童的诊断鉴定、咨询服务、教育训练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④数量与质量的融合。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不能仅仅只是为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文凭学历的提高,更应该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特殊教育技能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确保数量与质量的协同提高。
实施同伴作用策略,拓展融合教育的发展可能
⑷ 我在一所学校实习,上个星期学校派我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听课,我要不要主动写一份心得体会,发给主管我的
当然需要,说明你对工作有体会有心得,值得表扬。
⑸ 如何把课上得好 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学习心得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专动作,自觉遵守属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