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出幼儿园学习戏剧元素的体会与心得
首先,我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这短暂学习的半个月中,我好像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我受益匪浅,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次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解,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经过 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
首先是王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大餐”,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孩子从小感觉到自己很能干!接下来是西安交大的兀静老师,给我们谈了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学会在和孩子说话时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带有韵味。还有南京第一幼儿园的马建宁教授,强调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每一次学习就像一份精神粮食,不断地滋养着我的思想,不断滋养着我的力量!
教育幼儿,要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注意和幼儿沟通,幼儿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幼儿,还表现在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作为幼儿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工作的目标。
这次培训,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活动创设水平。首先是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与更新,她给我带来了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要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复杂的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活动,让孩子在快乐和自信中学习。以前我们也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但只是把游戏作为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助与补充,是为教学而游戏,是教学的一种“装饰品”,而没有真正认识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没有将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是幼儿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
此次培训中,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才是我们成长的途径和最大的收获。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以那些优秀教师作为动力的榜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托起明天的太阳!
Ⅱ 幼儿园戏剧主题环创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你对自来己的学习能力有信自心的话,何不上上自己考上的全市第二呢?说不定这一次的打击能够让你更加有毅力,最后反而促使你考上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大学。 2,我不清楚你在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初中生来说,要挣到这不菲的一笔费用,无疑是幸苦而艰难的,不过这是唯一能圆了你的第一梦的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你走第一条道路。别人怎样是别人的事情,当你考上清华、北大,你将让所有现在对你失望的亲人朋友重新审视你,让那些蔑视嘲笑你的人全部闭嘴。
Ⅲ 求助各位宝妈们,我家宝宝2岁多。想上一所带有戏剧课程的幼儿园。
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孩子分很多种,但一般新入园一至两个月的孩子,多是因回为对新环境的陌生和不适答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回家后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玩具,这样让会他对学习失去兴趣,想让孩子认真听讲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家长不要着急
Ⅳ 幼儿园开展戏剧表演孩子有何受益
在研究中,我们将儿童戏剧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为“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组成部分。“戏剧表达”是指儿童在假想的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戏剧表达从感知、模仿、造型、控制、想象和情感等六个方面展开。“戏剧创作”是指儿童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戏剧创作与戏剧表达相比,增加了情节和场景两个要素。“戏剧表演”是指具有想“演给别人看”欲望的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可多次传递的、不断丰富的舞台性戏剧作品,从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戏剧艺术活动。我们所说的儿童“戏剧表演”包括音乐剧表演、哑剧表演、偶戏表演和话剧表演。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来说,小班以戏剧表达为主,初步开始戏剧创作;中班以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为主,初步进行戏剧表演;大班在进一步完善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的基础上,丰富戏剧表演。 那么,在儿童戏剧教育中,“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方面的内容应以何种形式组织与实施呢?基于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戏剧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主题式、渗透式、区域式。 一、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是指围绕某一主题,随着儿童戏剧经验整合与提升的进程,由师幼共同建构一系列戏剧活动,从戏剧表达开始,到戏剧创作,最终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的一种儿童戏剧教育组织形式。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的主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二是事件,三是想法。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中的系列戏剧活动因主题而联系在一起,并且使儿童的戏剧经验彼此产生联系,从而在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的通道。现以“小鸭的故事”这一中班戏剧主题活动为例(见表)加以说明。 “小鸭的故事”这一戏剧主题活动来自音乐作品《迷路的小花鸭》,选择该主题的理由是:首先,该音乐作品不仅有情节,还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小鸭迷路后怎样才能找到妈妈,适宜开展戏剧创作;其次,小鸭的散步、游泳、吃虫子的动作以及不同情感的语言表达恰恰可以用来开展戏剧表达;最后,歌唱的形式可以转换为音乐剧表演,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以“诗、乐、舞”的音乐剧样式进行表演。 整个系列戏剧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随着儿童戏剧经验的整合和提升而展开的,以戏剧表达为开端,逐步增加戏剧创作的成分,最后通过音乐剧表演将在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中积累的戏剧经验统整起来。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习相关的戏剧要素。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以戏剧表达为主,幼儿不需要进行情节的创编与表演,只要通过扮演小鸭。用肢体动作与声音表现小鸭出生、跟妈妈一起散步、跳水等动作。其中每个具体活动涉及不同的戏剧要素,例如“母鸭带小鸭”活动所运用的戏剧表达要素是“模仿”。但是教师并没有让幼儿直接模仿自己的动作来扮演小鸭,而是自己扮演母鸭,让孩子们扮演小鸭,“母鸭”带领“小鸭们”或伴随着音乐,或唱着歌曲,来模仿“母鸭”走路、游泳、吃虫子的动作。在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中期,戏剧创作逐步渗透到戏剧表达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感知、情感等戏剧表达要素的添加,幼儿对角色、情节和场景的戏剧创作会更感兴趣。在“迷路的小花鸭”“小鸭捉蝴蝶”“小鸭找妈妈”“谁来了”“小鸭盖房子”等活动中,幼儿开始创作母鸭、小鸭、各种小动物等角色的外形和动作特点,接着创作小鸭迷路前、迷路时以及迷路后的情节发展,最后进一步创作戏剧发生的场景(小鸭的家、池塘、小树林等)。在戏剧主题活动的结束阶段,幼儿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剧,他们在不经过排练的情况下,自觉地将先前的戏剧经验统整起来,愉快地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戏剧作品。虽然前面几个小组的表演还不是那么熟练,但是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后面几个小组的表演就越来越生动、有趣了。随后在表演区里,教师投放相应的材料,继续满足孩子们表演的需要。幼儿通过这一系列戏剧活动逐步建构起来的戏剧经验。有助于幼儿最终进行戏剧创作与表演
Ⅳ 幼儿园如何开展戏剧教学
幼儿园如果要来开展戏剧源教学,可以增加戏剧的趣味性,把戏剧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比如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戏剧的视频。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扮演一定的戏剧角色,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兴趣,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和认识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