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给公司员工培训银行基本结算、财务、税务知识应该培训些什么内容
一、讲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报销流程,工资构成,奖罚规定等,这做为员工主要就关心自己的贴身利益嘛,你如果给他们讲会计准则,会计法,是没有几人愿意听的,围绕员工为中心,与之有关的。
二、税务方面,只讲个税就可以了,现在好多人都不了解,只看工资表上扣了多少多少钱心痛,然而,他们会认为这些钱是你扣的,要给大家灌输一种思想:你所做的、你的工作都是按照会计规则、税法、公司制度来办理的,你只是按规定执行。你若不能说明,会很憋气的,财务比较容易得罪人。QQ290218702
② 税法基础知识的框架
1 50000 为含税价,且8500进项不能抵扣,故2210-1700=510
2 P114 兼营业务税率从高征收
3 234/1.17*17%-18*2/3=22
4 9/1.06 * 6% =0.51
5 P121-122 400*17%-30*400/(400+200)=68-20=48
6 计税价格为不含税价格 3000/1.17*17%*100-1500*7%=43485
1) 43485-25314.62=18170.38
2) 属于商业折扣 3000*95%/1.17*17%=41410.26
7 (100+9+5)*17%=19.38
2) 1000*200*13%=2.6
8 10/1.06*10%=9433.96
9 11.7/1.17*2000*5%=1000
10 消费税率30% 从量+从价
200*150+200*30*30%+3510*200*30%+3000*30%=3+0.18+21.06=24.33
2) P145
11 58.5/1.17*10%=5.7
12 8*140*110%=1232 (8*140+1232)/95%*5%=123.79
13 (6000-1500-1200-700-600)*120=240000
14 40000/1.17*17%+(120000-40000)*3%=8212
16 (1000+500)*1500*5%=112500
17 视为提供应税劳务 兼营分别核算
(150+60)*3%
③ 税收专项培训辅导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辅导培训,是指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主动指导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掌握税收知识,知晓办税事宜,正确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系列辅导培训活动的总称。
税法宣传、纳税咨询、辅导培训的具体内容:
(一)税收法规。包括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对象等。
(二)税收管理。包括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领购使用、税控器具使用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税收核定管理,办理减、免、缓、抵税,相关涉税文书填写、数据资料报送和各种税收管理措施等。
(三)申报缴税。包括申报方式选择、具体申报方法、申报表的填写、申报软件的使用,税款缴纳方式、期限、交款银行的确定等。
(四)税务行政许可和税务行政审批、备案。包括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备案制度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和税务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及工作流程。
(五)税务行政收费项目。指国家物价部门、财政部门规定的税务行政收费项目及标准。
(六)税务行政处罚。包括税务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权限、依据、标准和程序以及组织税务行政听证的税务机关名称、举行听证的程序、时限和相关资料等。
(七)国税机构和职责。包括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工作时间以及税务人员职责规范等。
(八)纳税评估。包括辅导纳税人进行疑点问题自查,告知其可能产生的违法后果,降低税收风险。
(九)税务稽查。包括稽查前、稽查中和稽查后有关稽查程序、工作流程、配合事项、纳税人权利、稽查结果、整改建议等。
(十)税收法律救济。包括负责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和税务行政赔偿的税务机关名称,纳税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的程序、时限和相关资料。
(十一)举报投诉监督。包括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
(十二)其他涉税事项。纳税人办理上述以外其他涉税事项时,国税机关应及时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事项的宣传、咨询、辅导培训工作。
④ 想学习一些会计的基础知识,关于税率、税种还有一些计算方法等等
税务和会计是不同的,你想学税率税种的话就必须学税法,而会计是学习记账做版报表,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如权果你想学的话我建议你用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教材,税率税种是在会计法规教材里,而会计有专门的一本会计教材。你自己去书店翻翻看自己到底想学的是哪一本吧。
⑤ 如何学习税法方面的知识
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疯狂做题阶段、实战模拟阶段,而基础学习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应该完成教材的预习、教材的精读、基础班网络课程的学习、章节配套习题的练习。
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了税法的基础知识。对于研修《税法》的学生来讲,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准确理解税收法律条文的基础,没有这部分内容的铺垫,学生不但对我国税法缺乏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许多税法内容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决不可忽视。也正因为此,历届考试题都会涉及这部分内容。2004年4月份的考题中,30分的单项选择题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占6分;在10分的多项选择题中也占6分;在12分的简答题中占4分;而12分的论述题就出在这部分。2004年7月份的考题中,40分的单项选择体中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有4分;10分的多项选择题中有4分,而15分的简答题中有10分。
《税法》的第二部分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法律制度,包括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等税收法律制度。从政府组织税收收入的角度讲,这些税种的重点安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第二个重点层次是营业税和消费税;第三个重点层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从课程讲授和考题分之排列看,其重点章节的层次安排与此基本相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不但必然出现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而且,间或会出现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并且占的分值很大。消费税和营业税在选择题中多有涉及,间或案例分析题也会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尤其是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和退税问题)和个人所得税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这两个税种主要在计算题中出现。
第三部分介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法制和税务代理的主要内容,其中税收征收管理法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通过与具体税种结合在案例分析题中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