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芦笙舞传承培训实施方案

芦笙舞传承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14 20:18:25

1. 芦笙舞的文化传承

苗家人创造了芦笙,至今仍保存着芦笙,人人爱吹芦笙、爱跳芦笙舞。视笙音为苗音。芦笙音量高、响度大、人们往往描述为“笙声沸天”、“芦震山岳”、“几十里以外都听得见”,可以说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响应最大,响声最远的乐器。迄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处,仍以芦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的生动记载:“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
这是宋代有关对苗族芦笙文化的记叙。芦笙在苗家人的观念中是“母亲”(始祖母)创造出来的,其声音是“母亲”的声音。在“母亲”的招唤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地,都以芦笙文化用为本民族的一种表现形态,作为本民族精神意识的一种凝聚与弘扬。母亲”(始祖母)创造出来的,其声音是苗族芦笙即古代诗书屡屡记载的笙、竿、簧、笼、的再现。芦笙一般为六管笙,也有多于六管或少于六管的。
芦笙是由吹气管、气斗、音皆管、簧片、共鸣筒等部分组成的民族吹奏音乐。可分为大,中、小与特小等种类。大芦笙高达丈余,吹奏时声音洪亮深沉。中芦笙音色圆和流畅,小芦笙音色明亮纤细。苗家人喜吹芦笙,每吹笙必舞蹈,芦笙舞从功能上可分为祭祖、庆典、娱乐与友谊等舞。前者庄重严肃、规模盛大,用大中芦笙。后者轻快活跃,可用中小芦笙。舞蹈形式也由群舞、集体舞到双人或单人舞。芦笙舞曲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与舞曲等。加上舞蹈,即可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生活与文化形态。
芦笙演奏与舞蹈的形式可分为笙伴舞、笙领舞与笙自舞等。前两者吹笙人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头边吹边舞,男女群体随队伍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笙者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人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动作高难。配合默契。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骤,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场所与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芦笙舞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形态。

阅读全文

与芦笙舞传承培训实施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