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培训课
为了扩大影响,2004年9月1日,“北京地球村”又在上海徐汇区田林街道23个社区发起“人人参与,共建田林——绿色生活行动”垃圾分类活动。
实验证明,一个墨盒的墨能污染60立方米的水源。2008年我国产生废弃墨盒的数量已超过4500万个,硒鼓超过400万个。这些废弃的耗材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成为土地和水域的新污染源。不仅如此,喷墨打印还有挥发性物质污染,激光打印有破坏臭氧问题。许多国家早以法律形式要求对墨盒、硒鼓等耗材实行强制性回收。在中国,由于一次性原装耗材的高利润驱动,生产企业难以割舍,使市场上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耗材普及率不到15%。
为了提高公众对随意丢弃打印机墨盒和电脑硬件所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认识,2005年2月,“北京地球村”和惠普公司共同发起了“循环巨龙”活动,并且鼓励所有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学校与社区积极地参与到循环回收的行动中。
Ⅱ 垃圾分类培训 形式
垃圾分类处理这一“小事”的背后,是大写的民本情怀,是富有远见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垃圾分类持之以恒,品质雨花未来可期。
多措并举,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垃圾分类既是民生的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的大事,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深谙这一道理的雨花,为此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雨花区委书记张敏多次强调,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雨花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围绕垃圾分类,雨花打出系列组合拳——
怎样切实打通分类最后一米?雨花区组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教育、卫计、机关、社区、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在全市率先出台《雨花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方案》,不仅在生活小区倡导“2+4”分类模式,从容器标准到垃圾投放、收集、运输等各个环节,更有明晰规定。
Ⅲ 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哪些
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
1、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现代的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的会导致人们发病率提升。如果通过填埋或者堆放处理垃圾,即使远离生活场所对垃圾进行填埋,并且采用了相应的隔离技术,也难以杜绝有害物质渗透,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通过植物或者动物,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节省土地资源
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处理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场都属于不可复场所,即填埋场不能够重新作为生活小区。且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将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3、再生资源的利用
垃圾的产生是源于人们没有利用好资源,将自己不用的资源当成垃圾抛弃,这种废弃资源的方式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损失都是不可以估计的。在垃圾处理之前,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就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能够保护森林,减少森林资源的浪费;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为绿色肥料,让土地能够更加肥沃。
4、提高民众价值观念
垃圾分类是处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决方法和最佳的出路。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路径。垃圾分类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一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那么他也就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中注意资源的珍贵性,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Ⅳ 对哪些人要进行垃圾分类培训
垃圾分类政策在上海开始实施了,但在实施前,我觉得有几类人应该先接受一下培训,这样才能让这个政策更好地实施下去。
1、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垃圾分类也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年龄偏大的人对垃圾分类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垃圾分类这一说法。而家里的家务大多是老人做的,因为子女都忙着出去赚钱,没有时间做家务,所以老人一定要学会垃圾分类。否则这个垃圾分类的新规定很难实施下去。
这些人对垃圾分类是否熟悉,关乎了垃圾分类这一政策能否顺利执行下去,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培训,如果他们熟悉垃圾分类,那么新政策的实施就会顺畅很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Ⅳ 有关广州的垃圾分类知识
日前,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举办东环街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班,旨在让各单位通过学专习培训,属积极组织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科学常识,以各种宣传方式促进居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学习和认识。
培训班上,东环街有关领导提出垃圾分类应从简单开始,按照陈建华市长提出的“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来开展。区城管局有关人员讲解了我国当前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讲授了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当务大事,并借鉴了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城市的成功例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开展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据悉,东环街将从8月份开始将连续四周、每周星期三组织全街各有关单位参加东环街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班,积极推动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参与”。
Ⅵ 你认为垃圾分类是否需要培训
我认为有必要,毕竟你不培训我怎么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归哪类。我不知道这个垃圾属于哪一类,不就只能够凭感觉去丢垃圾了?这样就很容易会出错的,而且对垃圾分类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说实在的,在一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是比较头疼的。因为从小你就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这个应该怎样归类,所以就会觉得很难。等到你习惯成自然了,那个时候就轻松很多了。所以,一步一步慢慢来吧,总得开始的。万事开头难嘛,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Ⅶ 谁帮我做个垃圾分类培训ppt啊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土地侵蚀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污染
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总结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Ⅷ 平时在哪儿可以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
以上海为例,除了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司、小区物业、甚至全家便利店都在到处宣传垃圾分内类。不过一个人如容果不够重视的话,依然会分不清垃圾甚至扔错垃圾。建议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件事,从以下一些方面做到。
在还未普及到自己城市之前,认真了解各类垃圾分类的定义标准,没事了可以下个垃圾分类专家app测试自己的分类理解是否正确,或者在上面全面系统的了解各种垃圾属性,提前培养好对任意一个垃圾的敏感。
还要一个就是:在自己借助工具比较熟悉了各种垃圾分类以后,多与身边家人、邻居交流,互相讨论一些细节技巧,这样从自身到环境都是熟悉垃圾分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