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特种设备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
没有特定格式,只要能证明你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就可以了。
安全教育和培训证版明
兹证明 **** 在我单位参加过权压力容器相关知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共计23学时,完成考核大纲规定的课时。
以上属实, 特此证明!
单位: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要求20学时以上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时间。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证明
兹证明 ,性别: ,身份证号: ,
在 (聘用单位或培训机构名称)进行了为期 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和 小时的 专业培训。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Ⅱ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证明证明写
XXX经过XXX单位起重司机基础知识、专为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有3个月以上起重司机的实习经历。
特此证明
Ⅲ 设备维保人员安全培训的目的是有哪些
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Ⅳ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第一句没问题 但有一点 每日使用前应先点检
第二句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是厂区内5公里/小时
但是我们公司在转弯或厂房内是要求3公里/小时
Ⅳ 安全培训需要哪些硬件设施,有文件支持吗
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积极的开展安全培训,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Ⅵ 安全设备设施使用培训效果怎么样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各类机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的正常使用,围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
三、职责
3.1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的调研、购置、安装、调试及维修。
3.2各使用部门负责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的管理、维护。
3.3生产部负责组织对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的评审、验收工作,并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四、控制内容
4.1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工伤事故的技术措施或装备,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要认真管理、使用和保养。
4.2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
4.3生产部负责对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全面管理,并建立完整的资料和档案,对有特殊要求的防护设施,必须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
4.4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备品、备件等,供应必须及时,并保证质量。
4.5单机或与设备配套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大修或更新,必须列入生产计划,由工程部门提出并组织实施。
4.6各部门对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7各部门和职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出现问题时,必须及时报告或处理。
4.8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拆迁或停止使用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4.9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需要报废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说明情况,报经动力处鉴定后,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
五、控制记录控制记录控制记录控制记录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购置申请表》 安全管理部长期保存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维修记录》 安全管理部长保存5年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装置报废申报表》 安全管理部长期保存
Ⅶ 要一份安全培训报告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目的: 的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公司的财产安全。保证公司的消防系统能安全正常使用。
2适用范围:生产现场全体员工和在生产现场生产地点从事生产、经营及其他事宜的一切活动及人员。
3职责:3.1 总经理全面负责,设备工务科负责制订具体措施。
3.2各部门主管对所辖范围落实具体措施的实施。
3.3每个员工每日目测检查消防设施且按具体措施指定的职责执行。
3.4 由设备工务科对全公司所有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4方针目标
4.1“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患于未然”,杜绝火灾事故。
5措施:
5.1成立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5.1.1领导小组每季度对措施的执行、消防器材的状况进行检查,记录在“安全防火检查记录”中,对存在的问题督促责任人及时改进完善。
5.1.2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全体员开展工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
5.2现场生产地点严禁明火、吸烟,消除人为隐患。
5.3各类设备和用电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人走断电。对突发停电事故必须关闭设备和用电器电源。
5.4生产车间内必须每日目测检查车间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的畅通,严禁放置各种物品。
5.5保证消防设施的完整,消防设施周围严禁放置各种物品。
5.6库房为现场重点防火部门,在醒目位置设置严禁明火标志,张贴防火制度及责任人。
5.7危险品库房保管易燃易爆物品,应指定相对安全地点存放并设置相应标志。
5.8洁净室设备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所操作的设备,如有异常及时停机并报告,避免设备负荷过大引起火灾。
5.9各部门凡发生火灾隐患或火灾事故要及时上报,不得隐瞒或谎报。
5.1消防器材检查
5.10.1 每年对所有消防器材点检一次,确保所有消防设备都在有效期内,都能正常使用。
5.10.2 每周对消防水路进行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5.10.3 每周对消防箱检查一次,每个消防箱确保有三支灭火器,并做好记录。
5.11 事故发生紧急预案
5.11.1 突发事故的第一发现者应即时报警、抢救并报告在现场的领导。现场最高领导为突发事故的处理组织者、责任人,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处理事故。
5.11.2 火警电话:119,工场所在开发区火警电话:119,如有人员受伤,拨打:120或999。
5.11.3 有人员被困,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终于救灾的原则,救人是首要任务。
5.11.4 灾情不可控时,及时撤离现场所有人员。组织抢救的同时,组织其余人员从逃生路
线迅速、有序的撤离到安全地点。
5.11.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抢救、疏散现场物资。
Ⅷ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意义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对“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其次,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使广大作业人员掌握各种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减少人的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使广大从业人员在安全意识上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从而达到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目的。
Ⅸ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主要有什么
1、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劳动纪律;
4、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5、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6、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
7、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窜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图书:《全面安全生产》是2009年4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影响力中央研究院教材专家组、易发久、白沙。
全面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的6大特效系统》从意识、手段、保障、环境、设备、体系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改善安全生产环境、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建立有效安全机制等内容。
《全面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的6大特效系统》侧重实战的方法、工具和案例,为企业生产主管提供了实用性极强的训练与操作方法。
(9)设备安全培训报告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Ⅹ 通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培训总结自身岗位哪些安全因素
1、缺乏安全组织:环境安全、卫生教育、监督、培训及安全防护落实不到位;
2、环境不安全因素:危险品未按安全规定使用、储存、隔离、摆放、处理;废弃物、危险品未按规定处理;危险品未按规定予以标识;紧急出口堵塞;员工安全生产、消防意识不到位;消防器材未按规定地点摆放配置;灭火器材丢失、过期、不饱满、不完备未及时补齐;员工使用灭火器不熟练或不会使用;车间通风状况不佳;工作台、面安全、卫生不到位。
3、部门主管督导不到位:对正确安全的工作方法未明确指示;分配工作不当,分配不具有某项工作能力的人去做某项指定工作;未对因负荷过重后疲劳所产生的危险加以防范;对安全规则未作监督;对安全的环境(包括:环境安全、卫生和工作区域安全、卫生)未做好管理;安全教育、培训、训练实施不到位。
4、机器设备、设施和电器设备、设施不安全因素:运转机器设备防护罩未装或擅自拆除和超常振动、松脱、损坏;机器设备接地装置未装或接地效果不良;机器脏乱未做处理;活动的设备放置不当就开始运转、工作;机器运转后有杂声、固定螺栓松脱和超常振动现象未及时处理;机器缺油或漏油未及时加装或处理;机器咬合部位运转不良未及时处理;保护具装置不适当;电器设施使用、保养和维护不当。
5、行为不安全:准备不充分就开始运转;未经警示、警告就开始工作;以不安全的方法或速度操作机器设备;货物装卸位置不合理、姿势不规范;未带安全器具或保护装置;未自觉佩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无效未及时更换;不守规定在厂区、车间、工作区域内大声喧哗、吵闹、打斗、跑动、吸烟;工作不专心,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服饰松散,长发披肩;机器发出不安全信号后未能及时处理;危险机器设备、物品未按规定使用、处理;危险作业区内焊接火花未隔离;危险易燃品未经隔离;热炼、明火部位管理不到位;不按规定接装电线、电器设施;发现电器设施过热或保险丝规格不符未及时处理;对使用不安全工具者未及时制止;随地乱置工具、材料、溶剂桶、废物、纸屑等未及时纠正或改正;工具用法不正确未及时纠正或改正;操作规程不正确未及时纠正或改正;危险和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无有效证件未及时办理;安全意识差、环境安全、环境卫生自检落实、安全检查监督、记录及改正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