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参考网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6-07-30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针对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的“脱节”现象,我在幼儿园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幼儿在大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幼儿听讲习惯的好坏,是决定幼儿接受信息多少的关键因素。活动课上怎样才能使幼儿全神贯注地听讲,可以采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针对每一次活动认真设计教学情景,在玩中学到知识,培养好的习惯。要善于正面引导,看到某某幼儿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表扬。如:“张萌同学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幼儿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幼儿去做、去想。如在学习“5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幼儿一边分玩具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在教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幼儿“是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积极思维。
发言需要幼儿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幼儿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他们的见解。如:在“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时,我设计几个小题目如9-6=?6+3=?……让学生自己讲如何求得答案的,好多幼儿发言积极,有的幼儿课上没有机会发言,我就告诉他们上课的时候来不及跟老师说的想法,也可以下课后告诉老师。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幼儿,会在课下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幼儿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习惯。
为了让大班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我运用了“分——分”、“拼——拼”、“画——画”、“折——折”、“数——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幼儿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由幼儿自己体验的。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幼儿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抽象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相关文章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初探
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
浅议幼儿教育信任危机表
幼儿教育活动中如何有效
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
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
首页 导航 电脑版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
❷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幼稚园的小朋友们希望你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大姐姐,所以幼稚园的数学教育要尽量生动有趣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热爱数学,享受数学。这样给他们以后上小学,上初中的数理化一系列的科目也能奠定很好的基础。 ①以基础知识为主:能让小朋友正确认识数字,读出发音,并且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②拓展生活中的数学:告诉小朋友们生活中也有数学(例:买菜时的价钱,逛商场时要付的费用) ③提高积极性:上完新课之后可以进行抢答,答对或者很活跃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饼干什么的 ④就是请你采纳我的回答吧(*^__^*) 嘻嘻……
❸ 如何开展大班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寓教于乐,让处在数字敏感期的孩子,对枯燥的数回学感兴趣,让孩子在玩中答学。
所以数学活动设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生活化,越贴近孩子生活,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学完成质量也越高。
2、简单化,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局限在具象化阶段,越简单具体孩子越容易理解学习。
3、趣味化,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引导把握孩子的学习方向,尽量让游戏有趣巧妙,调动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可操作性,游戏尽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实物、玩具等,隐含着丰富数学概念和属性,引导孩子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何秋光学前数学,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❹ 如何进行幼儿园数学教育
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❺ 如何开展大班数学教学课程
一、数学学习要游戏化。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回,数学学习也是如答此。
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数学游戏,比如手指游戏,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两个手指头……(可参考我的手指游戏)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会逐渐了解1就是伸出1个手指头,2就是伸出2个手指头,促进他们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数学学习要让幼儿动手操作。
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获得提升。
所以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多提供一下活动材料,让孩子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数学学习要生活化。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并一定要让孩子坐下来,专心听你讲。
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或者任何情景进行数学学习。
四、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这话说的没错,孩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无论学习什东西,兴趣都占了很大一部分成功率,因为只有孩子有兴趣才会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去钻研!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和益智类的玩具,来进行教学!
现在国内也有很多这些培训机构的网课,建议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去找一下相关课程,去学习一下,像火花思维的课程就比较受孩子喜欢,值得去参考一下!
❻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
①幼儿的数、计数与运算
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守恒;相邻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够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关系,说出物体排第几;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和互补关系等;学会10以内的计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包括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并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②量与计量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物体量的差异,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恒;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感知量的相对性;帮助儿童建立序的概念,并体验其中的传递关系;学习计量,会进行初步的自然测量。
③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和梯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够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能够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④空间方位初步知识
能区分上、下、左、右和远、近等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时间、方位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并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用途以及正点与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