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入党积极分子建国大业观后感
我给小学生答过一篇,发给你改改吧,都是我自己写的,放心抄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观看电影《建国大业》之后,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
开国功勋们的身影在荧幕中穿梭,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历史中起伏,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饮水思源,勤奋学习,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闻一多先生不畏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毅然决定出席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澄清事实,却惨遭国民党特务的暗算;冯玉祥将军虽为蒋介石的盟兄,但忠贞为国,致力于和平民主事业,终也难逃厄运!随之民盟被解散,国民党右派召开一党国大,制定伪宪法,公然实行专政独裁,民主建国的目标终成泡影!
正是值此危难关头,面对国民党军队强大的军事攻势,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毅然决定展开声势浩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下,依靠人民英雄的英勇奋战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人民军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获得各方民主力量支持的前提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新中国临时宪法的性质,标志着一个真正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一幕崭新的篇章!
我们应当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将祖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世界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 上完党课心得体会2000字
《党课心得体会》可以先写入党之前自己如何,入党之后提升了多少,然后通过党课明白了什么道理。
正文:
上党课接受党课教育是每个学生入党的必经之路。在学习党课之前,我对于党的认识没有现在的深入透彻。经过各位老师的指导,不仅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拓宽了视野,还进一步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更坚定了我要求加入中国的决心。
在党课上,我明确了中国的性质,深刻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即“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和深刻的揭示了中国*的性质定位。
通过党课的学习,我的思想再次有了巨大的改进。我觉得,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作为党员就应该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入实际、全心全意、勤俭办事、一事当前,要多为人民作想、从大局作眼。对于这样的宗旨,作为积极向党靠拢的先进分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学生会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班上组织同学们积极学习和讨论党的一些重要思想,随时随地不忘体现先锋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每个同学接触、交流,努力搞好同学关系!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是比较困难,加以时日,坚持不懈,必定受益良多,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征程,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个驿站,使我走路的步伐更加稳健,到达目的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一次党课学习,使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和启示,也足以让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作为一位优质投身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让自己具备更多更好的条件加入中国*。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作为新时代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强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建功立业;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理想。
曾经有同学和我说过,入党的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我宁愿称之为成熟进步的过程。如果只是等待那么生命就是空虚的。思想不在进步,在历史的大六种我们必然会停滞不前,终被后浪覆灭。而现在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世界,向党的先进思想靠近。
以上就是我通过的党课学习所领悟到的知识,总而言之,这次党课我受益颇多,学习到很多以前并不了解的知识,同时也使我的思想境界有了极大的飞跃。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提升了我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我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在实际的行动中锻炼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③ 求入党积极分子看完基层优秀党员教育片后的观后感3000字左右
您好复,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制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网上好友问友打听,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关网站直接搜索.
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
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谢谢采纳我的建议
④ 入党积极分子看建国大业的观后感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主题深刻,寓意丰富,至少有以下几个:“得会议者得天下”、“开大会者事竟成”、“只要你会开的比我好、什么都难不倒”、“不要迷恋哥,哥只是爱开会”,以及“最恨你那么久都不来叫我开一次会,最爱你当台上传来你的发言。最容易想起,最难忘记,最想要得到,最害怕失去,最初的陪伴,最后的需要,最远的距离,最近的心跳”。
故事是这样的。正如西哲萨哈夫所言,每一次战争都是为了开好一次会,每一次会开不好都将引发战争。救亡战争胜利后,蓝营的张国立就邀请红营的唐国强前来,商量以后怎么开会的事情。本来,大家说好了,开大会,人人都能上台发言。但是蓝营内部有反对意见,认为这样人多嘴杂的,椅子也不够,开会不尽兴。张国立听从了这一派的意见,自己开会,不让红营参加。这还得了,不开大会,只开小会,唐国强答应,人民都不答应。那些粉红系的小营就更愤怒了,他们和蓝营红营不一样,手里没有枪,唯一的人生希望就是开大会,见者有份,他们才不会被落下。唐国强太了解他们的心思了,就向他们承诺:只要你们支持我把蓝营灭了,我主持会议,一定是人人有份,谁都能发言。这样一来,粉红系纷纷倒向红营,建立了“开大会”统一战线。很多学生上街,很多知识分子写文章,谴责蓝营“开小会”路线。蓝营内部也有分裂,对于张国立的小会作风多有不满,陈凯歌反在明处,王学圻和尤勇反在暗处。后来,外国两大营的态度都变了。美帝疏远蓝营,苏联力挺红营。此消彼长,红营掌握了局势,战场上节节胜利,会议也越来越多。从探讨辣椒和红烧肉,到争论队旗和校歌,话题广泛,气氛热烈。而在这一过程中,唐国强完全展示了他的天才,确切地说是开大会的天才,本来有不好意思参加的,都被他的魅力征服,统统前来鼓掌献花。最后是经典的大团圆结尾,唐国强主持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会议,从室内搬到了广场。大会胜利,小会灭亡,人潮澎湃,举国若狂。
会议开不好,后果很严重。一部电影说出这样的道理不难,难就难在要说得有道理。韩三平做到了,他说的甚至不是道理,而是哲理。为什么蓝营实力强大,最后却惨败在红营手上?影片通过一系列细节对比,非常雄辩地告诉我们,这是历史的必然。对会议的态度不同,决定了成败。蓝营不是不开会,他们也开会,但都是坏会议,采用投票制,大家发言不踊跃,场面冷冷清清。红营就不同了,他们采取举手制,热热闹闹,争先发言,这是好会议。张国立性格不好,整天沉默寡言、愁眉苦脸,喜欢谈心散步,而不是开会。儿子陈坤也是这样,爱搞私访,开家庭小会。当然蓝营不爱开会,和他们的老婆比较辣有关系,下班必须回家慰妻。电影中有一幕,张国立的老婆去美使馆,门口的黑人士兵惊叹,她真辣!红营就大不相同了,绝大多数是单身汉,唐国强也是光棍,反正没见他爱人出镜。没有辣老婆,自然毫无牵绊,可以通宵达旦地开会。他们形式也搞得非常活泼,会前有人专门抓拍,会后一定合影留念。有时候开完会还会唱K,几个大男人喝完酒,抱在一起大唱《国际歌》,场面十分感人。和张国立相比,唐国强的性格真是太开朗了,完全是开会型的,谈笑风声,嘻嘻哈哈。他真是开会迷啊。有一次开会,蜡烛不够,他就吹灭了,说开黑会也要开。真的就像歌里所唱的“我最爱的就是那个会议,爱到可以去死,爱到整个世界灯全熄灭,最后还要给你体贴。” 还有一次,他开会太晚,第二天醒不来,敌人的战机来轰炸,他穿着睡衣就被担架抬走了,可是自己的炊事员,因为他没吃早餐,就留在厨房不肯走,被敌军炸死了。唐国强非常悲伤,想到那次会议被敌人利用,害死了厨子,就更加坚定了“枪杆子里出会议”的信念。这也像那首歌里唱的:“我最恨的就是那个会议,恨到可以去死,恨到快把自己的全部忘记,最后还要刺青铭记。”
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把“会议”这个主题拍得如此深入。如果不是由一个擅长开会的人掌镜,恐怕根本就拍不出这么多神髓。完全可以肯定,没有人比韩三平更胜任此片导演——在官场里,他最艺术;在艺术里,他最会议。片中的演员表演也非常精彩,相对而言,港台明星逊色一些,演技有待提高,也许与他们平时缺少会议训练有关。但我们内地演员非常出色,每一次大会小会上需要的表情、动作和语气,他们全都演出来了。这里就不一一表扬了。但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最精华的表演都是在不收片酬的情况下做出的,可见金钱并非动力,而是对艺术的腐蚀。所以,我建议以后拍戏最好不要给他们发片酬,如果有意见,就让他们开会。中国的事情,只要开了会,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⑤ 急求,建党90周年,观看《中国1921》观后感,我是装配工,要联系到工作。2000字以上。我是入党积极分子。
http://www.cc222.com/article/883319.html
⑥ 2010春晚小品《我心飞翔》观后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经管院的吧,老徐让写的是吧,大家都一样。
⑦ 积极分子观看《伟大的道路》观后感 帮个忙
从来没有这样亲近长征,从来没有如此的心潮澎湃,从来没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来没有如此的脱胎换骨……
从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至今。这段艰辛的中国历史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到72年的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
当看到红军队伍穿过万里草地,我的心里真有无比的刺痛,当红四军团作为前卫开路先锋到达夹金山脚下时,被群众告知:这是“神仙山”,凡人不能过去,“只有神仙才能登越。”但身穿军衣的战士,以“强帮弱,大帮小”、“走不动扶着手”、“扶不动抬着走”的精神,终于翻越了终年积雪,寒气逼人的夹金山。
红军过草地的情形是可怕,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勾画了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带:“大草地位于康藏交界地区的高原上,一望无垠,广袤达数百英里,全是没有路的沼泽地带。走了一天又一天,极目回顾,红军所看到的,除了无边无际的野草外,没有别的东西,而野草下面则是冷水深达数英尺的早则。死草堆上又长出了大片野草,谁也说不上是不是几百年来就如此。大村小树一概没有,看不到鸟类飞翔,听不见虫声唧唧,甚至连一块石头斗牛找不到。这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限的野草,夏天任凭狂风暴雨冲打,冬天任凭大学覆盖。天空永远密布乌云。把大地村拖成灰暗阴沉的地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近开颜
雪山、草地是长征路上众多风景的缩影,或者可以说是典型代表,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国红军在长征的岁月里,给世界以巨大的震撼,其精神之刚毅,其事迹之感人,其过之令人激动,实在是近世所少见的。
这次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征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力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其间经过激烈的战斗这惨,更令人难以想像。拒斯诺统计,红军工爬过了3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经过24条河流,经过12省,占领过62座城市……
总之,长征对我的教育简单的说是“深刻的”,如果强调一下就是“难以估量的”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所谱写的长征颂歌,永垂不朽,基于此,我将更加发奋,效仿长征精神,贡献力量。
⑧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观什么有感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观《惊沙》有感敬爱的党组织:
在自动化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全体入党积极分子集体观看了一部红色影片——《惊沙》。这部红色主旋律以秦基伟将军年轻时为原型,演绎了一段西路军后勤部队临泽突围,以少胜多的战役,这部红色主旋律振奋了我们在场的所有观众。故事发生在西路军高台失守,第五军全军覆灭,紧接着临泽被围。依然清晰记得一名被抓到的第五军战士临死前的一句“如果我们有你们十分之一的补给和弹药,那么我们今天的位置就要换一下了,”明知不敌,但仍血战到底,这种自我牺牲,坚持革命的崇高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临泽被围,面对多于自己十倍的马家军,红军战士在缺少粮草,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和彪悍、装备精良的马家军持续战斗三天三夜,最终突出重围。这支队伍内无粮草,外无救援,仍血战到底,毫不畏惧,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必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们为革命牺牲一切。
在被围期间,有宁死不做俘虏的桂芳,有小错误不断最后英勇牺牲的桂芳的丈夫——老韩,有看来书生气十足,却视死如归的彭定山,也有稚气未脱的幺妹,但仍坚持革命,毫不退缩。其中的战友情,夫妻情,兄妹情与父子情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最后看到秦部长作为将军参加阅兵式的气势磅礴,感到历经50载,我军壮大的不易与坎坷,更为我军在艰苦的条件下,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自豪、骄傲。我认为,有这样优秀的将领,这样有血性、强悍的军队,还有什么敌人、什么敌对势力是不可战胜的。回顾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必再过着战争时期老一辈哪样的艰苦生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却那一段岁月。老一辈先烈们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而我们的使命则是保护这个用血与泪打下的江山。
现如今,国际战争接连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各个国家的利益与和平。我们应该做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勤奋学习,报效祖国,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不再是冷兵器的时代,我们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经历过什么血泪人生,所以更应该珍惜现拥有的一切,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充实思想,关心国际大事,不忘历史。
我相信,在我们这一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们,在我们这一群欲为国家报壮志的勇士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华民族必定会迅速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东方巨龙必定会腾飞于神州大地。
⑨ 求小巷总理观后感(入党积极分子篇)
《小巷总理》截取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谭竹青的人生经历,以一条城边街道变迁为聚焦点,按泥泞路、红砖路、柏油路三个阶段,细腻感人地展示了她甘当人民公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情怀。影片的特色在于,突出改革开放背景下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描绘了主人公关注底层民生的扎实、贴近与忘我,从而赞颂了她精神品格的时代风采。昨日,朱晶观看了电影《小巷总理》后谈到了自己的感受。
其一,注重以日常行为传达精神风范。
谭竹青是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者。她的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干出来的。谭竹青为老百姓办事,影片中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笔触。她有主见有魄力;凡事想在前头,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是群众围着追着谭主任叫苦求助,而是谭竹青想在大家之前,主动操作,有始有终;宁肯自己吃亏,也要成全他人。这是谭竹青处事最大的特点,也是一种颇难达到的境界。
其二,坚持质朴美学的路径。
目前的影视圈可谓五光十色。豪华的宫庭,奇异的魔幻,暴烈的打杀,缠绵的情爱……其中不乏混乱与迷茫,但总体上还是繁荣而开阔的,因为大众的艺术需求多种多样。然而应当看到,一种发扬传统、关注现实、锐意创新的新现实主义趋向也存在并发展着。
《小巷总理》属于后者。影片编导对于作品纪实风格的把握十分清醒,观众不难感受到回荡在全片的质朴气息。这里呈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空间,虽然简陋、拥挤和嘈杂,但对于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种生活的人来说,它是亲切而温馨的。人物气质、生活细节、街道场景乃至社会氛围,都力求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力求再现尚未高度现代化的一个城市边缘的平实风貌。
作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纪实影片,《小巷总理》并未忽视以情感人,着意安排了几个抒情环节,强化了人物的情感交流。片中多次出现的君子兰特写,分明寄寓着对主人公的赞美,而片头片尾的南湖路上打伞母女及逐渐增多的行走人群,其缅怀和象征意义,更是令人心动:人们不免为主人公失去太多个人的休憩时光而痛惜;同时也甘愿在这条路上沿着她的足迹继续前进。拆迁工地挖砖,表层是写实,然而导演处理得很有寓意和激情,让人想起新旧更替,新的生活正是开辟于旧的废墟。
谈及《小巷总理》的质朴风格,不能不说到丁嘉莉的表演。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丁嘉莉,曾三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表演奖,是个艺术功力深湛的演员。她最有光彩的角色,都是劳动妇女;质朴、豪爽与泼辣,已成她独具魅力的表演风格。因而在气质上,她极易与谭竹青契合。
谭竹青是中国大地上千万个人民公仆式的模范人物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谭竹青精神?那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最平凡的岗位的工作精神;那是挺起脊梁做人,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工作精神;那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求名利,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那是为底层民众秉公办事,急他们所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工作精神;那是永远视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宁可自己吃亏,也要成全他人的工作精神。总之,谭竹青精神就是改革开放年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的党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