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气象知识培训

气象知识培训

发布时间:2020-12-03 12:30:44

『壹』 还有那些有关气象的知识

气象学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然层和外层。
1.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贰』 关于气象的知识内容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 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 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 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12.太阳黑子: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
13.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4.气候因子: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15.气候预报:指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制作的预报。制作方法与“长期天气预报”相似。它是从气候演变规律出发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16.生物气候学: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候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属于应用气候学范畴。
17.季风与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

『叁』 气象知识

气象谚语

一、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二、里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四、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五、重阳无雨春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六、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七、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八、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九、雷轰天顶,有雨不狠;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十、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农业气象谚语按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枣芽发,种棉花”,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③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⑤天气谚语,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⑥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打”。

节气谣谚诗歌 
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或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民谚: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在四川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夏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肆』 写一条你知道的气象知识

1、春天囝仔面。(意即春天晴雨多变)
2、春看山头,允冬看海口。(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春寒雨那泉,冬寒烤大旱(春寒雨如泉,冬寒作大旱)。春寒雨滴,冬寒断滴。
4、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北夏南,草埔成潭。
5、春天连阴,起南风现停。(科学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气交汇时常下雨,当南风吹来后,将冷空气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气常会转晴)
6、夏天雨绵绵,起北风便晴。
7、秋天西风雨,东北晴。
8、秋后北风起,干到断半滴。
9、春东风,雨祖公;夏东风,热烘烘。
10、一年三季东风雨,只有夏季东风晴。
11、雨过起东风,夜里雨更凶。(春季、雨季适用)
12、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1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这说明风向对于空气的冷、暖、干、湿的影响)
14、白露南,三日一次澹。
15、白露南,脚兜澹;白露北,无泉目。
16、热极生风,闷极生雨。(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17、西风不过午,过午便有台。(第17~22条关于台风的谚语只适用在台风季)
18、西风过午,不出三日台风来。
19、风西,台风会来无人知。(老农云:1959年8月23日傍晚前后西风明显,半夜强台风登陆同安)
20、东南淹同安,西南淹漳州,东北淹泉州。(在台风影响下,风向不同,雨量中心位置也不同)

『伍』 观《气象知识讲座》作文350字

今天的我特别高兴,很期待下午的到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们班很荣幸地请到了气象局的领导,来给我们讲解有关气象的知识。
我们的陈辅导员和李老师在我们教室里挂了一条鲜艳的红色条幅,上面写有五个非常醒目的大字“科普进校园”,准备工作做好了,讲座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给我们讲课的是李阿姨,我们都端正地做好,认真听讲气象知识。今天的课堂上非常的安静,因为我们很好奇,大家都仔细地听着。从李阿姨的讲解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例如:龙卷风、台风、暴雪、暴雨、泥石流、雷电等气象灾害。在雷雨来临时,人不要在户外工作和田地劳作,更不要靠近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大树、旗杆等物,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大树下躲雨。雷雨天气时不要站在高处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龙卷风是要躲在地下室里,远离龙卷风。遇到强降雨时不要在山谷中行走,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如果发生泥石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听了李阿姨的精彩讲解,收获多多,听到了一些从未了解的气象知识。最后李阿姨还给我们宣布了一件好事,说:“同学们,星期六气象馆免费开放一天,希望你们能去参观、学习。”最后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气象知识,我们大家都高兴地不得了。

『陆』 怎样学好气象学

我借用一个学姐的日志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我觉得她说得很好!

如何打好基础研究(气象学)的基础 在大气所学习四年多,虽谈不上有很大的收获,但也不算浑浑噩噩。虽然离一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也要谈谈自己的心得――如何打好科研的基础――为将来的事业铺好坚实的道路。 如果立志于气象学的科研事业,爱好必须放在第一位,在这浮躁的年代,没有爱好是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坐下来去研究自己所喜爱的,几位成功的研究者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榜样,在那动荡的年代仍然此志不渝,有些飘题,呵呵。 如何称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呢?借用导师的话就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需要三个基本素质:1,必须具有卓越的物理直觉,当然对一个人的天赋需要极高的要求,但是也和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不懂的领域很难去爱,也谈不上有什么看法,灵感了;2,要擅长用来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很快的将你的想法实现,并且从中看到合理与否,并进行改正;3,要擅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已有的工作尽快成文,要让别人尽快的知道你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很显然,我还不足以发表对第一点的看法,因为自己还远远达不到那个境界,革命之路漫长,还需努力,第三点将借用一大牛文章,提供一些参考,主要谈谈第二点。 为了使自己的科研之路走得更坚实,更顺畅,一些基本的工具(这里称为工具,是因为这些是必须了然于胸)是要必须掌握的。 对于微分方程的处理。一名不会处理微分方程的科研工作者是比较可悲的(可能有些偏,呵呵,不过不会用数学来描述物理,自然很难体会其中的美感,对这领域的爱有多少呢?个人认为这是培养爱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其实掌握一些基本方程的处理方法并不复杂,可参考Richard Haberman的实用偏微分方程(第四版),个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写的最通俗易懂,初步掌握不用2个月。 气象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刚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基础参差不齐,但是对于气象学专业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最方便的莫过于看一部名著,可选择的比较多,注重推导的PEDLOSKY的流体力学,GILL的大气-海洋动力学,HOLTON的动力气象学之介绍。个人比较推荐GILL的大气-海洋动力学,讲的比较通俗,结合的实际现象较多,能够让在了解专业术语的同时却悄悄感受到用数学来描述物理现象的艳丽。PEDLOSKY的推导非常严密,但建议在对专业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后再去学会更有体会。HOLTON的不太了解。乘着在玉泉路学习的黄金时间,少约会点,好好读读这几本书,会大有收获。等进入工作后再想静下来读这几本书可就不太那么容易(后悔中。。。。。。。)。 软件的利用。这些比较简单,程序的编写,结果的现实,什么fortran啊,c啊,grads啊,matlab啊,会一两种就行,能够计算,能够画图就可以,关键是要快,最好早上的想法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就能看到结果的雏形,由简入繁。太美的就不要太过强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去写模式。 好了,有了上面的沉淀,对进入气象学这个领域进行 研究就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下面就根据各自细致的方向补充不同的知识,例如统计方法的使用,数值计算等,非线性方法的使用,个人觉得DIJKSTRA的nonlinear physical oceanography着实不错,用一些简单的非线性方法来描述大气海洋中的分叉现象,对于突变,跳跃提供不少有意义的提示。这些简单的方法可参考SEYDEL的practical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rom equilibrium to chaos。 科研之路漫长遥远,怀着一份热爱,奋斗,奋斗,奋斗。

『柒』 气象学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气象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捌』 关于天气的知识

【网络知识】气象知识大全

一.气象现象

....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2月3日,来自世界各国的气象专家聚集曼谷,研讨对厄尔尼诺的良策。“拯救大自然,也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是本次研讨会发出的最重要信息。专家们认为,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将延续到今年4月份,在这之前气候异常将更加明显。
城市热岛效应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密集,高速公路密集,工厂、汽车、空调及家庭炉灶和饭店等大量消耗能源,除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1度,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是气流通行的障碍物,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进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
台风与热带风暴
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 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 12级以上的通称为台风; 10-11级的是强热带风暴; 8-9级的是热带风暴;

『玖』 气象知识!~~

气象谚语

一、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二、里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四、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五、重阳无雨春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六、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七、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八、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九、雷轰天顶,有雨不狠;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十、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农业气象谚语按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枣芽发,种棉花”,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③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⑤天气谚语,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⑥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打”。

节气谣谚诗歌
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或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民谚: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在四川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夏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阅读全文

与气象知识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