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哪个省做得好
“河长制”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它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所针对的是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 2007年8月23日,无锡市委办公室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在下达的这份文件中明确指出:将河流断面水质的检测结果“纳入各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各市(县)、区不按期报告或拒报、谎报水质检测结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这份文件的出台,被认为是无锡推行“河长制”的起源。自此,无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了64条河流的“河长”,真正把各项治污措施落实到位。 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借鉴和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之后,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双河长”分工合作,协调解决太湖和河道治理的重任,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市、县、镇、村的四级“河长”管理体系,这些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河长”实现了对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强化了对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的责任。淮河流域、滇池流域的一些省市也纷纷设立“河长”,由这些地方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承包一条河,担任“河长”,负责督办截污治污。
❷ 求大神指导如何写村级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
“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❸ 河长制的实施办法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昨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用水总量的“天花板回”是到2030年不能超答过7000亿立方米。矫勇还表示,江苏、浙江等地试点的“河长制”(由地方政府首长负责)效果很好,将向全国推广。
矫勇介绍,中国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划定了用水总量红线,到2030年不能超过7000亿立方米,要大规模节水。“每一个流域都有用水上限,跨越这个上限就说明开发利用不合理”。
矫勇表示,“河长制”是地方创新的节水经验,这项制度推开以后,确实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水利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准备把“河长制”这一套成功的做法向全国进行推广。矫勇指出,各级政府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河湖保护和管理的重任。
就“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方面,矫勇介绍,目前已组建中央部门的考核组,考核结果报国务院审定后,将作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综合考核评价依据。
矫勇还介绍,我国将进行水权改革,在水权国家使用权初次分配基础上,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换,目前宁夏、内蒙古都在试点,工业向农业购买水权,从而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