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小班教师自然角培训方案

小班教师自然角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14 15:32:12

Ⅰ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是跨世纪高科技的接班人,如何让这一代孩子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成为创造人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提到科学活动,教师就会引发什么发明、火箭、宇宙……,这些是小班幼儿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的问题,很容易吓住孩子。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的积累少;注意力不够稳定,易转移,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思维具体形象。如何让小班幼儿对科学感兴趣呢?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是兴趣的先导。小班幼儿教师若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就能够激发小班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小班幼儿内心的“我要学科学”的这份愿望,就能培养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情感。
一、把握时机随即教育,引导幼儿观察。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兴趣出发选择内容,造成教师费了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要窄和贫乏,但他们对自己身边有趣的内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将发生在身边有趣的内容化成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
小班幼儿教师尽可能可利用以一切户外机会,引导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鼓励幼儿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如组织幼儿开展踩影子的体育游戏,相信孩子们会玩得很开。这是孩子们突然发现影子没有了,孩子们问:影子不见了,影子哪里去了呢?于是一个新的科学游戏生成了,孩子们在园内四处找影子。他们找到了小花、小草的的影子,他们都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当孩子们发现影子的形状不同、高矮不等时疑惑了:为啥影子不一样?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从光学成像原理加以解释。孩子们会发现:科学对他们来说,竟如些神往。这样在探索科学探索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提出许多问题,这不仅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也培养了小班纪儿的科学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感悟科学现象,可设计用墨汁在水中作画,用彩色颜料在水中作画,幼儿手持牙签醮墨和颜料在水中轻轻点划,又持牙签在自己头上挠,再轻轻往水中一点,出现了油脂点,好不神奇!幼儿在操作中神态专注、欣喜、惊讶、兴致勃勃,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幼儿园科技教育必须充分研究幼儿的教学实践经验,用以在确定安的水平、类型和有限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二、创设环境,形成宽松的科学活动氛围。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小班幼儿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应充分地把幼儿的潜能挖掘出来。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必须指出,宽松的心理环境也是幼儿无拘无束科学活动的前提。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得到了鼓励,孩子们的探索和发展就得到了支持,孩子们的错误和失败就得到了宽容和理解。在这样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就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参与或鼓励,为幼儿愉快地逐步引进科学的殿堂。小班幼儿教师要培养好小朋友的科学兴趣,通过参观种植园、饲养园、科学实验室,培养了小班幼儿科学观察技能,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的技能、使他们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在季节特性较明显的时候,经常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了解获得科学知识。泥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物,然而泥土的特性他们却很少感知。可带领幼儿寻找泥土。让孩子们观察,通过摸、压等方法感知土的柔软度,当他们发现泥土是蚯蚓、小蚂蚁的家时,会兴奋不已。
为此,可在自然角种植土豆、大蒜、萝卜等,饲养金鱼、小兔、蝌蚪等。除了让幼儿爱好动物和精心照顾这些植物外,还引导小班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及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日学生活中为了满足小班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可在教室一角设立科学角,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如让幼儿用玻璃小棒弄弄自己的头发、衣服,看看能源能吸住幼小的碎片,通过此举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使他们感知,不断尝试,认识知识。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是跨世纪高科技的接班人,如何让这一代孩子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成为创造人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提到科学活动,教师就会引发什么发明、火箭、宇宙……,这些是小班幼儿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的问题,很容易吓住孩子。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的积累少;注意力不够稳定,易转移,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思维具体形象。如何让小班幼儿对科学感兴趣呢?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是兴趣的先导。小班幼儿教师若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就能够激发小班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小班幼儿内心的“我要学科学”的这份愿望,就能培养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情感。
一、把握时机随即教育,引导幼儿观察。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兴趣出发选择内容,造成教师费了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要窄和贫乏,但他们对自己身边有趣的内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将发生在身边有趣的内容化成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
小班幼儿教师尽可能可利用以一切户外机会,引导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鼓励幼儿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如组织幼儿开展踩影子的体育游戏,相信孩子们会玩得很开。这是孩子们突然发现影子没有了,孩子们问:影子不见了,影子哪里去了呢?于是一个新的科学游戏生成了,孩子们在园内四处找影子。他们找到了小花、小草的的影子,他们都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当孩子们发现影子的形状不同、高矮不等时疑惑了:为啥影子不一样?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从光学成像原理加以解释。孩子们会发现:科学对他们来说,竟如些神往。这样在探索科学探索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提出许多问题,这不仅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也培养了小班纪儿的科学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感悟科学现象,可设计用墨汁在水中作画,用彩色颜料在水中作画,幼儿手持牙签醮墨和颜料在水中轻轻点划,又持牙签在自己头上挠,再轻轻往水中一点,出现了油脂点,好不神奇!幼儿在操作中神态专注、欣喜、惊讶、兴致勃勃,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幼儿园科技教育必须充分研究幼儿的教学实践经验,用以在确定安的水平、类型和有限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二、创设环境,形成宽松的科学活动氛围。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小班幼儿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应充分地把幼儿的潜能挖掘出来。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必须指出,宽松的心理环境也是幼儿无拘无束科学活动的前提。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得到了鼓励,孩子们的探索和发展就得到了支持,孩子们的错误和失败就得到了宽容和理解。在这样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就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参与或鼓励,为幼儿愉快地逐步引进科学的殿堂。小班幼儿教师要培养好小朋友的科学兴趣,通过参观种植园、饲养园、科学实验室,培养了小班幼儿科学观察技能,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的技能、使他们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在季节特性较明显的时候,经常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了解获得科学知识。泥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物,然而泥土的特性他们却很少感知。可带领幼儿寻找泥土。让孩子们观察,通过摸、压等方法感知土的柔软度,当他们发现泥土是蚯蚓、小蚂蚁的家时,会兴奋不已。
为此,可在自然角种植土豆、大蒜、萝卜等,饲养金鱼、小兔、蝌蚪等。除了让幼儿爱好动物和精心照顾这些植物外,还引导小班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及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日学生活中为了满足小班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可在教室一角设立科学角,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如让幼儿用玻璃小棒弄弄自己的头发、衣服,看看能源能吸住幼小的碎片,通过此举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使他们感知,不断尝试,认识知识。

Ⅱ 如何制作幼儿园小班自然角观察记录

你可以用A4纸打印出如下表格: 自然角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活动过程: 从实验了解到了:

Ⅲ 观看小班自然角《植物的叶子》心得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版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权.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Ⅳ 幼儿入园离园时的措施简答

一、幼儿入园与离园环节的常规要求

(一)入园的常规要求

<纲要>讲到,坚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一日生活之中,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合租十一日生活,使幼儿逐步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制定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根据俄动静交替的原则合理安排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包括:来园、离园、锻炼、进餐、睡眠、盥洗和入厕等。

1.保育员的常规要求

(1)提前到班级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活动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根据气温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门窗桌椅要湿性擦拭,室内外环境要整洁。准备充足的图书,玩具供幼儿早活动时间自由选用。

(2)热情接待家长,并与家长进行简短交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及要求。幼儿衣物,药品等交接清楚。

(3)亲切的接待幼儿,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品;对幼儿的皮肤,五官,精神情况认真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其仪表和礼貌等也要提出要求,如见到老师和小朋友要问好,有礼貌 的和家长说再见等。

(4)安排丰富多彩的晨间活动,各类游戏和玩具材料应该让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情绪稳定,愉快。

(5)指导中大班幼儿的值日生工作,如热情的为小朋友服务,做事认真,协助老师管理自然角和整理玩具柜,写气象日记等。

(6)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做好教育谈话,提出要求,组织幼儿收拾好玩具等。

2.幼儿常规要求

小班:

(1)高高兴兴来幼儿园,会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与家长再见。

(2) 愉快接受晨检。

(3) 在成人帮助下,将衣物放到指定位置。

(4) 在成人指导下,愉快的参与到各种游戏及活动中去。

中班:

(1) 衣着整洁,愉快来园,能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2) 愉快接受晨检。

(3) 学会将脱下的衣物,叠放在指定位置。

(4) 主动参加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去,活动结束时整理好玩具。

(5) 学会做值日生工作。

大班:

(1) 衣着整洁,愉快来园,热情的向老师及小朋友问好,有礼貌的与家长再见。

(2) 主动而愉快的接受晨检。

(3) 独立的脱下外衣等衣物,叠放在指定位置。

(4) 自由,安静,友好的参与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去,活动结束时迅速整理

好玩具

(二)离园的常规要求

1.对幼儿的要求: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

2.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

(2)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3)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应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4)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二、 小班幼儿入园与离园环节的表现
(一)小班幼儿入园表现

1.哭闹现象较多,幼儿情绪不稳定。

原因:①长期与家人相处,心理上有对亲人的依恋,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

②缺乏正确引导,孩子没有心理准备。例子:我在小班实习,我们班张曦泽(女),是一个平时非常懂事儿孩子,自理能力也很强,但是有一天早上来园的时候,一直在哭,问其原因也不说,待会等其情绪稳定后,她悄悄地告诉我,昨天吃的药是甜的,可是那种药吃完了,今天的是苦的,我不想吃,所以闹脾气,最终我的处理方法就是劝解,“良药苦口利于病”在幼儿把药吃了后,我给他一张小贴画的奖励,第二天那孩子开开心心的按时服药。

③部分家长不能做到“入园速离”,孩子心理处于不安状态,产生一种期盼。例子: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再把孩子送到园里时总是逗留在门外,有些孩子,看到了就总是往外面看,想着家长还能接回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班的班长就给家长以飞信的形式,提醒家长,“小班幼儿情绪不稳定,为了孩子好,请家长送完孩子后尽快离园,以防止孩子由于心里不稳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不能遵守幼儿园作息制度,部分幼儿不能按时入园。

原因:①与家长工作性质有关。家长的上班时间比较晚,有些家长就利用自己上班之前来送孩子,其实作为老师我很能理解这个现象,但是为了培养孩子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我们还是建议家长按园里安排,按时送孩子。

②与家庭结构和家长教养态度有关,家长的态度是:“孩子小,让他多睡一会儿,晚一点没问题”“幼儿园可上可不上,想去就去”“早上没睡醒闹脾气”等等,还有的幼儿由爷爷、奶奶接送,缺乏时间观念。例子:由于有些幼儿在上幼儿园时有抵触情绪,早上在家哭闹,耽误进园时间,当他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可能其他小朋友早饭都吃完了,迟到不愿来园的孩子有时会以没吃到饭为借口,已经各种借口闹脾气。对于这种幼儿,一定要找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再借着这些优点提醒他,第二天要按时到园,适时的时候还可以有一些小的奖励。

3.自理能力差,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开展值日生工作有难度。

原因:幼儿均属独生子女,极少培养劳动的习惯,缺少劳动的机会,更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另外,家长认为孩子小,包办代替较多。

分析:我有时候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你帮助他越多,他自己会的就越少,教育孩子不是让他懂得多少知识,考试能得多少分,我觉得,培养他的良好习惯以及自理能力才是比较重要的

4.规则意识淡薄,对投放晨检标记。有序、正确地搬椅子、玩具物品用后还原等规则不能遵守。

原因:①对规则很陌生。刚入园的孩子规则意识很淡漠,因为在他的成长环境里从出生道入园基本上大部分孩子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所有家长都很宠爱她,不回去过多的约束他,没有集体的规则定位,所以导致刚入园的孩子,对规则很陌生

②在家庭里的活动较随意,缺少原则性。根据以上调查分析,一方面,幼儿园要进一步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入、离园习惯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入、离园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班幼儿离园表现

在离园时看见别的小朋友接时,大家还是免不了出现心急的情况,急着走出门去张望家人来接了没有,这样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以及幼儿情绪问题,大家都希望自己第一个被接走,在后面被接到孩子有时会很伤心沮丧,甚至会站在队伍里哭。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到孩子在园里一天的学习收获。还有的孩子在等待家长节的时候没有什么异常,但是一旦扑到家长怀里便大哭不止。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够开开心心的离园。

Ⅳ 幼儿园小班教案《车子美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都发芽了。
2、用语言和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看到小芽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选择初春时小草、树木刚发芽时的户外或本园内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冬天时树木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们,冬天时,你们看到外面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冬天时,有好多的树木叶子都掉光了,树上光秃秃的。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教师:有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
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啊?本来光秃秃的树枝上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块去找一找,好吗?
3、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观察小芽。
(1)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边走边观察周围树枝上的变化,帮助幼儿寻找树上的“芽”,寻找小草的“芽”……。
(2)教师带领幼儿到班级的自然角里去找找,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我们种的种子发芽啦)
(3)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交流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你在哪里找到小芽的?小芽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做出小芽的样子来?(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来表现看到的小芽。)
4、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小树、种子都发芽了,花儿也开得漂漂亮亮的。真美啊!
教学反思
李稳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这两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气,鸟语花香,这么好的环境、天气,不上这节课真浪费啊!班级里的自然角早已经布置好了,小朋友们从家里带过来的各种植物种子都已经开始冒出小小的芽来,更为我上这节科学课提供了最好的实物参照。在观察自然角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在边上,用好奇、希冀又带点惊喜的眼光看着从松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满心欢喜。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春天”这个词,已经随着小芽而进入到孩子们的脑海中了。说得再多,也远不如眼见为实来得贴切。所以我想:对于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更比用故事、图片之类来得直观、强烈得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往往能获得更出色的效果。

Ⅵ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索意识

一、以“兴趣”为突破口,研究小班科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1、观察生活 寻找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领域目标的第一条明确提出,要激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内容与要求里,也相应地提出了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是由于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与其日常积累的经验表象直接相关,原有的经验水平会直接影响其认知质量。因此教师要更多地提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内容,让幼儿对周围事物、自身、自然界、动植物、周围的科技产品产生兴趣。一年来,我们选取了水、冰、面粉、磁铁等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探究内容,鼓励幼儿结合自身对事物的已有的经验,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特性,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持久的、充满兴趣的探索中开阔思维,自主地获得更多的经验,得到多元的发展。

2、创设情境 萌生问题

罗杰斯说:“我知道我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我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一个能够促使幼儿学习的环境,是一个能引发幼儿思考的环境,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成问题。在活动中,我们往往采用游戏、故事、图片、小实验等方式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提供诱因,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有趣的磁铁》系列活动中,我们分别以 “飞机飞上天”和“兔妈妈逛公园”游戏导入主题,并巧妙地隐藏了操作手法,使幼儿看到“飞机”、“小兔”竟然自己动了起来,一下就引发了幼儿的猜测,问题随之而来,继而产生了解答问题的欲望,激发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地探究活动。

3、提供材料 解决问题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尤其是对那些变化的环境和事物。而这一过程就是幼儿的探究过程。教师适时、适度、适宜地提供与幼儿探究相适应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丰富多样、吸引孩子的兴趣,还要具有新颖性和探究性,能够揭示有关现象和事物间关系、促进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材料的投放方式上,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与探究有关的新材料,形成一个变化的、新的环境,以引起幼儿的关注。幼儿在对环境关注、感兴趣的过程中,他们会自发地产生问题,引发争论,从而推动探究的进程。以《有趣的磁铁》系列活动为例: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我们有意识地提供了包括布、泡沫、木头、塑料、纸、铁、铝等多种材质的材料让幼儿实验,目的是要引导孩子探究磁铁能否吸引和物体的材质有关。随着探索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一些看似是铁的东西却不能被吸引,于是我们又提供了金属钥匙,让幼儿用磁铁去判别它们是不是铁做的,从而进一步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道理,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幼儿遇事不枉下结论、要运用事实去判断的科学态度。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小班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1、以启发生问题 激发问题意识

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不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巧妙提出问题,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常运用多种形式来启发幼儿产生问题意识,如在《磁铁可以吸什么》中以设计游戏引发思考的方式、在《看一看,尝一尝》中以提供材料进行对比的方式、在《各种各样的冰》中以合作讨论引起争论等方式,自然地激发幼儿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并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

2、以妙语答问题 保护问题意识

孩子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但是无论问题价值高低,我们都要耐心地面对孩子的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有时遇到教师也不懂的问题,我们会诚恳地对孩子说:“你提的问题太好了!我也正想知道呢,我们一起去查查资料吧!”以此来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幼儿逐步形成敢问、愿问的习惯,养成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的习惯。而有时问题的答案亢长且深奥,幼儿年龄小不能理解,如果我们试图面面俱到详尽无遗地解答孩子的问题,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学到知识,还会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磁铁游戏后,牛牛就好奇地问:“为什么磁铁能吸铁的东西啊?”简单的几句话说不清楚,孩子也不能理解,我们就回答:“磁铁和铁制品是两个好朋友,它们最喜欢在一起玩,所以它们一靠近就吸在一起了。”牛牛说:“它们也喜欢和图片在一起玩,但是图片吸不起来,它们就夹住图片玩!”这就是孩子的理解,所以对待孩子的一些问题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禁锢,而要巧妙地回答,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3、以反问追问题 深化问题意识

反问,即教师将幼儿提出的问题有意识地、恰到好处地反抛给幼儿,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幼儿的心理状况,适当改变问题的角度或提升问题的内涵。例如:因为经常看到老师用磁铁将图片吸在磁性板上,所以丁天行小朋友在猜测时认为纸片是能被磁铁吸住的,可实验的结果却不是这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想了个“好”办法:将纸片夹在磁铁和铁钉之间,这样看起来纸片就被吸住了。我及时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交流讨论时请他说一说、并演示他的实验,大家发现了不同,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最终孩子们确定了“吸”的方法:每次吸一种材料,并让磁铁在上,看能否吸住下面的材料,这样才公平。由于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特殊语言,捕捉到孩子的问题,并将问题反抛给孩子,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较好地促使幼儿一步步反思,一步步接近真理。

4、以探究解问题 强化问题意识

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单靠间接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操作和探究才能获得。教师要针对孩子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亲近自然、认识生活,在亲历亲为中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提问的热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小动物逛公园》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猜测到奥秘藏在兔妈妈的脚下,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回形针、铁片、图钉等铁制品,分别放在兔妈妈的脚下,隔着薄板用磁铁吸着走,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铁制品跟着磁铁动,可兔妈妈却在原地不动!孩子们向老师投来了期盼的目光。但老师却不急于将正确的方法告诉幼儿,而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继续操作、探索,终于孩子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要把铁制品固定在兔妈妈脚下!它们将回形针、铁片和图钉分别用夹、粘、钉的方法固定在兔妈妈脚下,兔妈妈就跟着磁铁运动起来了。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高兴地跳了起来,张梓杰还用回形针将兔妈妈和兔宝宝的脚连在一起,说:“妈妈带宝宝一起玩喽!”

三、通过科学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1)近一年的实践研究,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中,他们相互交流、对话,思维更具条理性;在科学活动、科学发现室、自然角中,他们能关注到事物的变化,在一些现象的启发下,就其背后蕴涵的浅显的科学原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和自豪,萌发了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日益更新,并努力尝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在:借鉴“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的同时,也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活动;在活动中以鼓励性、层次性、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捕捉幼儿的问题,并和幼儿共同解决问题,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支配自己的活动,以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最大的发展。

(3)运用新的、合理的教学模式替代原有的科学活动模式,幼儿的学习不再由教师牵着走,而是象科学家一样亲历整个探索过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验验证——调整方案——再次验证——交流总结,实现了“教”与“学”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幼儿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四、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和谐、宽松、积极的心理环境中。

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幼儿积极提问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里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这样幼儿才能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 “自由思考” 、“自由表达”, 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五、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问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不强,在教学设计上毫无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提不出好的、精彩的问题,就很难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谈不上幼儿解决问题了。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问题意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科学态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和幼儿共同研究思考。

六、在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学起于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思,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结束,而是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提出新的问题。幼儿在由“老问题”到“新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伴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享受到因解决原有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之后,幼儿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迎接新问题的挑战。这样幼儿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中得到很大进步。

Ⅶ “只能看的自然角”案例分析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Ⅷ 小班下册香香的果奶教案

目标:
1.能感知水果特有的香味。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准备:
1.不同香味的版水果(葡萄、权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2.教师扮演魔术师。
过程: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幼儿魔术师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
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幼儿品尝。
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建议:
1.魔术盒里还可以放入其他水果(可请幼儿帮助收集l一2种),放置自然角,让幼儿继续感知水果的香味,教师要每天打开盒子看一看,避免水果腐烂。
2.在吃点心时,若有水果,可让幼儿先闻一闻,猜猜是什么水果,再品尝。
评价:
1.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
2.能辨别l一2种水果的不同气味。

Ⅸ 幼儿园小班自然角种植活动《种瓜教案》

活动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迁移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栽种过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活动准备: 1、瓜秧若干种(菜瓜秧、甜瓜秧、香瓜秧等)。 2、整理好地块 3、小铲、水壶等。 4、设计记录表,甜瓜、香瓜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常见瓜 教师出示瓜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瓜?你吃过吗?”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吃瓜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幼儿共同回忆栽种草莓的经验,观察并初步尝试种瓜活动。 “你们栽过草莓吗?是怎样栽的?” “瓜秧怎样栽呢?”教师示范重点: (1)强调瓜秧非常娇嫩,要轻拿轻放。 (2)栽瓜过程:先用铲将土挖一个坑,然后将瓜秧轻轻地放进去,再在四周围围上细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里还要做什么?”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浇水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日常观察、照料与记录活动。 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等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记录瓜秧的生长变化过程。

Ⅹ 幼儿园小班自然角应该投放哪些材料

活动目标:

抄1、在袭“好喝的蔬菜汤”游戏情境中,运用已有经验,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蔬菜的特征。

2、跟着音乐一起玩,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蔬菜的颜色、形状、做法;会唱歌曲菜场。

阅读全文

与小班教师自然角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