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混凝土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

混凝土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

发布时间:2021-01-13 17:23:42

㈠ 关于混凝土的所有知识。

关于混凝土方面的知识2008-09-03 22:22:4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一、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粗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
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
1. 原材料来源丰富。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
2. 施工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既可现场浇筑成型,也可预制。
3. 性能可根据需要设计调整。通过调整各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特别是掺入不同外加剂和掺合料,可获得不同施工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满足工程上的不同要求。
4. 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而且,混凝土与钢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浇筑成钢筋混凝土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抗拉强度低的缺陷,使混凝土能够应用于各种结构部位。
5. 耐久性好。原材料选择正确、配比合理、施工养护良好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且对钢筋有保护作用,可保持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稳定。
(二)普通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点
1. 自重大。1m3混凝土重约2400kg,故结构物自重较大,导致地基处理费用增加。
2. 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易开裂。
3. 收缩变形大。水泥水化凝结硬化引起的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达500×10-6m/m以上,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
(三)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 满足便于搅拌、运输和浇捣密实的施工和易性。
2. 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3.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条件所必需的耐久性。
4. 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即经济合理性。
为了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就必须研究原材料性能,研究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质量波动规律以及相关的检验评定标准等等。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和紧紧围绕的中心。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
一、水泥
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作水泥。水泥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品种正日益增多。按水泥的用途及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类;具体的名称中,都须注明所含的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等有关内容。
(一) 水泥的种类

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占水泥成品质量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不掺混合材料的,称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 ;掺加混合型硅酸盐水泥材料的,称II 型,代号P. II 。
国内目前用的最多的水泥品种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和材的产量为5%~15%,代号为P.O。此外还有矿渣硅酸盐水泥(P.S),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等。

(二)水泥的强度等级
目前常用的水泥的等级有32.5,42,5,52.5。这些代表水泥在28天时候的强度分别为32.5MPa,42.5MPa和52.5MPa。
二、细骨料
公称粒径在0.15~5.0mm之间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亦即砂。常用的细骨料有河砂、海砂、山砂和机制砂(有时也称为人工砂、加工砂)等。一般不能采用海砂。
砂的评定指标: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如图4-1所示)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三、粗骨料
颗粒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碎石为岩石(有时采用大块卵石,称为碎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卵石多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经筛分而得。
粗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 有害杂质。与细骨料中的有害杂质一样,主要有粘土、硫化物及硫酸盐、有机物
2. 颗粒形态及表面特征。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以近立方体或近球状体为最佳,但在岩石破碎生产碎石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量的针、片状,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
3. 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骨料粒径越大,其表面积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应减小,因此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数量也可相应减少,有利于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并改善混凝土性能。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得较大粒径的骨料。
4.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石子的粒级分为连续粒级和单位级两种。连续粒级指5mm以上至最大粒径Dmmax,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围内。单粒级指从1/2最大粒径开始至Dmax。单粒级用于组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级配或配成较大密实度的连续粒级。单粒级一般不宜单独用来配制混凝土,如必须单独使用,则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不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5. 粗骨料的强度。碎石和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值指标两种方法表示。抗压强度越大,代表粗骨料的强度越高;压碎值越小,表示石子强度越高,反之亦然。
四、拌合用水
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㈡ 混凝土的各种知识。

我国规范采用(混凝土28d的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㈢ 关于混凝土的知识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内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容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㈣ 想学习下混凝土方面的知识,有什么好的资料推荐谢谢!

如果想了解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成分等知识可以查阅《建筑工程材料专》、《土木工程材料属》等资料;
如果想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关设计计算的知识可以查阅《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注册结构师》等资料
另外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在《施工技术》这本杂志中比较多,但是内容较深,对初学者来说较难。

㈤ 混凝土常识

(一)混凝土组成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有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子)和水。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也可在混凝土拌合时或施工中加入小于水泥质量5%的外加剂。

1.水泥的性质及其品种选用要求

(1)水泥的性质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不仅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和保持强度,而且也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长期保持和继续提高其强度。混凝土强度的产生,主要是水泥硬化的结果。同时水泥的价格又是混凝土组成材料最贵的。因此,合理使用水泥,对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都非常重要,应根据工程性质、施工工艺和条件选择水泥品种。

硅酸盐类水泥是水泥胶凝材料中应用最普遍、强度较高、生产量较多的一类。这类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等。建筑工程广泛使用前5种水泥。

(2)水泥品种选用要求

1)选用水泥标号(软练标号)时,应以能达到要求的混凝土标号并能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节约水泥为原则。在不使用外加剂、高强振捣、特殊养护等特殊措施时,选用的水泥标号应为混凝土标号的1.5~2倍,且不宜低于425号。

2)水泥应符合现行水泥标准的规定要求,必须有制造厂的试验报告单、质量检验单、出厂证等证明文件,并按其品种、标号和试验编号等进行检查验收。工地领用水泥时必须进行核对,避免差错。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标号不明或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时,应按不同情况分别取样检验,并按检验结果合理使用。

3)袋装水泥在储运时应妥善保管,防雨、防潮,堆放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堆架上。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2袋。不同标号品种、厂家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以便分别使用和按出厂日期的先后顺序使用。袋装水泥在储运堆放过程中,严禁抛摔和损坏包装袋。散装水泥的贮存.应设置专用的水泥罐或斗仓。

4)已受潮的水泥或不同标号、品种混杂的水泥,不得用于配制钻孔桩混凝土,也不得在一根桩内,使用不同标号品种和厂家的水泥配制桩身混凝土。

2.粗骨料、细骨料

骨料是指混凝土中掺入的砂、石材料,又称集料。按其粒径的不同,可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一般把粒径为0.15~5mm的砂称为细骨料;把粒径大于5mm的石子称为粗骨料。粗骨料有卵石和碎石,细骨料按产源的不同,有河砂、山砂和海砂,通常多用河砂。

骨料约占混凝土体积的3/4以上,它的材质和级配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

(1)对粗骨料的要求

1)粗骨料宜选用坚硬卵砾石和碎石,其规格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曾受矿化水,特别是酸水侵蚀过的石灰岩碎石。水下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符合要求的碎石做粗骨料。

2)石料中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应过筛并用水冲洗以除去泥土杂物,若混入煤渣、白灰、碎砖或煅烧过的石块等难以筛洗的杂物,则禁止使用。石料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净,不使混入泥土杂物;碎石中也不宜含有石粉。

3)桩身钢筋混凝土石料一般采用粒径为20~4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8~1/6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3;用于素混凝土的石料粒径不宜大于5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5~1/4。

4)石料的级配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石料规格不符合级配要求时,可通过试验掺加另一种规格的石料,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5)每批石料进场,应有检验报告单以检查石料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石料应堆放于干净之处,不使泥土杂物混入。

(2)对细骨料的要求

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

2)每批砂料进场应有检验报告单,以检查砂料是否符合要求。如砂中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要求时,可过筛并用水冲洗后使用。

3.拌合水

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得含有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等。

2)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根

量超过水的质量1%的水均不得使用。

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4)拌制混凝土前,应对拌合用水进行水质分析检验,并进行拌合试验。使用供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的天然水做拌合用水,可免做试验。

4.混凝土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少量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从而改善或赋予混凝土某些性能。这些外掺物称为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外掺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加速工程进度及节约水泥用量。

混凝土中掺入外掺剂,必须先经过试验,以确定外掺剂使用种类、掺入量和掺入程序。外掺剂的试验及现场使用,应有专人负责掌握,精确称量,做好记录。

(1)外加剂的种类与常用外掺剂

按外加剂的用途来分,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

1)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加入其后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一种外加剂,如木质素磺酸盐、多环芳基磺酸盐、多羟基碳水化合物等。

2)调凝剂。是指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一种外加剂,如羟基碳水化合物、各种无机酸盐类等。

3)早强剂。是指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一种外加剂,如各种可溶性氯化物、硫酸钠与其他化学物质复合物等。

4)引气剂。是指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一种外加剂,如各种树脂酸盐、蛋白性物质盐、油脂衍生物、松香热聚物等。

5)防水剂。如各种硬脂酸盐。

6)除锈剂。NaN03

此外还有防冻剂、膨胀剂等。

(2)混凝土常用外掺剂

主要有速凝剂、缓凝剂、减水剂和早强剂。

(二)混凝土类型

混凝土种类繁多,可以按不同划分方式进行分类,其中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较为常见:

1.按所用胶凝材料不同

分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

2.按用途不同

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射线混凝土等。

3.按混凝土容重或表观密度不同

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等。

1)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3,由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骨料(如重晶石、铁矿石等)制成。

2)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用天然砂、石为骨料制成,是建筑结构、道路、水工工程等常用材料。

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它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及大孔混凝土等,常用作保温隔热或结构兼保温材料。

4.按混凝土的构造不同

分为细石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无砂大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

1)细石混凝土。即石子的最大粒径在10mm以下的普通混凝土。

2)特细砂混凝土。即砂的细度模数<1.5,或平均粒径<0.25mm的混凝土。

3)无砂大孔混凝土。即只用石子、不用砂子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4)轻骨料混凝土。即用轻质骨料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5)加气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即用铝粉或其他发泡剂、水、水泥或加极少的磨细砂制成,称加气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通常用于保温,隔热。

此外,还可按混凝土的特性或施工方法不同,分为高强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按生产地点不同分为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

在地勘行业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是水泥混凝土。

(三)混凝土的配制

1.混凝土拌合方法及搅拌机械

1)混凝土拌合方法。混凝土一般应采用机械拌合制作,效率高且拌料均匀。

2)混凝土搅拌机械类型及选用。混凝土搅拌机按其搅拌原理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两类。前者适用于拌制高流动性和塑性混凝土,后者适用于拌制干硬性混凝土。由于钻孔桩水下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高,故应采用自落式搅拌机。适用于拌制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有JG250、JG750等鼓筒形搅拌机,JZ350、JZY350等锥形反转出料搅拌机,JF750、JF1000等锥形倾翻出料搅拌机。应根据单桩灌注量,灌注控制时间和灌注设备机具等情况选用,一般要求出料容量不低于0.35~0.40m3

2.混凝土的拌合(制作)方式

主要有如下3种:

1)沿袭工艺。将水泥、砂、石料加入搅拌机拌匀后,再加水拌合3min左右形成混凝土拌合物。该工艺拌制的混凝土,水泥易结成小团粒,得不到充分的水化,混凝土硬化固结后,水泥砂浆与石料表面黏结力差,强度降低。

2)砂浆裹石工艺。将水泥和砂加入搅拌机拌匀,再加水拌合1.5~2min,最后加入石料搅拌2min左右形成混凝土拌合物。

3)净浆裹石工艺。将水泥和水先加入搅拌机拌成水泥浆,再加入石料搅拌1.5min左右,使石子表面黏附一层水泥浆液,最后加入砂搅拌1~1.5min形成混凝土拌合物。由于充分水化的水泥浆液填充并包裹了石料凹陷不平的表面,消除了石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游离水分不易向石料界面集中,加强了水泥与石料界面的黏结作用。据此,拌制水下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净浆裹石工艺。

拌制混凝土时,要认真按设计配比称量水、砂和石料,并严格遵守混凝土拌制程序,认真操作,保证搅拌不少于规定的时间。同时还应按要求留样供检测。

㈥ 混凝土的相关知识

给你个集料是陶粒的轻混凝土配比:水泥420,水180,陶粒557,砂782。
这种配比没有现成的,你可以计算一下,用绝对体积法,水泥用量用450左右,砂率40%,然后试拌一下,根据容重再调整调整。

㈦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内容

混凝土试验员的他培训的话,当然是需要更好的去提炼出混凝土的一种物质

㈧ 混凝土工培训内容

混凝土土工培训内容包括振捣的时间,振捣的间距,养护时间

阅读全文

与混凝土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