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1、 ①危害识别应从物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③有害环境、④管理缺陷四个方面因素考虑。
2、HACCP计划主要包括:产品特性、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图、工艺描述、危害分、HACCP计划表、HACCP计划确认、CCP点确认、HACCP计划验证
3、ISO22000标准适用于与食品链有关的种植、饲养、加工、 储存、运输、销售等生产经营组织。
4、操作性前提方案指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5、(A )有权限任命启动召回的人员和负责执行召回的人员。
A.最高管理者
B.HACCP小组长
C.HACCP小组
D.技术质量部门
⑵ 如何判定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的培训需求
凡是申请ISO22000的企业对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维护人员的都有培训需求,根据SO22000申请认证的企业能推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需求。
一、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ISO 22000 是一个国际标准,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从“农场到餐桌”这个食品链中的所有组织。
2、ISO22000: 2005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4、ISO22000国际标准规定的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元素:
互动交流、系统管理、前提方案、HACCP原则
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维护人员的培训需求
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 适用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
(一)、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能力
(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三)、人力资源部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根据新员工、在岗员工、 转岗员工、特殊工种等岗位职责组织制定实施培训需求。
(四)、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知识
1、理解 GB/T22000 标准每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
2、理解 GB/T22000 标准中的术语;
3、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
4、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
5、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及引用文件在不同审核情况下的应用;
6、了解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
7、了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如风险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
(2)、食品安全专业知识:
a)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
1、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
2、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
3、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4、相关行业类别(见附录A)的前提方案(PRPs);
5、特定种类(见附录A)的产品、过程和操作;
6、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
7、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
b) 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
1、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
2、食品分类知识;
3、食品工艺及其特性;
4、食品卫生控制程序;
5、食品工厂设计、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
6、食品安全危害(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过程中的存在);
7、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
8、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c)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d) 普通微生物学和普通化学相关知识。
(3)、法律法规:
1、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应用,以及其他与管理体系和审核活动有关的要求的应用;
2、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要求;
3、了解国际条约和公约、合同和协议等;
4、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
5、了解 CCAA 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
(4)、组织状况:
1、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等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基础知识;
2、了解组织的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3、关注组织的文化和当地的社会习俗。
(5)、审核知识:
1、管理体系审核理解GB/T19011 标准3、4、6 章的内容;
2、理解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应用;
3、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关系;
4、理解如何在受审核方组织环境中实施有效的审核;
5、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对结果的影响;
6、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为有效和高效地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五)、培训形式与方式
(1)形式:外出培训、内部培训、集中培训、个人自学;
(2)方式:脱产、半脱产、业余(在职)。
⑶ ISO9000质量认证的服务内容
(一)调研诊断。根据接受咨询服务组织的规模、产品和服务复杂程度确定时间,一般控制在三个工作日左右。
(二)分析策划,由咨询师与接受咨询服务组织协商完成。
(三)培训。至少应进行如下培训:
1.标准培训:对接受咨询服务组织领导、骨干进行标准及管理体系知识普及培训。
2.内审员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GB/T19000-2008、GB/T19001-2008、GB/T19011-2003等标准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需要GB/T19001-2000标准及质量法律法规的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需要GB/T24001-2004标准,初始环境评审,特别是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方法的示范及练习等知识的的培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GB/T28001-2001标准,初始职业健康安全状态评审,特别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法的示范及练习等知识的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要GB/T22000-2006标准,以及危害分析和评价、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控制措施、前提方案HACCP计划的示范和练习等知识的培训。单个管理体系内审员合计培训时间应在32学时以上(包括授课和练习),同一人员增加其它体系的内审员资格,应每个管理体系增加培训时间12学时以上。对内审员进行考试,试卷及结果应进行存档,作为内审员培训证书的发证依据。
(四)管理体系的分析与评审。咨询人员应当与接受咨询服务组织共同分析和评审管理体系的现状,对照标准要求确定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方向。
环境管理体系需要指导接受咨询服务组织进行初始环境评审。
1.对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策划);
2.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指导组织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指导接受咨询服务组织进行初始职业健康安全状态评审。必要时,应指导接受咨询服务组织编写初始评审报告。评审的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
2. 确定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 评审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机构职责和规章制度(包括对相关方的管理),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
4. 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指导接受咨询服务组织进行危害分析及制定控制措施。工作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
1.指导食品安全小组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识别、评价;
2.指导确定关键控制点;
3.指导制定控制措施(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
(五)指导体系文件编写。咨询人员提出拟编写的文件清单,提出文件编写的要求和时限。接受咨询服务组织文件编写人员起草管理体系文件,咨询组采取适当方式指导文件编写过程。体系文件既要符合所选择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又要符合接受咨询服务组织的实际情况,同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要求。
(六)指导接受咨询服务组织发布体系文件,确定文件发布形式、参加人员、时间安排等。
(七)指导体系运行。管理体系试运行时间必须达到三个月以上,咨询组现场指导文件执行、生产/服务现场管理、质量记录使用、保存、归档等工作。体系运行前,咨询师应要求接受咨询服务组织策划并开展体系文件学习培训。
(八)指导内部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与相关部门策划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内审组长,由内审组长编制内审实施计划,并组织内审员编制检查表。咨询人员指导内审组实施内审,完成相关工作。
(九)指导管理评审。在第一次内审后,由接受咨询服务组织独立完成管理评审,咨询组以适当形式进行指导。
(十)模拟审核/指导第二次内审。模拟审核由咨询机构选派模拟审核组与咨询组、接受咨询服务组织共同完成;模拟审核的相关记录由模拟审核组长负责汇总,提交到技术委员会审核后交咨询机构存档、备查;认证咨询机构可视具体情况,用第二次内审来代替模拟审核。
(十一)指导认证审核的准备。
(十二)指导认证审核不合格项的整改。
(十三)根据合同为接受咨询服务组织提供后续服务。
⑷ 培训ISO22000时应该向讲师提什么问题
如果你是实际在做食品安全方面的事情
你会在工作中发现很多问题
最好的方式内就是把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容,问给老师
让大家来讨论,老师来讲解
HACCP分析里边就能提出很多问题来,还有就是一些食品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等等
另外也可以问问如何能真正有效的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持续改进
宗旨就是把你的工作实际跟培训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培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