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层卫生员管理办法
检验科卫生员承担着环境卫生的清扫,废弃检验标本和各种医用废物的处理,检验报告单的发送等工作,若对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极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严格对卫生员进行管理,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做好岗前培训
检验科卫生员需挑选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强的人员,上岗前应向她们讲解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如消毒,隔离的概念,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的处理,正确的洗手方法,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等,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卫生员工作的重要性,减少污染源。
2 明确职责范围
2.1 环境卫生的清扫,每天定时在检验科工作人员上班前打扫卫生,随时保持地面清洁无污物,无血迹,并使用消毒液对地面,检验操作台进行消毒,抹布及拖把均按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固定专用,以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生活,医用垃圾的处理,在塑料桶上分别标明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的字样,生活垃圾套黑色塑料袋,医用垃圾套黄色塑料袋,确保无破损,无渗漏,由医院指定专人进行集中转送或焚烧。与患者血清接触过且需要重复使用的器材(如玻片,试管等),应放入“84”消毒液中浸泡后冲净,烘干备用。各种一次性检验用品(如注射器,采血针,吸管)应立即毁形,集中上交统一无害化处理。
2.3 废弃标本的处理,检验科每天要处理各样的患者标本(如血液,尿液,痰液,大便及各种组织穿刺液等),卫生员必须树立所有标本都具有严重潜在感染威胁的观念,若不能妥善处理,将对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废弃标本装入医用垃圾袋(防漏),微生物室标本及所用培养基,鉴定药敏试条等高危险废物,均应高压灭菌后,再放入医用垃圾袋由专人负责送往医院的焚烧炉中焚毁。
2.4 检验报告单的发送,检验申请单从开始到发报告回临床科室过程中,一但被污染,极易成传染源,导致交叉感染,因此,卫生员必须将报告单集中消毒后才能下发。
3 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检验科卫生员做好个人防护极为重要,必须穿工作衣,戴帽子,手套,下班时严格按照要求认真洗手,检验科卫生人员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医疗知识贫乏,无菌观念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为预防医院感染,加强对卫生员的管理不容忽视。我科通过对卫生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㈡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因素有哪些
1、 当手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可见污染,强烈怀疑或证明暴露于含孢子微生物或大小便版后用肥权皂和水洗手。
2、 如果手无可见污染,临床操作后,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常规手消毒 。也可用肥皂和水洗手。
3、处理药物或准备食物前用普通或抗菌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
4、当用速干手消毒剂时,不要同时再用抗菌肥皂。
5、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6、摘手套后。
7、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8、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9、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10、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㈢ 医院感染严重地增加了病人痛苦,像省会的医院会有专门的清洁公司帮忙做好卫生吗
深圳蓝态清洁清洁
㈣ 血透室环境及保洁制度
医院感染病历监测制度
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为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开展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报告制度,定期总结、分析,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六、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七、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
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八、在本科室建立的“感染病例登记本”上登记感染病人的信息。
九、对所经治的病人,如在相对较集中的时间内出现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外,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