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酒店厨房设备的安全知识
1、厨房内的燃气燃油管道、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漏。如发现燃气燃油泄漏,首先应关闭阀门,及时通风,并严禁使用任何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
2、厨房中的气瓶应集中在一起管理,距灯具或明火等高温表面要有足够的间距,以防高温烤爆气瓶,引起可燃气体泄漏,造成火灾。厨房中的灶具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与可燃物有足够的间距,以防烤燃可燃物。
3、油炸食品时,锅里的油不应该超过油锅的三分之二,并注意防止水滴和杂物掉入油锅,致使食油溢出着火。与此同时,油锅加热时应采用温火,严防火势过猛、油温过高造成油锅起火。
4、厨房灶具旁的墙壁、抽油烟罩等容易污染处应天天清洗,油烟管道至少应每半年清洗一次。
5、厨房 内的电器设施应严格按国家技术规范铺设,严禁“以铝代铜”的现象发生。厨房铺设电器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穿硬PVC塑料管或钢管进行明、暗铺设,管口及管与管之间、管与其他附件相连时,应采取相应的 防火措施,或采用瓷瓶明线铺设以及铅皮线、塑料护套线明设。厨房内使用的电器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以封闭式为佳,防止水从外面渗入,并应安装在远离煤气、液化气灶具的地方,以免开启时产生火花引起外泄的煤气和液化气燃烧。厨房内运行的各种机械设备不得超负荷用电,并应时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潮。
6、厨房内使用的各种炊具,应选用经国家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切忌贪图便宜而选择不合格的器具。与此同时,这些器具还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严防事故的发生。
7、厨房内应配备灭火毯,用来扑灭各类油锅火灾。另外,厨房内还应该配置一定量的ABC干粉灭火器设施,并应放置在明显部位,以备紧急时所需。
8、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所有的燃气燃油阀门,切断气源、火源后方可离开。
9、每日收市前通知保安部做收市前防火安全检查。
10、严格遵守酒店消防安全管理规程。厨房员工要按照操作程序操作灶具等器材。如部门内发生火灾、伤残等安全事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最后警告、开除处理,在出现恶性事故时,事故当事人及相关负责人重处,酒店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11、负责根据酒店安全管理规定管理好危险品仓库。
12、厨师长为本部门的防火安全责任人,则本部门出现责任事故,由本部的防火责任人负责。
13、若一年内本部门无责任事故发生,酒店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与奖励。 燃料
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所有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燃气、炭等,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油烟
厨房常年与煤炭、气火打交道,场所环境一般计较湿,在这种条件下,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燃烧物及油气蒸发产生的油烟很容易积聚下来,形成一定厚度的可燃物油层和粉层附着在墙壁、油烟管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如不及时清洗油烟管道,就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电线
在有些厨房里,仍然存在装修用铝芯线代替铜芯线、电线不穿管、电闸不设背后盖的现象。这些设施在水电、油烟的长期腐蚀下,很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起火。另外厨房内运行的机器比较多,超负荷现象严重。特别是一些大功率电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阴电流过大引发起火。
灶具
灶具和餐具若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厨房火灾。生活中因高压锅、蒸气锅、电饭锅、冷冻机、烤箱等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案例不在少数。
用油不当会引起火灾
厨房用油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燃料用油,二是食用油。燃料用油指的是柴油、煤油,大型宾馆和饭店主要用柴油。柴油的闪点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因调火、放置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火灾。
其他
由于见火生畏的心理,发生火灾时,人们常常采取消极逃避方式来处理初期火灾,导致小火变大火。另外,在厨房里吸烟,吸完烟后烟头乱扔,也会引发火灾事故;厨房在进行卫生打扫时,常会出现乱倒水现象,这些水容易进入各种电器设施的内部,不仅容易使电器设施生锈腐烂,也极容易引起电器线路短路起火。 针对绝大多数厨房的现状,加强对酒店厨房的防火安全管理是消防工作的重点。
1.加大对酒店厨房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定。
2.对厨房内的燃气启动电源开关。
3.厨房灶具旁的墙壁、抽油烟罩等容易污染处应天天清洗,油烟管道清洗至少应每半年清洗一次。
4.厨房内的电器设施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严禁“以铜代铝”的现象发生。厨房内使用的电器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以封闭为佳,防止水往外面渗入,并应安装在远离煤气、液化气灶具的地方,以免开启时产生火花引起外泄的煤气和液化气燃烧,厨房内运行的各种机械设备不得超负荷用电,并应时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潮。
5.厨房内使用的各种炊具,应该用经国家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切忌贪图便宜而选择不合格的器具。
6.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所有的燃气燃油阀门,切断电源、火源。
⑵ 酒店安全常识
旅游留意酒店安全标识
居住、工作、娱乐、度假、会晤、交友,没有一样能离得了它——建筑是人类为自己构筑的生活空间。但似乎人们除了对自己的家很在意之外,并没有意识到应该了解身边的建筑,或是另一种情况,自以为对经常使用的建筑很熟悉,但事实上却忽视了建筑中的许多重要细节,不了解这些细节给我们的行为带来了不便。佳节到,在这方面给您提个醒——
出门旅游住酒店已经是当下人们很普遍的行为,尤其是节假日,酒店爆满是常事。平平安安、高高兴兴,是最基本的出行愿望,然而兴奋的同时不能缺了安全意识,尤其是在下榻陌生的酒店时,里面有一些非常人性化的安全设施,是设计者按照通用的建筑规范为酒店设置的,它们有特殊的位置、特别的用途,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它的功能,您是否注意到了下述与安全相关的细节,并能够像了解飞机上的安全装置那样主动地了解它?
■客房门背后的图纸不是白画的,应该读懂
据了解,进了客房,半数以上的客人不会注意门后的“逃生路线图”。它一般是一张印有本楼层平面示意的图纸,本房间的位置和房号清晰地做出标志,同时有一个箭头(通常是红色)自房间的位置沿走廊指向最近的疏散部位--高层酒店建筑中通常不走的疏散用的楼梯间,因为火灾时,熟悉的电梯是不能使用的,除非有特别标识。
逃生路线图是客房设计之中必备的,它不起眼,只在关键时刻起作用,在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的时候,熟悉它的人会比较容易并且迅速地找到出路。紧急时刻,人们往往不冷静,更不会很可能也来不及看图,内部空间简单的情况下还容易找到楼梯,否则会很被动。所以,在入住酒店的第一时刻读懂这张图,只有好处。
■留意门上、墙下绿色指示牌
还有一样装置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人们,它是一些绿色长方形、画着人奔跑形态的指示牌。在火灾发生时,为了避免更大的意外,正常的照明用电会被切断,这些接有应急照明的绿牌子会显得异常明亮。按照它们的引导,无论在走廊里、餐厅里还是会议室等公共空间里,都能以最便捷的路线找到出口。公共部分的大房间里,这个牌子通常在门的上方,表明从这里出去;到了走廊里,它通常在墙的下方,因为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在上方,人们应该俯身或匍匐前进,指示牌位于距地面几十厘米的高度刚好方便看到。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有讲究
符合规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间门距离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高层酒店建筑(高度超过24米),房间门到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30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在此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有一种疏散用的门,设计上更加周到,它加上了一种特殊五金件,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推、撞就可以轻易打开,避免了慌忙之中找扶手的麻烦。
■防毒面具摆在柜子里没什么人发现
房间中有防毒面具的酒店一般比较高档,这个装置在规范中不是必须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或者发现了也没在意怎么用,其实,看看说明,学会一招,没什么不好。
据了解,在日本等国家,儿童从小就把灾害演习当做必修的课程,尤其是学习在各种建筑物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这方面的教育一直被我们所忽视,许多人对于所谓以“以人为本”为原则的建筑规范指导下的建筑细节熟视无睹,这是一个可笑的甚至可怕的设计与使用的脱节现象。随着建筑物防灾设计日益先进,会有更多相应的新鲜事物出现,多留心、多观察,虽没有专人指导,至少有意识自己学。建筑为人设计,人永远是建筑的主人,当建筑遭受灾难的时候,人不能依赖它的自救能力,还得靠自己。
http://www1.cei.gov.cn/serve/index/showdoc.asp?Color=Eleven&blockcode=wncxsc&filename=200211222684
⑶ 求酒店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一、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得物质称可燃物。
(2)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得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2、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二)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三)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使用方法
(一)灭火器的类型及灭火范围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 , 由具有灭火效 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 , 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 , 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 Bc 干粉灭火剂 和 ABC 干粉两大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 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另外 , 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的作用。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⑷ 温馨提示 酒店消防安全知识你知多少
一、住进酒店后必须要做的事
1、入住前要查看客房门后的紧急疏散路线图,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具体位置。首选最近、最方便且可以直通室外的路线作为逃生路线,同时还要了解其他路线作为备用路线;实际查看具体的路线,从上到下走一走,向下出室外、向上出屋面;如果是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还要找到超高建筑的避难层或避难间在哪里。
2、了解酒店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走道和房间的屋顶有没有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喷头,走道上有没有消火栓、防火门和防火卷席以及疏散指示标志等。
二、酒店起火,如何正确逃生
防烟:一旦发现火灾,千万不能打开房门观望,迅速用水浸湿床单、毛巾等堵塞房门的空隙,防烟气蹿入,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疏散:听从酒店工作人员的口头引导和广播引导,切不可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盲目疏散。
自救:现在很多酒店客房内都备有自救缓降器和自救绳,入住时就应向服务员问明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灾后,可迅速逃生。
避难:如果不是自己的房间起火,一般来讲自己的房间就是最好的避难地。同时,酒店内的公共厕所、电梯间、楼梯以及袋形走廊末端设置的避难间,也是暂时避难的好去处。
等待救援:如果此时大火已经蔓延过来,要保持镇静,在楼层较高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跳楼,应该利用手头中醒目的物品或者高声呼救,让消防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进行救援。
⑸ 我想给我们酒店员工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要详细的一份计划`
消防安全
小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一: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三:不可以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险物品,更不允许做将点燃的鞭炮乱扔这种不安全的事。另外,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防火要点
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二、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三、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
四、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五、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六、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七、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楼,攀爬时注意安全。
及时灭火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当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如能及时撤离可先撤离后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报警时,应说清地址、被困人员等详细信息。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火场逃生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时,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时,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时,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或安全出口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同时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向外逃生。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还用湿棉被堵住门,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2000年全国火灾中烧死3021人,烧伤4404人,平均每天有8.3人在火中被烧死。2000年四川共发生火灾5718起,死102人,伤243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因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对全球火灾调查统计表明,近几年全球每年发生600—700万起火灾,大约有6—7万人在火灾中丧命,全球每年在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6个国家是:(1)印度,年均2万人;(2)俄罗斯,年均1.35万人;(3)美国,年均5千人;(4)中国,年均2.1千人;(5)日本,年均2千人;(6)乌克兰,年均1.7千人。
火灾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1987年5月6日到6月2日几乎长达一个月的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起火直接原因是林场工人在野外吸烟引起,间接原因是气候条件有利燃烧,可燃物多。人民解放军、森林警察、公安消防人员、广大职工近10万军民经过近一个月的殊死搏斗,才将大火扑灭。这场大火致使193人丧生,226人受伤,火灾破坏了1000多万亩林业资源,大火殃及1个县城3个镇,破坏的生态平衡需80年才能恢复,经济损失高达69.13亿元。据资料统计,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毁林面积达100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日本60%),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洪水泛滥。
火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 如火灾发生在首脑机关,通信枢纽、涉外单位、古建筑、风景区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甚至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因纵火发生火灾,殃及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市博物馆,烧毁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不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71万多元,而且将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博物馆内藏文物7千余件和黑龙江在该馆巡展的1具7000多万年以前的恐龙化石(长11米,高6.5米)被烧毁,以及堪称世界级瑰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吉林陨石雨中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5千克)也在大火中分为两半,还有2人被烧死,既造成了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 由此可见,火灾危害性是相当惨重的。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积极做好各项灭火准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⑹ 我想给我们酒店员工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要详细的一份计划`
一、教育培训目标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从业人员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夯实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基础。
二、教育培训对象
新聘用从业人员(新进员工和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公司在岗职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
三、教育培训内容
(一)公司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保护及职业卫生知识; 3、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4、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5、应急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⑺ 您好。我是一个酒店保安经理,刚到一个新的酒店,想给所有员工做一个关于酒店安全和消防知识的培训。
第一章 消防安全常识
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救火的一般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小;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灭火;
(4)先救人,后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莫惊慌;
3、掌握消防安全工作四会:会报火警119、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4、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
5、火灾可分为五类:可燃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带电设备火灾。
6、灭火的四种方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以及抑制灭火法。
7、造成火灾的七个主要原因:
(1)生活用火不慎;
(2)小孩玩火;
(3)吸烟;
(4)放火;
(5)自燃;
(6)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7)违反电器安装安全规定。
8、火灾中影响逃生自救的四种不利因素:
(1)缺氧;
(2)高温;
(3)烟尘;
(4)有毒气体。
9、干粉灭火器(ABC)的使用范围:
可以灭以下类型的火灾:一般物质的初期火灾、液体燃烧的火灾;气体燃烧的火灾;带电设备引起的火灾。
10、燃烧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着火源。
第二章 逃生自救
自救一
发生火灾时,若所有逃生出口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手电筒或挥舞衣物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不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窗框、暖气管、铁栏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到未着火的楼层逃离险境。
自救二
遇火不可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火场逃生13诀
1、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
2、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3、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4、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5、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6、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7、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8、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9、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10、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11、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12、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13、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第三章 酒店及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为了临时用电,在原有的电源线路上接入大功率的电热设备,使其长期过载运行,破坏了线路绝缘,引起火灾。
2、对电源线路缺乏维护或检修,致使年久使用的线路绝缘层破损发生漏电、短路等,从而引起火灾。
3、用铜铝导线连接电路,接触不良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接触电阻过大,打出火花或接点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4、移动灯具的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而发热,照明灯具的位置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导致温度过高而燃烧起火。
5、使用熨烫服装的电熨斗、修整发型的电吹风、焊接仪器设备的电焊等,用后忘记切断电源,搁置在可燃的基座上;或者用完后,余热未散,立即装入可燃的包裹内,因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6、娱乐场所人们随意吸烟,乱扔烟头或火柴杆,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例如: 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就是一美国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着被褥起火造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伤,不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7、人们使用的电热杯、电炉子、电褥子等电热设备长期通电,或忘记关闭电源开关,也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8、有的火灾是娱乐部在演出时,为了增强演出效果,使用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而引起的。
第四章 酒店及娱乐场所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1、在酒店及娱乐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如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温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质,很容易引起火灾。
2、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照明灯具若紧贴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因为灯泡的表面温度很高,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着起火。比如 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
3、人们使用电熨斗熨烫服装,或使用电吹风修整发型时,用完后,应及时将电源切断,并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等余热散尽后,再收存起来;不要用完后,立即装入纸箱内,那样余热会引燃其它可燃物品,从而发生火灾。
4、人们维修电器设备使用的电烙铁在用完后,也应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放在不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万不要放在地板上或书桌上,以防温度过高而引起地板或书桌等可燃物起火。
5、住在宾馆和饭店内的客人,尽可能不要使用电热杯或电褥子等电热用具。如确因身体所需,可先请示服务人员,经同意后,方能使用,并注意看管。电褥子的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4个小时。应注意,切莫偷偷的使用,更不要将电热杯等放在床下烧水或做饭,那样一旦遇有急事或外出办事而忘记切断电源,长时间通电,杯干后会造成线路起火。
6、在收看完电视节目后,要及时关闭电视机电源;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插头拔掉。
7、参加酒店娱乐场所活动时,尽可能不要吸烟;若吸烟,烟头或火柴杆不可乱扔,要放在烟灰缸或痰盂内。因为烟头的表面温度很高,一般可达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而可燃物的燃点大都在烟头表面温度以下,如纸张,130℃;松木,250℃。所以,烟头或火柴杆乱扔时十分危险。
8、住在酒店的客人,不要躺在床上吸烟,尤其不可酒后卧床吸烟,以防入睡后烟头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灾。
9、娱乐部因剧目需要演员吸烟时,要有专人管理,以防将烟头扔到幕布或布景上引起火灾。
10、参加酒店娱乐场所活动时,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因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会起火爆炸。剧场、娱乐部演出使用的发令枪纸、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人监护,并远离可燃物。
11、酒店娱乐场所使用蜡烛照明时,要离可燃物远一些,并将其固定在非燃烧体的材料上,现场不能离人,当人员要暂离现场时,要将蜡烛熄灭,以防蜡烛燃至最后或倒后引起火灾事故。
12、安装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按照额定电流安装,切不可超容量安装。
第五章 消防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颁布日期为1998年4月29日,实施日期为:1998年9月1日。
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颁布日期为2001年10月19日,实施日期为:2002年5月1日。
3、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任何单位、公民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任何单位、公民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⑻ 关于酒店安全培训知识
酒店主要是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火灾的预防、紧急疏散的演练方面。
但上述三方面只是总体的,细节要求较多,例如通道、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疏散的逃生示意图等等;
安全培训主要围绕以上的方面进行细节性的指导逃生,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可以安全、快速的逃生,能够科学而有效的实行个人自救。
附件为消防火灾逃生的内容培训课件请参考!如需专业培训,也可联系本人根据酒店情况制定相应资料及参考演练预案!
⑼ 酒店消防安全知识有哪些
入住酒店后,要熟悉清楚紧急疏散通道楼梯与所入住房间的方向,以及安全出口、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等。
1、酒店发生火灾后防烟知识:
发现火灾后,千万不能打开房门观望,因为火灾时容易形成冷热主气对流,使烟火扑面而来。此时最好迅速用水浸湿床单、毛巾等堵塞房门的空隙,防烟气蹿入,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2、酒店发生火灾后疏散知识:
火灾疏散主要是听从宾馆工作人员的口头引导和广播引导,切不可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盲目疏散。因为现代化的宾馆内都有受过良好消防和心理教育的工作人员。
⑽ 酒店安全防护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防滑:防止跌倒摔伤(为员工选择防滑性能好的工鞋)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对专地面采取防滑措施,双重保属险,也可避免客人滑到发生意外,防火:避免火灾,灭火器是绝对少不了的,现在一边星级酒店都要求配备应急防毒面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