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教师培训
一、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制度应规范齐全,涵盖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全部安全内容。条文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定制度容易,落实制度难,这是我们工作中常有的体会。为了不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幼儿园除组织职工学习、将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专人负责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园创造处处安全、时时安全的环境。
(二)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幼儿在园的安全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安全教育应从教师与幼儿两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①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知识等。
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有关幼儿安全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加强工作规范性,促使幼儿教师的工作水平更趋专业化。
②在案例分析中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安全事故后果的预见性,从而设法避免事故发生。这种用事实教育教师的方法比园长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关能力培养。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从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入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1)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并非说教式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验可谈,较为抽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儿经历之后自然成为直接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我们可以将有关安全事故的图片张贴于班上,引导幼儿讨论图上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后果,怎样才可以避免危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图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简单说教留给幼儿的印象更深。如果幼儿身边有安全案例,要及时抓住进行讨论,以事实说明问题,教育幼儿引以为戒。
(2)安全常识及自救方法的教育。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严禁触摸”“禁止玩火”“不喝生水”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幼儿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对于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来说,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其重要。
2. 幼儿园教师学生校车安全教育培训
为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进一步规范校车和构建校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驾驶技能,应变能力,确保校车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加强规范校车管理。 二、按时参加年检和交管部门规定的审查,驾驶员需带齐所有证照,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 三、按规定驾驶员必须参加交通管理培训,以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学习活动。 四、加强专人随车制度的管理和教育。 1、学校“接送幼儿情况记录”的确认。 2、随车教师在跟车过程中,要对照校车幼儿名册,确认每个站点上、落车的幼儿,安全接送幼儿的上下车。 3、做好来园离园幼儿的迎护送工作。 (1)来园:要做好每个幼儿上车前的晨捡,简洁向家长了解孩子身体状况,并填写 (2)随车教师在接幼儿来园后确认没有一个幼儿被遗留在车上后,组织幼儿洗手接受晨检,并负责把幼儿送到所在班级老师手中。 (3)离园:去各班接幼儿集中。上车前的检查:服装的整理,书包物品的检查、家园联系册有否遗忘等。做好出发前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 4、随车教工提醒校车司机在幼儿上车坐稳后,示意可以开车后,方可启动车辆前行。 5、来园离园行车过程中,随车教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不在车内嬉戏玩耍,保证幼儿行车过程中的不出意外,把幼儿安全送到家长手中。 6、家长在各接送点提前候车,驾驶员和随车教师须熟悉接送幼儿家长,如遇陌生家长接幼儿须要向家长打电话询问清楚经家长同意后做好笔录,再出示接送卡。 7、下车后仔细检查车厢是否遗漏孩子和物品。 五、认真执行每日校车出车前的安捡制度: 1、安检:驾驶员每日校车出发前需严格全面检查车辆状况,必检内容有:刹车、轮胎、座位、窗门、两水三油、雨刷、反光镜、检查正常后作好书面记录。 2、卫生消毒:按时做好校车卫生清洁工作和每日消毒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并做好书面记录。 六、驾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必须绷紧安全之弦,抓住预防之钢,安全驾车,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保持车辆匀速行驶,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幼儿的安全高于一切”。每天有教师随车护接送幼儿,要求随车教师本着对幼儿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全身心的注意幼儿安全。严格按规定维护行车过程中幼儿的秩序与安全。
3.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培训工作
幼儿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危机管理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安全保障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欢乐幸福,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保障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幼儿园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幼儿的一日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所以,幼儿园必须实施安全管理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人们常说“安全第一”。在幼儿园,只有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的安全包括幼儿的健康不受侵害,心理获得安全。幼儿情感上是安全的,家长才会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幼儿园。如果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被忽视或做得不到位,幼儿在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家长肯定不愿意将幼儿送往幼儿园。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经常嗑伤、碰伤,甚至导致残疾,幼儿的健康成长更无从谈起。幼儿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连最起码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就是失败的。所以,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为了幼儿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幼儿园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幼儿园危机管理是幼儿园获得长足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安全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是保证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和其他部门一样,每天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处理。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进行其他的工作。倘若出现了安全问题,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后勤管理工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危机管理是幼儿园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幼儿园安全工作做得怎样,最能体现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涉及园长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涉及各个部门的配合能力。只有幼儿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有效地组织起来,幼儿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才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誉,才能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危机管理是幼儿园获得生存的重要手段。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机构的范畴,幼儿园在生存和发展中,难免遇到挫折或意外事件,就必须要进行危机管理。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有效地制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然受到幼儿家长的欢迎,自然得到社会的好评。有效地做好了安全管理,也就节约了大量因处理安全事故而支付的资金。只有做好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幼儿园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三)幼儿园安全是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幼儿园虽然不大,但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幼儿园的日常工作里包含了很多方面,任一环节做得不够,任一个细节上出了问题,都会使幼儿园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都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只有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做好了,幼儿才能健康地成长、家长才能安心地工作,社会才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幼儿园危机管理的基本措施
(一)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幼儿园危机管理的有效前提
1.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中发现:案发幼儿园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为此,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必须有一套系统完善、责任明确的安全制度,才能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安全工作的内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具体的制度应细化安全事故责任人所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将安全工作制度化,从制度上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幼儿园只有制订了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实施幼儿园安全管理。
幼儿园应建立和健全以下制度:《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接送制度》《突发事件疏散预案》《建筑设施检查维护制度》《火源、电源易燃物品的管理制度》,为幼儿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以园长为首组建安全小组,做好安全工作
幼儿园应建立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由园长牵头,由责任心强的教职工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即“建立主管负总责,分管具体抓,成员为骨干,全员一起干的管理工作体系。成为一支由园长亲自担任组长,后勤副园长、法制副园长任副组长,由兼职保卫干部、保教副园长、园长助理、保健医生、炊事班长、各教学楼楼长为成员,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
园长作为园里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落实幼儿园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副组长要根据幼儿园的总体部署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成员则从各自的工作层面,以检查发现,督促整改为重点开展工作”。
3.具体落实安全责任,真正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责任不明,管理不善是造成幼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儿园必须有一整套系统、完善、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要明确具体的安全工作内容,具体责任人及相应的责任和奖惩办法,形成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每位员工的责任落实,做到责任分明,奖惩严密,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的安全管理。
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位员工,强化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并对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员工给予批评,使得全体员工都能从意识上重视安全工作。幼儿园做到安全工作责任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由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确保安全工作落实。
(二)创设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预防危机发生的现实基础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包括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幼儿园的园舍、场地及大型玩具等,幼儿园领导应该根据本园实际情况(经济情况和办园特色),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安全的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环境对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很大,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此,幼儿园必须做到:
1.保障幼儿园设施设备的安全
幼儿园的意外伤害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幼儿园的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其中幼儿园设施、设备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设施方面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危房、危墙,大型玩具年久未修,螺丝脱落,栏杆过低、松动,栏杆下堆有杂物,活动场地太滑、太坚硬,大型玩具下没有铺设保护垫或橡胶板等等。设备方面表现在:桌椅的棱角太锋利,有钉子等尖锐物偷偷显露出来,电视等摆放不合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放置不合理等。
针对幼儿园内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做到:拆除幼儿园内的危房、危墙等危险的建筑物;定期检查、维修幼儿园内的大型玩具;清除幼儿园内的所有杂物和垃圾;按照国家的标准修建幼儿园设施。
2.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
以上提到的设施设备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观察,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
另外,人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如:食堂工作人员采购原料时应到信誉度高的固定点采购,以防所采购的原料不合格,潜伏安全隐患。保育员在招呼幼儿进餐时,也要防止开水、热汤等烫伤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筷子,以免伤到别人或自己。总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有心人,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做及时处理。
4. 如何制定幼儿园员工的培训制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制度
一、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二、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教职工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有计划的对保教人员进行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或交流。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派送教师外出学习。
四、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五、每学期各部门进行一次岗位技能竞赛,表扬先进,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