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写一篇学习新闻摄影的心得,急,急,急,帮帮忙啊
接上:4点半,到达烟台港。开始了最后也算是最辛苦的一站旅行了。下了船,问了下路,坐公交车到鲁东大学的同学那。
本来打算在学校附近找旅馆住的,但听说不怎么便宜,而且这两天来又照了不少相,于是打算今天晚上就在网吧度过了,晚上可以上会网顺便把相片给传下。后来才发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了,虽然比较便宜才花了六元的通宵费用。就在学校附近找了个网吧,预交了通宵费,要九点半才开始上,于是就把背包存在网吧里,跟着同学出来逛了。在外面的一个餐馆吃了顿饭,就到她们学校逛逛了,没想到在这居然碰到了大学里军训认识的学长,了解到他就在附近工作,还不错了。真是勤奋工作了晚上还来学校里看书(有氛围)。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了!鲁东大学校园也还比较大吧,至少是比起我们学校大了。在鲁大的运动场上席地休息,和同学随便聊了聊一些大学以来的情况,与她的联系还不算太多了,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可能就大一那会联系多点,其它的时间就都忙着自己的事了。和她聊天最不习惯的是不能以家乡话沟通了,还得说着普通话,感觉别扭!不过了解了很多大学以来发生在她身上的事,真的是很佩服她了,做为一女生,独自面对那么多的困难,她还能从容面对,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虽说是困难,但也是一种磨炼吧,锻炼才能的必经路,反正我是感觉和她的差距已经是很大了。。。但愿她今后的路能越走越好,越走越顺了。
聊到大概九点多钟,送她回宿舍,我也就回到网吧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了。上网传了点相片,然后看了会电影,感觉有点困了,就用网吧的长椅拼成一张床,躺在上面睡了。不过这床还真睡得不怎么安稳了。早上六点,通宵时间到了,起了床,洗漱了一下,就带着行李去找同学了。在她们学校吃了早餐,因为离2号回学校实习的时间只有三天了,而我还准备去爬趟泰山,所以今天也就没时间呆在烟台逛了,告别同学,直接从鲁大坐车到火车站。然后买了上午九点半到济南的车票。没有座位,这下可惨了,早早的挤上火车,占了个地方,但没想到这趟车的人居然如此多,硬是挤得没法容身了,而由于昨天晚上在网吧睡觉也没怎么睡塌实,在火车上困得不行了,站着都快能睡着了!车又开得慢,烟台到济南居然用了七八个小时,真受不了,这呆在火车上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比我这七天逛的时间来感觉还要累的多!唉,真是教训没早买张坐票了。好不容易下午五点半熬到了济南,下了车赶紧买回石家庄的票,是1号上午九点半的车,这样我还能在这呆一天两晚了。还有时间爬泰山了,不过时间也比较紧,今天就必须到达泰山,然后晚上爬山,明天可以逛一天了。赶紧也买了去泰山的车票,买完票已经是六点了,而去泰山的车六点半开,时间真够紧的了,刚从火车站出来马上又得进站了。由于今天到现在为止就吃了顿早餐,现在感觉饿极了,赶紧在火车站买了桶方便面和点吃的,直接拎上了去泰山的火车。从济南到泰山就需要一个小时,在车上算了吃了顿饭,稍微坐着休息了会。就到达泰山站了。
出了站打听了一下,现在去泰山的公交车已经都停了,打的去的话十元,但我不怎么想坐的士,于是就拦了一辆在外面转悠的小山轮,六元钱送到了泰山脚下。时间还比较早,听说一般爬泰山看日出的话十二点多钟就开始爬山。不过现在还早,去哪休息会呢,转着转着看见了个网吧就直接转进去了,上了两小时的网,就躺在长沙发上睡了会,睡了大概两三个小时,将近一点了,老板叫醒了我,说准备关门了,我也就背起了背包,离开了网吧准备爬泰山了。
现在已经是半夜了,天气好象也变化了,下起了点小雨,穿着短袖衣裤感觉有点冷了。外面冷冷清清的,人影子都看不见。走着看到个超市还开着门,进去买了点准备到山上吃的东西,然后又买了个小手电什么的登山用品,就开始爬山了。从山脚到售票处也还有点距离了,而且这时候都没看到一个爬山的人,潮湿昏暗的天气加上旁边的树木让人觉得有点阴冷(不禁让人想起以前听过的鬼故事)路上就我一个人,靠着一点微弱的手电灯光在行走。泉水流淌的声音,自己的脚步声,还有心跳的声音组成了一组不协调的音乐,让此时独自一个人爬山的我有了一丝恐惧,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居然是这么的孤独(只要心不孤独,又何来畏惧呢?)如果能有个伴或许此时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忧虑了,独处孤境对一个人来说真算是一个考验了吧,而且又是在这么“好”的一个环境的衬托下。。。一个人沿着山路走了几百米,终于看到前面依稀有点灯光了,这一丝灯光对一个身处孤境的人来说是个多大的安慰和鼓舞,售票口到了,此时看到人的感觉是多么的温暖。。。买了张学生票,没打算一个人爬,还是等等看有人上来没有一起爬吧,一个人感觉真不舒服了。。。等了一会,一点半钟,终于有人上来了,一队情侣!唉,也就跟着上山吧,没办法了,当个灯泡看能不能照明了。。。
一路上三人聊着天爬山,两个男生一人背着个包,命啊!女生嘛,拿着衣服走白路了,不时的体力不行,就这样停停走走,一个小时终于爬到了中天门休息。也就才爬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而且接下来的山路会更陡更加难爬了。休息之后继续爬山了,天气好象是越来越糟了,雨也开始下大了,为了不打湿,三人都买了件雨衣,不过也没怎么穿了,穿着特闷,而且爬山穿着感觉特不爽,爬山的时候也感觉比较热了,至于下点雨嘛,就算是散散热了,雨中登山,还真有点别样的感觉了。越往上爬,山上的雾气或者说水气就越来越重了,回头看看,仿佛自己就已经在云层之上了,如入天境。又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四点半钟爬上了南天门中街处,没想到上面的人老多了,有的在裹着大衣呜呜睡大觉,还有带帐篷的。。。挤得我们都没地方站了,没办法,这天气要呆在外面就真受不了了,一不小心就得感冒什么的。而且这么大的雾气,估计明天早上还不一定能看到日出了,于是就找了个旅馆休息一下了。他们两住个带卫生间的双人间,我就检个最便宜的20元床位,反正房间里也就我一个人住,把身上湿衣服给换了,然后裹着被子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才醒,以为错过日出了,赶紧起床,出外一看就完了。外面风老大了,7,8级吧,人都有点支撑不住。还穿着单衣呢,又返回房间换了身厚点的长袖衣裤(带着长袖衣裤本来是担心在东北天气冷穿的,没想到在这用上了,还好了带了衣裤,不然还真惨了)换好衣服,尽管外面风雨都还比较大,上午还是得出去看看了,因为我下午还得赶回济南去了。穿上所谓的雨衣,顶着大风登顶峰了(后来因为感觉穿着别扭也就脱了,想起苏轼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今当凌绝顶, 果览众山小。。。
在山顶上逛了大概三个来小时,算是把景点都逛了一遍,将近中午,开始下山了,顺路还能看看昨天晚上没看的景点。
所谓的雨衣,还真容易烂了。。。下山时认识了这两个江苏无锡的女孩,一个在山东财政学院读书,一个在无锡读书,后来多谢她们的帮助在她们班男生宿舍住了旅行的最后一晚,也就免去了呆网吧的痛苦。
查看原文:http://sdilysdily.blog.sohu.com/64771344.html | 作者:黄梓翊 | 收藏 | 推荐给朋友
3
⑵ 新闻摄影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既然是用图片来反来映新闻事源件,那么这个图片首先要告诉读者的就是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至于原因和结果,在照片中是难以表现出来,这可以通过图片说明来做补充。
新闻图片是以画面的视觉形象来说明问题的,但是有些更具体的细节还需要配上几十字或上百字的说明。这样才能更详细准确。为此,拍摄新闻图片之前或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采访,并认真详细记录。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经过、什么结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六要素,都要交代清楚、准确。写文字说明要简练,一般单幅照片用几十字说明;如果拍摄组照需要写二三百字的说明;专题新闻组照需要更详细的说明。写文字说明要用稿纸,字迹要整齐清楚,不能让编辑去猜,那样就无法用了。
⑶ 新闻摄影的技巧、方法及要求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内电视上的活动容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⑷ 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方案
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展会,具有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的特点。有各国富有民族文化特色、时代创意的展出场馆,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还有各种精彩的文艺娱乐表演,视觉盛宴。用摄影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画面,通过媒介让更多的人们一饱眼福,直接领略世博会的风采,进而了解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另外,摄影影像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拥有能跨越语言文字和文化的障碍的优势。在传播全球化的时代,需要跨文化传播,新闻图片无非是跨文化传播的最佳选择。 为更好的搞好全方位的对外交流,跟应该让外国人了解真是的上海世博会,应充分利用重视新闻摄影,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针对世博会的特色,在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摄影长处:即视觉冲击力。特制定如下报道方案: 宣传题材: 1:主题:紧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的主题,表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互融,力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人物:采访世博领导、形象大使、场馆设计师及团队、志愿者、参观者等。 如志愿者风采:让参观者体会到世博会精彩的同时,了解幕后为世博会成功举办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3:场馆:各个国家场馆(全景、夜景)摄影:从“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足迹”和““城市未来”5个方面,拍摄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演艺中心世博园区四大永久建筑;各国颇具民族文化特色或创新理念的场馆等,在报道的同时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英国馆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4:活动:各种文艺演出、交流会。 宣传体裁: 1:图片新闻: 抓取决定性瞬间,世博最新信息的报道。 2: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 深刻揭示世博会理念影响下的人与城市的关系,及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城市文化理念的碰撞交融。 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世博印象专题 4:插图: 为文字记者配图,美化版面,形象化传递新闻信息。 宣传报道途径: 1:校媒及地方媒介: 为大同大学报、同大青年报、校园广播、大同晚报、山西都市报等媒介供稿进行报道。 2:社团活动: 作为摄影协会负责人,将组织进行与世博会相关的讲座、沙龙、摄影作品展。并将积极建议社团联合会在下半年的活动策划中开辟世博专题活动,联合其他社团(如环保协会、野骆驼自行车协会等),共同组织以“城市,让生活跟美好的”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实践活动,宣传世博理念,丰富校园文化。 3:网络渠道: 通过校媒联盟、校内网、校园BBS、腾讯网、博联社等网络,通过圈子、论坛、博客展示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同学们方便及时的了解世博会的最新讯息。 未完待进一步完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谢谢!
⑸ 开办一个摄影培训班摄影师需要什么条件
技术是一定要有的。内涵和这方面的观念。长相也要说的过去的。因为我想你不希望当一个助理吧?摄影主师是需要许多与其不同的方方面面。。。好多的!努力~加油去钻研这方面我想你能成功哒!
⑹ 学习新闻摄影是怎样的体验
忙起来一天到晚不是在跑新闻的路上就是在写稿子的桌子。当然,你也可以不忙活整天逍遥自在旅游撩妹。
⑺ 关于新闻学专业中的新闻摄影课
我上学期抄刚学过了新闻摄影,我们的课本是人大的《新闻摄影教程》,主要分三部分,新闻摄影理论,实务和技术。理论部分就是各种概念和职业道德之类的,个人感觉无比枯燥;实务部分主要讲摄影选题,拍摄方法,图片编辑,图片说明等准备工作及图片处理;技术部分就属于实际操作了,会讲到相机的构造及具体使用方法,如何取景调焦以及对光线的运用等。
至于带不带相机是因学校而异的吧,我们是要求自己带相机的,但是对相机质量没有要求,普通的家用卡片机就行,在讲专业单反相机的具体内容时老师会拿去给讲。自己带相机主要是为了练习实践操作,毕竟这门课是实践课,不亲自动手拍只凭讲的话是学不透的。我们一学期安排了四节实践课,就是老师把我们带出去实际去拍。然后交作业,在理论课上指导点评。
不用担心,老师不会让你花大几千去买个单反,很有意思的一门课,加油啊~
⑻ 哪有专业的新闻摄影摄像短期培训班
你可以参来考下海达影视的源“电视摄像培训”。
培训时间 4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摄像机参数及还原度控制
2、摄像镜头语言
3、电视节目拍摄实战(包括新闻专题)
你也可以单选新闻、专题部分
关于摄像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网络空间。
⑼ 2017年中国新闻摄影培训班哪里有
贵阳
⑽ 怎样提高自己的新闻摄影水平
楼上的一看是老手。
当自己越想提高自己是,基础往往是最重要的。感觉第一。
也不要单单学习摄影,哲学艺术方面也要仔细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