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肉鸭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肉鸭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28 19:52:43

❶ 肉鸭养殖技术厂长招聘

要自己去寻求,或者让当地的畜牧部门给推荐,厂长既要懂管理。又要懂养殖技术。这是硬性条件

❷ 大棚养肉鸭技术

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一、塑料大棚的构建

❸ 育肥期肉鸭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育肥期的目的就是加强鸭的采食和消化能力,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减少运动与热能消耗,积累脂肪的过程。快大型肉鸭的6~7周龄阶段称为育肥期。在此阶段,肉鸭的生长速度降低,日增重下降;胸肌在持续性生长、相对生长加快,皮下脂肪增加。肉鸭的采食量增加,适应性、抗病能力增强。育肥期北京鸭的适宜饲养密度为3只/米2,室外运动场的适宜密度为2只/米2,适宜环境温度在13~25℃。育肥期肉鸭最好进行分群饲养,群体大小以1000~1500只为宜。鸭舍宜用0.5米高的篱笆墙分隔,每栏面积300米2左右。每栏提供20米长的饮水槽和足够的食槽,保证肉鸭能正常饮水和正常采食。

鸭舍内地面和垫料要求干燥,禁止使用发霉的垫料。鸭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证空气新鲜。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霉菌病和其他细菌病(大肠杆菌、浆膜炎等)的发生。

育肥期肉鸭的饲料可用颗粒料或粉料。颗粒料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应保证料槽经常有洁净的饲料。粉料加水拌湿后定期饲喂,要求新鲜,防止饲料变质、发霉,应坚持少喂勤添,每日最少饲喂4次。育肥期肉鸭的采食量为每只每日250~300克,饲料的能量水平应达到12.12兆焦/千克、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6.5%以上。

育肥期肉鸭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弱光照,折合照明用灯泡的功率为1~2瓦/米2。弱光照有利于肉鸭自由活动、自由采食。

❹ 容坤肉鸭养殖合作社。肉鸭的养殖技术

一、大棚建设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2.棚架制作及安装。养殖肉鸭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制成,每个长2米、宽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两种,可用小圆钢筋穿牢。制作时要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方式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二、管理技术
1.饲养准备。根据饲养规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也可将肉鸡棚增设运动场改为肉鸭棚)、设备及工具等;应对育雏室(包括墙壁、地面、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鸭舍空间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到15克高锰酸钾中,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检查供暖保温、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进雏前一天应将育雏室加温,同时检查是否能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条件。
2.育雏条件。第一天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三天递减1℃,逐渐脱温,使雏鸭均匀分布,温湿度保持稳定。雏鸭舍加温,可用地下烟道、烧木屑炉、煤炉、红外线灯等办法,但要注意通风良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等。1~3日龄时可采用昼夜光照,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设有运动场、水池的,还应对雏鸭训练调教。
3.饮水和开食。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第二次就可以转为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饲喂。
4.科学饲喂。开食应在开饮后进行,开食时把饲料放在饲料盘或麻布上,自由采食。垫料选用干燥无污染的稻草、谷壳或麻布。垫料应勤更换,以减少有害气体或污物。
饲料选择:可用全价颗粒饲料或浓缩料(预混料)与玉米、豆饼、麸皮等按规定比例配合成自配全价料。要防止蛋白质、能量的失衡;自配全价料要合理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注意钙磷比例(2∶1)的适当,防止配料不合理导致苍毛、走路不稳、拉稀、啄羽等营养代谢病。笼养肉鸭由于得不到运动,阳光晒不到,还需要补充维生素AD、亚硒酸钠—维生素E、鱼肝油等。另外,饲料配比、种类的改变,要循序渐进。
饲喂方法:为提高饲料报酬,一般1周龄内每天昼夜喂料6次,每次喂料时盘内应没有剩料,做到次次喂新鲜料;2周龄后,昼夜喂料5次,以每次喂料前1小时盘内无剩料为宜,以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
喂料原则:如饲料喂下去只有2~3小时就已吃完,这时应适当增加饲料用量;反之则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始终保持适当的断料时间,以确保雏鸭的采食高峰,促进雏鸭的生长。
5.日常管理。应经常观察鸭群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并按要求饲喂优质饲料,保持鸭舍及环境清洁卫生,同时做到垫料松软、不潮湿、饲料不结块,还应做到防疫工作到位。对病死鸭要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防疫病传播。
6.疾病防治。首先应从提高鸭机体的抗病力着手,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以避免病原体侵害小鸭机体。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严格控制养鸭场外的人员入场,尤其是养鸭户之间应严禁互串鸭舍;实行单品种生产,保证全进全出;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危害养鸭最严重的疾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浆膜炎。前三种为病毒性疾病,必须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
小鸭疫病免疫参考程序:l日龄,鸭瘟疫苗颈部皮下注射;5日龄,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苗肌肉注射;8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苗皮下注射;鸭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时间要按疫苗使用说明执行,严防禽流感发生。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鸭病毒性肝炎等在免疫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预防。
药物预防:肉鸭的发病死亡主要发生在2周龄以内,可在一周龄内间断地在饮水中添加禽用多维,以增强雏鸭的抵抗能力;同时1~5日龄用0.02%高锰酸钾液饮水;6~8日龄用沙星类药物饮水;9~13日龄换为高锰酸钾;14~16日龄改用敌菌净,这样交叉使用药物预防,效果既好,药价又低。以后鸭群如出现粪便不正常等情况时,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防治,以确保肉鸭健康快速生长,减少病死率,提高养鸭效益。
定期消毒:除做好常见鸭病的防治外,还要常消毒,鸭舍、运动场、水池,夏季三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半个月饮水消毒一次。垫料、粪便勤换勤出。水槽、料槽勤洗勤消毒。遇有疫病,天天消毒。
适时出栏:肉鸭生长到45日龄左右,体重长到2.5~3公斤时应及时出售,以提高养鸭报酬。

❺ 肉鸭养殖技术

用药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药物长期使用。许多养殖户认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预防,不管肉鸭有无疾病,总是经常不断地在肉鸭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大量化学药物,如磺胺类。其最终结果是肉鸭产生耐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兽药时,增大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治疗成本。 二、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养殖户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多种药物合用,就会增加疗效。常见到养殖户把磺胺类药同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其结果造成喹诺酮类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提高了治疗成本。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用药很多,如:红霉素类和磺胺类合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类、卡那霉素类与喹诺酮类等。 三、用药剂量不当。一旦肉鸭发病,往往对整群肉鸭进行长期超剂量用药,养殖户认为药物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无限制地随意加大用药剂量,结果使肉鸭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失调,甚至出现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 四、不对症治疗。肉鸭由于转换饲料未适应时,矿物质和电解质不平衡等导致的腹泻。而养殖户立即长期使用抗生素,其结果杀死或抑制了肠道正常细菌群而使致病性细菌迅速繁殖,导致腹泻更加严重,久治难愈。还有些养鸭户治疗肉鸭的病毒性疾病,仅仅只用抗菌药物,忽略了对症治疗和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 五、给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性质,鸭的生理特点等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肉鸭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拌料,也可饮水,但剂量加倍;当严重时还可以注射。许多养殖户不仅存在着给药方法不当的现象,而且还有用药治疗不彻底的问题。用药治病都有一定的疗程,一般用药时间为5-7天,有的养殖户投药2-3天,刚看到病情好转,就停药,或者马上换别的药物。由于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不够,使得病情反复发作。 六、长期使用消毒药。养鸭户在进行活疫苗的接种时,连续应用消毒药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或将水消毒。这样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细菌)不能在机体中充分繁殖,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有的养鸭户长期应用腐蚀性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给鸭饮水消毒,损害了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在这期间使用鸭瘟、鸭肝等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机体便不能很好的建立免疫应答,使免疫失败。同时,不容易分解的消毒药进入肠道后还杀灭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 合理用药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兽药,科学用药。加强对兽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弄清药物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充分考虑肉鸭的实际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价廉的兽药。反对滥用药物,尤其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肉鸭正确用药的关键是对病情正确的诊断。一般肉鸭发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鸭瘟、鸭肝炎等;有的是由细菌感染的,如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病毒病常采用干扰素、血清、卵黄抗体、黄芪多糖等药物治疗,细菌病选用高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肉鸭用药治病,要掌握中药和西药相结合、抗病毒和抗菌病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盲目大剂量给药。几乎所有的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存在不良反应。科学地合理使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按说明书的剂量,不能盲目地随意加大用药的剂量,以防药物中毒。如果在用药之前提前使用电解多维等药物,可以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鸭群的抗病力。

❻ 肉鸭养殖技术的介绍

全书共分为7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的肉鸭品种、肉鸭生产流程、鸭舍的建筑要求、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肉鸭种蛋的人工孵化以及肉鸭常见病的防治。

❼ 肉鸭养殖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规范养殖设施,为肉鸭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鸭舍和舍外运动场应位版于地基较高的地方,利于排权水。鸭舍内外不应存留污水、雨水。鸭舍应具有一定的保温防寒功能,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鸭舍内地面、墙壁和舍外运动场地面应坚硬光滑,便于消毒。
饲养肉鸭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即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鸭,同批购进雏鸭,同批饲养,同时出栏;给鸭群饲喂配合饲料;放牧和补饲配合饲料密切结合,应依据放牧情况进行科学的针对性补饲精料;为鸭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有利于肉鸭正常生长。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应每日清扫鸭子的活动场所,定期消毒。将鸭子的排泄物集中堆放,使其自然发酵熟化,成为有机肥。这样能有效的提高鸭子的健康水平、成活率和鸭类产品的安全性。
 认真作好防疫工作在保持鸭群养殖环境卫生良好,定期消毒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对重大疾病(如禽流感)的防疫,应保证每只肉鸭能够按时、保质、保量获得疫苗免疫保护,努力做到一只不漏。
供你参考

❽ 肉鸭养殖方法

1、加强通风
肉鸭对空气是很敏感的,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下,应该加强鸭舍的通透性,加强通透性可以促进鸭舍中的空气流通,带走空气中的热量,也可以降低肉鸭的体温。时刻保持鸭舍内的空气流通,也大大的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在晚上也要适当的控制舍内的通风情况,因为在白天肉鸭的运动量过大会使肉鸭使用过多的体能,在晚间需要大量新鲜空气进行恢复。
2、遮阳降温
肉鸭是一种特别喜水但是又特别不耐热的动物,每年到了夏季都会有大量的肉鸭因为扛不住炎热的天气而死亡,大多数也都是由于养殖户的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所以在到了夏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鸭舍的降温,可以将鸭舍顶部设置一层遮阳设备,防止太阳的直射,降低鸭舍内的温度,也可以在白天多将鸭子赶紧水中降低肉鸭的体温。但是要扩大它们日常的活动范围,避免由于太挤二产生热量。晚上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
3、降低密度
很多朋友都认为鸭子的体质较强,不容易发生什么疾病,而且生长周期快,成本也比较少。所以很多人在选择养殖场地的时候就会很随意,养殖的时候也不会注意养殖场地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会选择加大养殖的密度为了能达到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思想是千万不能去实施的,因为养殖过密会导致肉鸭的活动空间变少,生活在一起也会增加热量,导致肉鸭极易发生中暑和热应激等疾病。最后成熟的肉质也会下降,影响自身的商品价值。
4、防治疾病
坚持每天清理一遍鸭舍,将鸭粪远离鸭舍,因为鸭粪如果堆积在一起的话会使鸭粪内部温度升高,开始发酵,这种环境是细菌与寄生虫最喜欢的环境,它们会疯狂的滋生繁殖,对肉鸭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还要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控制好鸭舍的温湿度,加强通透性,从一切方面减少或者杜绝疾病的产生。

❾ 肉鸭养殖技术的图书目录

一、常见的肉鸭品种
(一)鸭的体型外貌
(二)常见的肉鸭品种
1.北京鸭
2.樱桃谷肉鸭
二、肉鸭生产流程
(一)育种场
(二)种鸭场
(三)孵化厂
(四)商品肉鸭场
三、鸭舍的建筑要求
(一)场址选择及布局设计
1.鸭场场址的选择
2.场区的布局设计
(二)各种鸭舍的建筑设计
1.鸭舍的分类
2.各种鸭舍的建筑设计
(三)旧场舍的改造与利用
四、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
(一)进雏前的准备
1.设备检修
2.鸭舍维修
3.铺设垫料,调试温度
4.饮水器充足,饮水卫生
5.卫生消毒
(二)0~3日龄鸭的饲养管理
1.温度控制
2.湿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饮水控制
6.采食控制
(三)4~7日龄鸭的饲养管理
1.温度控制
2.湿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饮水控制
6.采食控制
7.管理注意事项——看雏施温,防止扎堆
(四)2~3周龄鸭的饲养管理
1.温度控制
2.湿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饮水控制
6.采食控制
7.管理注意事项
(五)4~7周龄鸭的饲养管理
1.温度控制
2.湿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饮水控制
6.采食控制
(六)填鸭的饲养管理
1.填饲前的准备
2.填饲
3.光照方法
4.通风换气
5.其他方面
五、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
(一)O~4周龄鸭的饲养管理
1.种鸭来源必须可靠
2.种鸭选留必须严格
(二)5~25周龄鸭的饲养管理
1.种鸭育成阶段的饲养方式
2.种鸭育成阶段的关键技术
(三)26周龄至淘汰期间的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
2.光照管理
3.公母比例
4.种蛋收集
5.垫料管理
6.种鸭饲养效果的检查
7.做好记录
六、肉鸭种蛋的人工孵化
(一)种蛋的收集、选择、消毒及保存
1.种蛋的收集
2.种蛋的选择
3.种蛋的消毒
4.种蛋的保存
(二)鸭蛋的胚胎发育
1.蛋在形成过程中的胚胎发育
2.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
(三)孵化条件的控制
1.温度
2.湿度
3.通风
4.翻蛋
5.凉蛋
(四)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1.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2.孵化效果的检查
3.孵化效果的分析
七、肉鸭常见病的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1.鸭病毒性肝炎
2.鸭瘟
3.禽流感
(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大肠杆菌病
2.禽巴氏杆菌病
3.传染性浆膜炎
4.鸭副伤寒
5.鸭曲霉菌病
(三)寄生虫性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❿ 肉鸭养殖技术

一:选复择优良品种
快速养鸭一般宜制选用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等肉鸭品种。
二:饲养管理
肉鸭养殖实行“三分治疗七分管理”
当气温下降时要及时拉下鸭棚两边的防护膜;
当气温上升时,也要在适当的时间拉起防护膜,因为鸭粪发酵加快,氨气浓度上升,会导致肉鸭氨中毒。
秋冬季冷空气频繁,一定要注意好鸭棚两边的防护膜拉起或放下的时机,控制好棚内温度,防止内外温差过大。
雏鸭的饲养管理
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饲料宜用碎米或大米,煮成米饭,或直接采用全价小鸭料。开食方法:一般都采取在圈内小群开食,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上引食,训练小鸭自由采食。第一次开食一定要求只只吃到饲料。喂食次数,每昼夜6~8次。4~5天后,改为每隔5~6小时喂食1次。
三:饲料存放。
一定要放在储料室,不要放在鸭棚内,因为棚内温度较高,很容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营养成分流失,料槽中的饲料要少喂勤添加,以保持饲料新鲜。

阅读全文

与肉鸭养殖技术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