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网络名师工作室研修,看了文章后的评论怎么写上
网络搜索,粘贴复制
Ⅱ 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员被管理员删了会有什么后果
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园):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冀教师[2014]1号)和省继教中心《关于实施2014年河北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通知》(冀继教中心[2014]3号)要求,现就做好2014年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市50岁以下中小学校、幼儿园全体在职教师(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到2019年3月1日第二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时,教龄不满30年的教师,也应参加本年度全员远程培训。 2014年参加“国培计划”项目、省级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等省教师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可不参加本年度全员远程培训。 二、培训目标 幼教阶段: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专长。 义务教育阶段: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优化教师实施新课标的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高中阶段:分学科、分模块开展教学研修,建立研修社区,推进教师网上磨课、研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三、培训课程 本年度全员培训分学段、学科设置了四个方面课程,包括:专业理念、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具体内容见《2014年河北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课程目录》。参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实行必选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中共3个专题,参训教师必须在其中选择1个专题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维度中的学生心理知识模块共2个专题,参训教师必须在其中选择1个专题学习;其余的模块由参训教师依据本人所任教学段、学科、层次及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在学校的指导下自主选定。每位教师选定的总课时数不得少于72学时。 四、培训管理 (一)管理员设置及职责。全员培训实行市、县、校三级培训管理机制,分别配备管理员1名,负责参训学员的组织、检查、督导、分班及辅导教师的选聘工作。市级管理员主要负责为市直学校参训学员编班并选配辅导教师;对全市培训过程、培训质量的监督、管理;协助省教育厅和省继教中心做好评优工作;做好全市培训情况的总结上报工作。县区级管理员主要负责各种信息的报送;本县区参训学员的编班;辅导教师的选配;定期统计本县(区)参训教师培训情况,及时督促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参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做好本县区培训总结工作并提交总结报告;及时将本县区培训费用按指定的汇款地址和账号汇入继教网。校级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本校学员信息数据统计、上报,督促本校教师按时注册、学习、研讨交流、提交作业,总结本校培训情况,向县区提交优秀材料。
Ⅲ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一学时是多少分钟
不规定,一天算8个学时。
Ⅳ 2013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网站
http://quanyuan.hebei2013.teacher.com.cn/IndexPage/Index.aspx
Ⅳ 教师中小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有哪些建议
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 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 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本地区项目和资源,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推动各地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四、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 五、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资源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各地要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七、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通过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八、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省要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教师需求,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做好整体设计,制订提升工程主要实施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规划方案,2013年底前报送教育部。2014年起,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完善管理制度,出台配套政策,开发测评工具,尽快建立教师主动应用的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负责提升工程实施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成立执行办公室(设在华东师范大学),负责组织管理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评审等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确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具体工作。采取招投标机制,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做好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保障经费。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西部省份要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地市及区县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做好监管评估。教育部审核各省规划方案,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各地工作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好提升工程实施的监管评估工作。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监管评估。
Ⅵ 怎样进入河北省201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大学教师可以进行校外培训讲课,外出讲座,中小学校教师为什么就不行。
Ⅶ 如何加大各类幼儿园全员培训力度
据了解,当前,北京不仅要加强幼儿教师准入资质审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回逐步提升幼儿园师资整体答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各类幼儿园的全员培训力度,采取分层、分类和重点项目结合的方式,做好举办者、管理者及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举办者与管理者依法办园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苏靖建议,重视幼师职前、职后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严格民办园的准入制,对园长、教师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和监督举措。据悉,为进一步落实依法办园的要求,各区必须切实压实属地责任,对辖区内所有园所、机构严格管理,加强指导和检查落实。“这种检查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同时包含师资配备、办园设施等各个方面。”
Ⅷ 河北省2014年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证书可以打印了吗
1、登录: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下拉找:全员培训项目。 3、点击:河北省201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4、进入注册页面,输入学校下发的注册码,开始注册。
Ⅸ 河北省2018年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高中,幼儿阶段)页面怎么没了
可能是网站需要修复,耐心等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