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应急预案培训属于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吗
应急预案属于安全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急预案培训属于安全生产培训范畴。
㈡ 如何开展好生产经营单位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进一步加强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培训,既是全面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也是有效防止因应急知识缺乏导致事故扩大的迫切要求。各类企业和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以全面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为目标,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内容、严格培训考核,切实抓好培训责任的落实,牢牢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扭转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厂矿企业中存在的“培训不培训一个样”的错误观念。
二、全面落实企业应急培训主体责任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单位所有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应急培训,确保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将应急培训作为安全培训的应有内容,纳入安全培训年度工作计划,与安全培训同时谋划、同时开展、同时考核。要切实突出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不断提升一线从业人员应急能力。
(一)健全培训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适应自身发展的应急培训制度,保障所需经费,严格培训程序、培训时间、培训记录、培训考核等环节。对于无法进行自主培训的企业,要与具有相应条件的培训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确保一线从业人员全部接受科学规范的应急培训。
(二)明确培训内容。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工艺流程,全面准确地梳理各岗位危险源,明确各岗位所需共性的和特有的应急知识和操作技能。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基本内容应包括: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本企业、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报告流程;事故先期处置基本应急操作;个人防灾避险、自救方法;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应急预案演练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三)丰富培训形式。企业要充分分析本单位一线从业人员的群体特性,编写科学实用、简单易懂的应急培训读本,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半训、网络自学、现场“手指口述”、师傅带徒弟、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和应急演练等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一线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学习借鉴应急培训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和企业的经验,使应急培训能够始终紧密贴合企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四)加大考核力度。企业要将应急技能作为一线从业人员必需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并与员工绩效挂钩,要建立健全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及考核情况,实行企业与员工双向盖章、签字管理,严禁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企业要定期开展内部应急培训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现状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企业每发展一步培训就跟进一步,始终保持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进一步落实部门应急培训监督管理责任
(一)加强监督指导。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对本辖区内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及时制修订符合地区实际的政策标准。
(二)严格执法检查。要定期开展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细化检查项目,规范执法程序,创新检查方法,将抽考职工应急处置基础知识和现场组织应急演练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应急培训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重要内容和重点环节,严肃追究有关企业培训不到位的责任。
(三)注重服务引导。要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研究应急培训新情况新问题,全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中的实际困难,要注重总结和推广在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动应急培训工作切实有效开展。
㈢ 应急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火灾报警要讲清(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的大约数量)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生活区宿舍内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和(私拉乱接电源),以吸在宿舍内使用煤油炉和液化气炉等,不得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
3、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4、宿舍中禁止存放(汽油)、(酒精)、(香蕉水) 等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汽油)、(香蕉水)时是否远离明火、通风良好。
5、物质具备一定(燃烧)条件时,灾就会发生。火灾能够产生高温,并释放出(烟)和(有毒气体),能够危及到人的生命。
6、办公室内禁止使用(电炉子)、(大功率电热器具),如工作需要必须办理(特殊用电使用证)。
7、消防工作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
8、“四懂” 是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方法)、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9、 "四会”是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进行防火检查)。
10、未经保卫专业、安全部批准允许,严禁在(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和影响大)的重点部位私自动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自觉地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办法》,必须办理(明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
二、判断题
1、进行动火作业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无监护人。 (x)
2、乙炔瓶必须有回火防止器,减压表损坏,可不必做防倾倒措施。(x)
3、按照施工要求配置足够消防器材设施,项目部车辆必须有消防器材;并按时对车辆上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
4、危险化学品库内设施设置必须规范(排风扇安装的必须是防爆型、存放物品配置安全防范措施标志牌) ;材料库房内放有易燃物品照明灯具必须使用防爆灯。(√)
5、施工现场禁止流动吸烟,可以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
6、氧气、乙炔库无接地防静电、防雷措施。 (x)
7、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扩散性、烟气的恐怖性、烟气的减光性都妨碍人员逃生。(x)
8、 发生火灾时不能盲目有朝有光亮的地方逃生(√)
9、使用灭火器灭火时不必对准火焰根部(x)
10、未经安全部批准允许,可以在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和影响大的重点部位私自动用明火,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自觉地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办法》中的规章制度,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x)
三、选择题
1、由原来的“三懂三会”到现在的”四懂四会”新增加的是什么(D)
A、懂预防火灾的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
B、懂预防火灾的方法、会进行防火检查
C、懂得逃生的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
D、懂得逃生的方法、会进行防火检查
2、下列不属于火灾分类的是 (B)
A、特大火灾
B、重特大火灾
C、重大火灾
D、一般火灾
3、重大火灾是指(B)
A、死亡十人以上
B、受灾三十户以
C、重伤二十人以上
D、受灾五十户以上
4、消防工作方针是(A)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积极防范、确保安全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5、下列不是消防安全管理特点的是(C)
A、全方位性
B、全天候性
C、强迫性
D、全过程性
6、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 C ),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A、事故预案
B、事故应急
C、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事故分析预案
四、简答题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2、火灾的定义是什么?
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 D四类是哪四类?
答: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4、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答:
(1) 当你处于烟火中,首先要想办法逃走。如烟不浓可俯身行走;如烟太浓,须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以减少烟毒危害。
(2)如遇山林火灾时,千万不要朝下风方向跑,最好是迂回绕过燃烧区,并向上风方向跑。
(3)当楼房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如楼梯已被火封堵,应立即通过屋顶由另一单元的楼梯脱险;如其他方法无效,可用绳子或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顺着往下滑;如时间来不及,应先往地上抛一些棉被、沙发垫等物,以增加缓冲。
㈣ 安全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安全培训的目的是:
1、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2、安全教育是使广大职工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5、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6、减少“三违”作业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培训的意义在于:
1、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知识水平;
3、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干部的安全管理业务水平;
4、促进技术知识的更新。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风险,管理的结果要么是安全,要么是事故。我们说“安全的规律”,确切地说,就是事故发生的规律,就是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世间的事都有个前因后果,事故这个结果也有原因,原因就在于事故相关的各个环节,就是说,事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后果。
这些事件是一系列的,一件接一件发生的,就是“一连串的事件”。所以,安全管理上就有了“事故链”原理。事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锁链:初始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㈤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1.什么是应急管理
1.应急准备。抄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袭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事后评估等。
4.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度评价等。
(二)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事后评估等。
三、考核方式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应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㈥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
选C
2018年12月5日电 国务院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草案)》,明确规定: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了解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㈦ 应急救护培训知识和技能重要性序号
对于应急救护培训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保证受伤人的正常生命特征。
㈧ 应急预案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8)下列不属于应急培训内容的是应急知识培训扩展阅读
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