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应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知识讲座
公众应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专急电话属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6条第1款的规定,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㈡ 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危机意识,尤其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危机意认。长期以来,我们的灾害意识淡溥,对突发事件是否发生,心存侥幸,使得我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不够,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为此一要普及应对危机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加群众危机意识和自救知识;二要要明确各级领导责任,将应急管理能力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二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计划,提高干部应对危机的意识和管理水平。
其次要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缩减突发事件的发生。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对于自然根源的突发事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社会,减少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们要做好社会矛盾的排查调解工作,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政策,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其三,要落实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要保证必要的物资筹备财政投入,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证;二要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反应能力;三要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对各分散指挥系统的信息业务进行整合和修理,打造应急管理的神经中枢。四是重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五要发挥志愿者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做好与他们的组织、协调、培训等工作。
其四,在突发事件到来时,政府应有条不紊的组织应对,危机结束后,政府要做好灾后重建等后续工作,同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未雨筹谋,有备无患。应对突发事件,我们只有思想重视了,预防工作做好了,准备工作做扎实了,才能在危机中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㈢ 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危害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
2003年中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专1500亿元属,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共计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2004年中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2005年发生灾害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比上年减少21万多起;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比上年减少了1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53亿元,比上年有较大幅度降低。
2006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受灾3.16亿人,死亡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
㈣ 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理课程有什么意义
意义有多方面:
1、让人们在出现相关的的卫生事件时能做好自我保护,防止感染。
2、让人有防范意识,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保护他人的安全。
3、对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为社会的安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㈤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培训会随笔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幼儿园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中心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幼儿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汇报怎么写
文章标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情况汇报 *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情况汇报
自今年5月接到《关于开展创建农村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活动的通知》后,此项工作随即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局于6月21日上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学习动员,认真对照创建示范县所含的各项内容和标准逐一查摆分析、贯彻落实。随后就申报全省农村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工作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局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县政府研究,决定申报全省农村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预案为做好我县人间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县卫生局成立了*县卫生局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根据我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和上级要求,我局先后制定了《*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卫[2005]168号)、《*县突发公共事件医学……
参考http://xxgk.yn.gov.cn/canton_model27/newsview.aspx?id=344774
㈦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其它刑事案件等。
三、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和预警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四、紧急呼救
1、110报警电话
发现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安全、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时,应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110电话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或手机、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
㈧ 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表现
2006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有关文件数据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回表现:
(1)自然灾害。答2005年是自然灾害多发年份,灾情重、损失大。全年共发生各类较大自然灾害437起,死亡2567人,紧急转移安置157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42亿元。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风险集中,防灾基础设施薄弱,灾害对城市破坏性越来越大。
(2)事故灾难。 2005年事故总量下降,但特大事故上升。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1.79万起,比2004年下降10.7%;死亡12.71万人,下降7.1%。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7起,死亡1197人,比2004年上升27.9%。初步估计全国事故灾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90亿元。由于以乡镇煤矿为主的重大事故多发势头尚未得到遏制,全年发生煤矿事故起数上升34.9%。
(3)公共卫生事件。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动物疫情两个方面均呈多发态势。全年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31起,主要是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
(4)社会安全事件。2005年社会安全总体形势趋向好转,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特大事件仍然呈多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