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搞好气体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各乡镇(街道)、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督促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排查摸底,摸清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数量、规模和具体部位,确定潜在危害因素,建立数据档案,并加强安全监管,要认真制定并严格实施有限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有关作业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专门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直接作业人员要知晓作业危险性,并通过所从事作业相关的安全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要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志,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及时告知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问题,并安排现场专人监护,禁止在未采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作业;要加强安全投入,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作业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分析仪,配备救援设备、呼吸设备和排风设备等应急救援抢救器材设备;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熟练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呼吸设备、救援设备等设备,熟悉处置流程,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切忌盲目施救,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切实执行有关规定,对作业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严格审查、登记,不得将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突出重点,确保成效
在摸清底数,加强监管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本地区、本部门的重点环节,要重点对造纸企业浆池、污水池清洗作业, 市政施工,化粪池作业,污水处理和排水设施建设、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交通、水利施工、工程电力、通电、煤气井下作业等进行整治;要实行备案制度,作业单位要将本单位安全制度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设施设备配备情况、救援设备配备情况、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制度、作业现场监督监护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报所在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备案,各乡镇(街道)、市级有关部门要建立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专项台帐,实施重点监管,确保整治成效。
2. 请前辈指教一下氧气的安全防护常识。
气体安全防护常识
气体安全防护常识
* 密闭空间中气体的危险
密闭空间中气体所产生的危险是看不到的,而且通常是致命的
密闭空间的不良通风会导致其内部的气体非但不能支持生命,而且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是密闭空间中最常见的两种有毒气体)和缺氧是密闭空间中导致伤亡的最主要因素。超过60%的伤亡是由于试图营救先进入密闭空间的遇难者。
* 缺氧的环境会威胁生命
缺氧环境的潜在危险
浓度(VoI%*) 症状
19% 最低允许值
15-19% 体力下降,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动作协调性降低,容易引起发冠心病、
肺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
12-14% 呼吸加深,频率加快,脉博加快,动作协调性进一步降低,判断能力下降
10-12% 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变紫
8-10% 精神失常,昏迷,失去知觉,呕吐,脸色死灰
6-8% 8分钟后100%致命;6分钟后50%致命;4-5分钟,通过治疗可以恢复
4-6% 40秒后昏迷,痉挛,呼吸减缓,死亡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由于身体状况及健康程度不同,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只要暴露在氧气含量低于12%的环境中,就会很快失去知觉,因而丧失自救或寻求他人救援的能力。
*VoI%-体积百分比,标准大气压
* 硫化氢是致命的
硫化氢的潜在危险
浓度(ppm*) 症状 时间
10 最高允许值 8小时
50-100 轻微刺激眼睛及呼吸道 1小时
200-300 严重刺激眼睛及呼吸道 1小时
500-700 昏迷,死亡 1/2-1小时
超过1000 昏迷,死亡 数分钟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由于身体状况及健康程度不同,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低浓度的硫化氢具有臭鸡蛋的气味,很容易察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警告的作用;然而,这种警告是不可靠的,因为嗅觉神经很快就会被麻痹,从而使人工完全丧失危险意识。在高浓度的硫化氢环境中,工人可能还没意识到危险就已经昏倒。
*ppm-体积单位,百万分之一体积比
* 一氧化碳是致命的
一氧化碳的潜在危险
浓度(ppm*) 症状 时间
30 最高允许值 8小时
200 轻微头疼,不舒服 3小时
400 头疼,不适 2小时
600 头疼,不适 1小时
1000-2000 头疼,呕吐 2小时
1000-2000 步履蹒跚 1 1/2
1000-2000 轻微心悸 30分钟
2000-2500 昏迷 30分钟
4000 致命 1小时以内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由于身体状况及健康程度不同,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很容易在密闭空间中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夫去知觉,从而丧失自救的能力。
*ppm-浓度单位,百万分之一体积比
3. 二氧化碳气瓶的安全使用常识 我们现在要做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工艺评定,刚拉过来的气体可以马上使用吗
可以的,你放一点气出来吻一下.
4. 气体灭火系统有哪些安全方面的要求
1. 警示要来求:在气体灭火的房间内当火源灾报警时应有警铃提示;当喷放计时开始时应有声光报警提示人员尽快撤离;在喷放时应有喷放指示灯闪烁,提示人员不可以进入该房间。
2.操作要求:对气体灭火保护区要有专人维护相应钢瓶、报警器、警铃、探测器等,并有相关应急预案。
3.房间要求:房间门窗耐压等级要求达到气体喷放标准,应设置防火挡板在喷放时闭合,气体喷放过后应有排烟风机进行烟雾排出。
5.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在汽车受到碰撞时会迅速生成一种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从而保护驾乘人员减少损伤,
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D正确.
故选D.
6.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是安全防护用品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不是安全防护用品
只是检测仪器,属于检测设备
满意采纳哦!
7. 如何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安全防护
如何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安全防护
现场设置硫化氢气体监测报警装置收处置装置
现场设置必要消防设施
现场配备满足要求自吸式呼吸器并保证效期内
8. 入厂安全教育中对有毒有害气体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
主要有:防护服(包括围裙),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活版性炭口罩,防尘口权罩,过滤式呼吸器(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带气瓶),等。
另外还应在现场配备:洗眼器等冲洗设备,与化学品相适用的药品、冲洗液,等。
9. 分析安全气囊保护人体所应用的物理学原理
原理: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安全气囊及时打开,能缓解乘客由于惯性带来的回撞击伤害。当汽车在答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
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起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
(9)气体安全防护知识专项培训试题扩展阅读:
安全气囊启动条件
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爆炸。虽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但是如果达不到安全气囊爆炸的条件,气囊还是不会打开。
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KM/h,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