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药品学术推广怎么做
可以做知道推广。针对性强的软文答复容易被提问者采纳,这样效果也更好,一条答复可能会有很多人查看,少则几十,多则几千以上。数百个6级以上超过5年以上的帐号,老账号,级别高信用好。现在在线。
㈡ 明天三面药品学术专员,要求做一个10分钟xx药品的演讲,各位前辈们,小女求经验啊
按照这个模式:“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来讲
然后介绍:1、适应症2、用法用量3、不良反应4、禁忌5、注意事项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7、药物相互作用8、过量使用引起的反应。
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㈢ 医药学术推广和销售代表哪个更有发展前景更锻炼人
二者有相同点其目的都是推销本公司产品,不同点学术堆广着重介绍新品种回新剂型的药学前沿科研成答果及被替代品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营销目的一种营销模式,而销售代表不一定具有学术堆广的责任也有可能是市场上的常规药品.再者学术推广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销售代表主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两者比起来就先看公司再看自巳更适合,供参考
㈣ 妇产科药品临床功效学术交流发言稿
各位来宾、同志们:
你们好!今天,我市护理学术交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护理专家表示亲切的问候。同时对充分发挥专业学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大力推广护理科技知识,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学术水平,繁荣本地区的护理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的江门市护理学会表示衷心感谢,对为本次学术交流会议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议代表们提供良好服务和一流环境的人民医院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对市护理学会今后的工作提三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市护理学会的专业学术团体的作用,组织广大护理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引导广大护理工作者积极开展护理研究,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护理技能。
二、加强市护理学会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团结包括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机构和其它机构中的护理工作者,共同为繁荣和发展我市的护理科学事业、促进护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和进步而努力。
三、加强沟通,争取全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随着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各兄弟学会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如何加强沟通,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是护理学会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
同志们,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护理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你们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抓住机遇,转变观念,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市护理学术交流会完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㈤ 药品的学术营销是什么
用大白话给你说吧,学术营销主要是处方药的一种销售模式。
㈥ 中山大学药学院的学术交流
一、师生出访交流
1.本科毕业生留学情况
2012年名本科毕业生中有黄思远等19名同学已经接到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于今年9月前往剑桥大学、杜克大学、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匹斯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顶尖学府深造。本院本科生毕业出国留学率为15.8%。
2.派出研究生情况
截止2012年底,四年来派出博士研究生22人,占在籍博士生总数18%。派出经费来源:政府资助占52%,校内导师资助占24%,外方导师资助占24%。派出学校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3.教师出访交流情况
截止2012年末,我院出国(境)教职工人次达93人次。拥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老师37人占总教职工人数的57%。出访学校及科研机构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诺丁汉大学、普渡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北卡罗来那大学等。出访性质包括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修培训、参加竞赛、访问考察等。
二、来访专家交流
1.“药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药学前沿大讲堂”
近年来,我院共邀请130余名海外国际知名专家进行了140场“药学前沿大讲堂”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受邀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Dr. Roger Kornberg及其科研团队、来自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匹兹堡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国际顶尖学府的教授;来自美国国立卫生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专利局等权威研究机构高级技术人员;来自辉瑞、诺华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的公司技术总监等。
2.匹兹堡大学药学院院长、副院长及中心主任来访我院并举办匹兹堡—中山大学药学院师生联谊会。
3.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药学院院长Fred Nyberg 教授来访我院洽谈科研及产业合作、人才培养。
4.瑞士联邦理工洛桑分校教授Prof. Florian Wurm 来访我院,并洽谈科研及产业化合作。
5.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常务副总裁 Mr. Peter Yuile来访我院洽谈合作。
三、科研国际合作
近三年来,我院共承担国际(境外)合作与交流项目25余项。累计经费4000万元以上,合作院校皆为悉尼大学、麦吉尔大学、罗马大学等国外知名顶尖学府;截至2012年底,共与境外研究机构共发表文章130余篇(均我院为第一单位)。
四、签署国际合作协议
截至2012年末,我院分别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学院、西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海外10余所顶尖知名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及科研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五、举办国际会议
——2008年9月,学院承办了在广州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黄民院长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及发言;大会邀请了院士、资深学者、国外同行以及官员进行演讲,这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2009年9月13日“国际药物代谢学会(ISSX)暨中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专业委员会(CSSX) 联合学术会议”在我院举行,国际药物代谢学会的10名药物代谢学海外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为中外药物代谢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开展学术交流,沟通研究信息,切磋经验体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的平台,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2009年10月10日,学院主办了首届“国际工业药学与临床药学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著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
——2011年11月17日-11月19日学院主办了“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近千人出席了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其中海外专家15名;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论文摘要507篇,实际参会代表955人,是近年来与会代表人数最多、会议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是中国药物化学界的一次年度盛会,也为国内外药物化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和学习的大舞台。
——2011年11月20日学院主办“第三届中英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药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当选主席Lesley Yellowlees教授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并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都希望以此为契机,今后在教育和科研方面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来自中英两国的多位学者见证了签字仪式。随后中英两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了9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展示和交流了各自在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
——2012年12月8日-2012年12月9日,学院主办了“第二届国际工业药学与临床药学研讨会”。黄民院长、吴传斌副院长分别作为大会主席及组委会主席进行了主题演讲。该会议构建了一个国际工业药学和临床药学交流的平台,密切了学术界、企业界、政府的联系,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工业药学和临床药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力地推动我国制药产业实现由仿制向自主创新研制的历史性转变。
㈦ 医药学术代表是做什么的
医药学术代表是负责相关药品的推广工作的人员,有些负责医院,客户为医生,有些负责内药店,客户为经容销商,有些负责高校,负责学术推广。
医药学术代表必须在派出企业的授权范围内工作。以授权范围为限,范围内工作的责任由派出企业承担;超越授权范围,由医药代表承担责任。但派出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的责任。
(7)药品学术培训视频扩展阅读
医药学术代表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实现医药代表的真正价值,真正全面传递医学,产品信息,建立正面形象。其好处是,客户会重视我们的产品,也会更看重与我们的平等合作关系。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只会做客情的销售,更能够帮助客户提升诊疗水平,客户用药越来越准确,可以更快更准的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第二点,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的进行学术推广,会让客户吸收更多的产品知识点(虽然每场并不多,每场就一个知识点足矣),客户的用药范围更加广泛(此处仅限于适应症内的患者),且保证药品能充分发挥它的全面治疗效果,保证疗效的同时也会增加客户的粘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
第三点,符合行业发展大趋势,适者生存,适应行业新规则才会走得更放心,更长远。
㈧ 药品的学术推广
没有禁止的文件出台,只要遵循药品广告宣传的有关规定就可以.推广形式可多样.
㈨ 药品公司做学术是搞什么
学术推广代表可以理解为医药代表,就是把本公司的药品推广到医院、医药连锁机构等回医疗单位,期间要向答医疗单位的领导、普通的医护人员介绍本公司产品,已达到药品在医疗单位顺利应用的过程。
待遇因不同公司、不同地域而不同,一般是采用底薪+佣金的模式,主要是看业绩,如果你推广的好,佣金自然多,工资就多。
简而言之,与医药代表差不多,只是名字比医药代表好听。
㈩ 药品学术策划调研之药品DA怎么做
和所以营销策略、产品策划一样,其前端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学术策划扎实不扎实、DA做的到位不到位、学术推广实效不实效,涉及许多环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策划前市场调研,是关键性因素之一。 有如下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 愿不愿意调研? 这个问题,在多数企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出于常规策划的流程,除外少数仅凭借主观经验、草率出台的学术策划外,很多企业都会做调研,只是规模不同。 但很多企业的误区是,做调研,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沦为走形式;或者是只是通过调研来去佐证自己主观得出的观点。 比如,一种典型的思维习惯是“我立场”。比如很多创新品种,单纯地强调“技术含量高”、“工艺好”,沿着这个方向,在调研上去诱导医生,是不是认可这些。而结论往往是肯定的。不站在“消费者立场”思考问题,结果就会以偏概全。 如何看待调研,决定了调研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史玉柱在其语录中谈到,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他说的“不把消费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和“每天做10个小时的网游客服”,都强调了理解消费者,是多么地重要。 第二, 做哪些调研? 在处方药调研的信息维度上,医生、竞品和自身品牌的透彻了解,是必须做的。 在信息点采集上,则是瞄准“处方品类走势”、“处方理由筛查和处方机会扫描”、“基于竞争和认知维度的FAB分析”等方面。 在营销的世界里,唯一的事实是消费者认知。所有的调研,都是要争夺这个桥头堡。竞品已然抢先占据了,但他们的根基深不深、医生认可不认可、他们有没有医生比较敏感的软肋、自身的优势等等,都是为了去“投机取巧”。 贺普丁上市前两年,就成立了“项目小组”,组成由医学部经理、产品经理、销售经理组成,其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调研”,包括医生对乙肝病毒基因的认知程度和对乙肝药物的临床价值的判定。最终将贺普丁概念确立为“抑制病毒”,并据此形成了机理图、证据系统,并制定了临床研究方向。 第三, 用什么调研手段? 在调研手段上,可以通过座谈会、一对一沟通、问卷、数据库筛查等手段,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是座谈会和一对一深访,用于了解医生的认知习惯,发现机会;另外则是对文献的整理,是为了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的过程,通过去梳理内容,找到整个学术策划和DA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体系。 这些调研手段操之简单,如能在问题上设置得当,调研氛围轻松舒适,会得到大量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而文献调研,则可以通过把握准确方向和设置好框架,召集辅助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和整理。 以个人经验判断,对于处方药策划,不要僵化地局限在教科书上的调研方法,必须与处方药的实际市场情况相结合。问卷调研是一种低效的调研方式,投入大、容易偏差,一旦调研设计不当,反倒会得到大量错误信息,加大了信息的判别成本,甚至造成误导。 另外,很多企业喜欢将“调研”层层下放,或找外部调研公司合作,结果却是几个兼职大学生,弄来一堆无效问卷,其结果可想而知。 调研必须有产品经理等专业人士牵头,不能到现场,则必须回顾录音,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