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应急知识教育的教育目的
【消防安全演习培训目的】
1、提升对消防突发性意外时的应对水平,减少火灾隐患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强校方消防软硬件系数,提升师生安全感、家长信任感;
3、进一步让师生初步认知到提高技能操作,进行自我再教育的必要素材。
【防踩踏逃生演习培训目的】
1、提升对大规模人群紧急集合时的应对水平,减少师生逃生时发生人群踩踏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强校方逃生基本程序和人群管理技巧,提升师生安全感、家长信任感;
3、进一步让师生认知到踩踏威胁和掌握自我保护技能,让老师学会自助互救的要领。
【反恐防暴演习培训目的】
1、完善对突发性袭击校园时的应急预案,提高老师的安全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水平,减少校园意外事件发生;
3、提高家长对学校安全突发管理的信任感,促进家校和谐合作与发展。
【防震减灾演习培训目的】
1、提升对防震减灾等危机的认识,普及师生地震逃生时人群疏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完善校方模拟地震情景逃生程序和伤员简单处理能力;
3、引导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评估和改进,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几率
【心肺复苏课程培训目的】
跳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
按目前国内院前急救医疗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难在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刻到
达,而立即进行有效及时的行心肺复苏术可显著提高心跳骤停者的生存率,所以学习心
肺复苏术能提高广大民众的急救技能,并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以在紧急时立即采用。
【外伤急救四项培训目的】
止血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
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
宝贵的时间。 及时正确的抢救,可以防止伤情加重,减少伤者痛苦及预防并发症,
挽救伤者生命
B. 应急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火灾报警要讲清(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的大约数量)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生活区宿舍内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和(私拉乱接电源),以吸在宿舍内使用煤油炉和液化气炉等,不得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
3、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4、宿舍中禁止存放(汽油)、(酒精)、(香蕉水) 等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汽油)、(香蕉水)时是否远离明火、通风良好。
5、物质具备一定(燃烧)条件时,灾就会发生。火灾能够产生高温,并释放出(烟)和(有毒气体),能够危及到人的生命。
6、办公室内禁止使用(电炉子)、(大功率电热器具),如工作需要必须办理(特殊用电使用证)。
7、消防工作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
8、“四懂” 是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方法)、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9、 "四会”是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进行防火检查)。
10、未经保卫专业、安全部批准允许,严禁在(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和影响大)的重点部位私自动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自觉地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办法》,必须办理(明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
二、判断题
1、进行动火作业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无监护人。 (x)
2、乙炔瓶必须有回火防止器,减压表损坏,可不必做防倾倒措施。(x)
3、按照施工要求配置足够消防器材设施,项目部车辆必须有消防器材;并按时对车辆上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
4、危险化学品库内设施设置必须规范(排风扇安装的必须是防爆型、存放物品配置安全防范措施标志牌) ;材料库房内放有易燃物品照明灯具必须使用防爆灯。(√)
5、施工现场禁止流动吸烟,可以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
6、氧气、乙炔库无接地防静电、防雷措施。 (x)
7、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扩散性、烟气的恐怖性、烟气的减光性都妨碍人员逃生。(x)
8、 发生火灾时不能盲目有朝有光亮的地方逃生(√)
9、使用灭火器灭火时不必对准火焰根部(x)
10、未经安全部批准允许,可以在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和影响大的重点部位私自动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自觉地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办法》中的规章制度,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x)
三、选择题
1、由原来的“三懂三会”到现在的”四懂四会”新增加的是什么(D)
A、懂预防火灾的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
B、懂预防火灾的方法、会进行防火检查
C、懂得逃生的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
D、懂得逃生的方法、会进行防火检查
2、下列不属于火灾分类的是 (B)
A、特大火灾
B、重特大火灾
C、重大火灾
D、一般火灾
3、重大火灾是指(B)
A、死亡十人以上
B、受灾三十户以
C、重伤二十人以上
D、受灾五十户以上
4、消防工作方针是(A)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积极防范、确保安全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5、下列不是消防安全管理特点的是(C)
A、全方位性
B、全天候性
C、强迫性
D、全过程性
6、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 C ),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A、事故预案
B、事故应急
C、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事故分析预案
四、简答题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2、火灾的定义是什么?
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 D四类是哪四类?
答: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4、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答:
(1) 当你处于烟火中,首先要想办法逃走。如烟不浓可俯身行走;如烟太浓,须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以减少烟毒危害。
(2)如遇山林火灾时,千万不要朝下风方向跑,最好是迂回绕过燃烧区,并向上风方向跑。
(3)当楼房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如楼梯已被火封堵,应立即通过屋顶由另一单元的楼梯脱险;如其他方法无效,可用绳子或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顺着往下滑;如时间来不及,应先往地上抛一些棉被、沙发垫等物,以增加缓冲。
C. 应急救援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应急救援的作用是让救援队伍在平时积累应急救援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关内键时刻知道该做容什么,该怎么去做,需要准备哪些装备,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另外应急培训的对象分为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和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
D.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1.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组织引导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灾现场处置程序:
1.拨打:“119”
2.组织人员疏散。
3.火场警惕。
4.初期火灾扑救
5.协助消防灭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2“懂”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
3“懂”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预防火灾措施,
4“懂灭火和应急疏散及火灾扑救,
5“懂”火场逃生方法
E. 应急救护培训知识和技能重要性序号
对于应急救护培训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保证受伤人的正常生命特征。
F. 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应急知识培训,重点对谁等进行培训,提升现场突发险情的判断和处置能力
根据你单位安全生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等数据,获取的风险性和危险性较大的岗位人员和相关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及领导进行培训。
G.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
选C
2018年12月5日电 国务院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草案)》,明确规定: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了解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H. 安全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安全培训的目的是:
1、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2、安全教育是使广大职工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5、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6、减少“三违”作业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培训的意义在于:
1、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知识水平;
3、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干部的安全管理业务水平;
4、促进技术知识的更新。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风险,管理的结果要么是安全,要么是事故。我们说“安全的规律”,确切地说,就是事故发生的规律,就是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世间的事都有个前因后果,事故这个结果也有原因,原因就在于事故相关的各个环节,就是说,事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后果。
这些事件是一系列的,一件接一件发生的,就是“一连串的事件”。所以,安全管理上就有了“事故链”原理。事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锁链:初始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I.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1.什么是应急管理
1.应急准备。抄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袭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事后评估等。
4.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度评价等。
(二)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事后评估等。
三、考核方式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应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