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护士培训内容
护士培训来内容有: 1、对护理自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这是对道德理论的认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的前提; 2、职业道德情感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处理职业关系,评价职业行为的善恶是非; 3、职业道德意志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有排除障碍的毅力和能力; 4、职业道德信念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㈡ 通过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学到了哪些内容
培训内容与方法
内容包括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培养、职业暴露危害性教育、护理职业标准预防知识及防护技能等。培训方法采取理论授课、技能操作演示、现场教育等形式,并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调查职业暴露发生率,评价确定职业防护培训效果。
3.2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在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同时促进护士群体的健康,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
3.3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大部分新护士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本院对新来院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并且有目的针对几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专门的防护知识培训[2]。
(1)物理损伤所致的职业危害:针刺伤、刀、玻璃切割伤除对皮肤组织损伤外,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2)生物损伤所致的职业危害: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中明确指出: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因此,护理人员直接接触病人体液和血液等污染物,均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引起传染性疾病,如HBV、HCV、HIV等。
(3)心理性损伤:由于生活、工作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年轻护士常被病人歧视,并且遭受人格侮辱等,均可导致心理性损伤。
(4)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护技能培训 在强化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防护措施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对针刺、切割等利器损伤,首先是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的工作态度。正确使用或处理各种利器物,如针类的使用和去除中可借助其他器械设备(如持针器、血管钳),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不得手持针头或利器随意走动或徒手传递,不单手回套针帽。在开启安瓿瓶及铝制瓶盖时,可用纱布保护或尽量应用新型开瓶工具,如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护士研制的国家专利产品药瓶开启器,即轻便又安全。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时,首先应规范操作,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实施双向防护,应戴手套,接触前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佩带面罩、护目镜、口罩,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污染皮肤、粘膜,必要时穿隔离衣。当发生意外暴露时,应及时正确处理,降低感染风险。如皮肤意外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搓洗冲净;如病人的血液、体液溅入眼睛、口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同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用无菌敷贴包扎,伤后<48h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伤后立即采集血样作病毒血清检查,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尽早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 在预防心理性损伤方面,主要是培养年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对待病人主动热情、理解包容,同时学会宽慰自己,这样能有效地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损伤。
(5)护理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效果评价 经过理论讲课、操作演练,现场教育和临床实践,并经过考核、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总暴露率从往年的47.25%下降至18.91%),达到预期目的。
㈢ 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血透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培训
通过各阶段培训、工作,使新入科护理人员能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职责、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 规范、护理工作方法,充实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熟悉血透室专科疾病特点,适应血透室专科护理工作,初步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平稳过渡至下一阶段的血透室专科护士培训。
一、第一阶段
1、熟悉《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护理工作规章制度,重点核心制度和血透室专科制度;
3、熟悉护理岗位职责及各班次工作流程、标准、各责任组分管内容;
4、熟悉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学教|育网整理;
5、熟悉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和礼仪服务规范,护患沟通技巧;
6、掌握血透室的结构布局、三区划分的环境要求;
7、掌握血液净化的原理、适应症、治疗目的;
8、熟悉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9、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第二阶段
1、掌握基本专科技能——肝素溶液的配制;透析管路的安装、预冲;
2、掌握基本专科理论——透析液的成分及作用;水处理系统的原理、保养、监测;透析用水的质量监测;
3、掌握各类血透机的性能、操作方法;
4、掌握透析患者的治疗流程、接诊和登记程序;
5、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护理记录单和各类登记表的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
6、掌握基本院感知识、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 处理流程;
7、掌握血透室常用仪器和抢救器械的保养及使用;
8、掌握患者透析费用的收缴、登记和确认程序。
三、第三阶段
1、掌握常见透析中用药种类、作用机制及用药规范;
2、掌握患者透析中输血及血制品规范;
3、掌握透析患者常规化验指标及检查项目的方法、意义、标本采集 注意事项等;
4、熟悉透析患者的抗凝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并发症等;
5、熟悉血透专科护理常规,掌握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 括血管通路保护、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6、熟悉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和紧急意外事件处理预案和流程;
7、熟悉血透质控专项检查的相关要求内容及标准;
8、熟悉各项基本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HD、HDF、CRRT、HP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等和HD上机、下机、HDF上机、下机、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静脉置管的护理、无肝素透析护理等内容)
㈣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是什么内容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一、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二、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三、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
(4)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内容扩展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护理事业改革发展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人口老龄化、快速城镇化、生育政策调整等进一步激发了医疗和护理需求,为发展护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机遇。
深化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对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解决长期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提供了契机。
广大护理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主动自觉地做好护理工作。要刻苦钻研护理业务。坚持“三基三严”,练好基本功,提高服务技能,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服务,使这项惠及广大患者的重要举措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和弘扬护理职业精神。尊重生命、崇尚医德,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患者守望相助,共同对抗疾病。
努力培养合格护理人才。遵循护理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政治坚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人民信赖的护理人才。四是营造护士执业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护理行业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解和爱护护士、重视和支持护理的良好氛围。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威宁县卫计局组织开展 “三基三严”理论培训考试
㈤ 护士岗前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50项
㈥ 如何实施护士全科知识和专科知识的系统性培训
我们对新分到感染科的护士采取制订培训计划、挑选带教老师、严格考评等方法进行带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前2周培训要求及目标:(1)熟悉工作环境,准确掌握消毒隔离制度及所有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掌握感染科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传染病房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各班职责;(3)了解其他传染病的隔离类型、方法、措施、各种操作规程及终末消毒的内容,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
2周后的培训要求与目标:(1)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2)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并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和有效的护理措施;(3)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
2 挑选带教老师
挑选在科内具有良好素质的带教老师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新护士的身心发展和带教效果。
3 实施培训计划
3.1 认真组织科内岗前培训,尽快熟悉环境,消除心理压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了解病区两通道的划分,明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概念。讲解传染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特点,同时指定优秀的带教老师,采用一帮一的方法,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主动关心她们,使她们尽快融入到感染科集体生活中来。
3.2 加强新护士的消毒隔离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感染科新护士都有陌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带教老师要向她们讲解传染病的特征、治疗、护理、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及自我防护知识。如:进入污染区或接触患者均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并每日更换;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每位患者或处置患者用物后均应消毒、按六步洗手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当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或有可能接触时,要戴手套;另外,要让新护士了解消毒的相关内容。从而使新护士把在校所学的消毒隔离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既加强了其消毒隔离的观念又使她们能较快地适应感染科这个特定环境。
3.3 晨会提问:列举临床常见病例,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方法,利用晨会进行每日一题问答活动。护士长在周末排班时,将每日一题布置在排班表上,以利提前翻阅资料,做好准备。例如: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是什么,护理要点是什么,饮食上应注意什么......。面对每个问题,先由新护士回答,不全面的由带教教师补充完整。经常性的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语言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的交流更加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3.4 因人施教,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在操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从严把关使新护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其学习质量。
3.5 严格考核:严格考评是保证质量的基础,科内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考核,可不断提高新护士对传染病护理的综合能力。护士长与带教老师、新护士共同制定考核计划,在目标上达到一致。每周五下午操作考试,每周三下午理论考试。由护士长及相关带教老师监考、评分,将每期考试的相关内容做详细记录,对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不断强化,直至熟练掌握。对新护士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均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她们消除紧张情绪,找到自我满足感,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3.6 重视培训新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组织新护士认真学习应急风险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并对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进行模拟场景训练,加深印象并严格考核,以提高新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技能。
㈦ 石材护理培训 一般都培训什么内容
石材护理培训流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石材护理理论知识,掌握不同材质的石材的特性,石材护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石材防护处理、石材翻新、石材晶面处理三大方面的知识。以及石材护理用品介绍、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2、石材护理实地操作,在掌握了石材护理的理论知识后,就开始进行实地操作,无论理论知识学习的有多全面,实践才是真理,在实地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整套流程包括无缝处理,剪口磨平、研磨抛光、防护结晶,还要熟练地掌握机器的使用技巧,药剂的调配等等。在遇到出现病症的石材,要分析病症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