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汽车轮胎基础知识培训

汽车轮胎基础知识培训

发布时间:2021-01-13 09:15:41

Ⅰ 汽车轮胎知识基本介绍

轮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两种:
高压胎一般用“轮胎直径×轮胎断面宽度”表示,如34×7;低
压胎一般用“断面宽度~轮辋直径”表示,如7.5~20,其单位
部为in(1in=0.0254m)。
另外也有许多记号,例如D用于轻型汽车,F用于中型汽
车,G指标准型汽车,H、L、J是用于大型豪华及高性能汽
车。
如果胎壁上加印R,如175R13,表示轮胎是子午线轮胎,
轮胎断面宽度为6.9in(175mm),轮辋直径为13in(330
mm),一般也会刻上RADIAL字。
(2)汽车轮胎更换标准
①技术标准胎纹沟槽小于1.6mm时,应更换轮胎。胎纹沟
槽耐磨指示标志外露,表明纹沟深度不足1.6mm,轮胎耐
磨指示标志就是花纹沟中的凸起,如果使用花纹沟所剩深
度低于1.6mm的轮胎会出现雨天牵引力和制动力会突然丧
失,以及雪天牵引力全无的可能性。
②里程标准结合路况3万~5万公里。沥青平整路面5万公
里,沙石崎岖路3万公里。当超过3万公里时,胎面摩擦因
数小于50,如遇雨雪湿滑路面时,胎纹挤排水功能下降或
丧失,摩擦因数小于15,沙石路面易爆胎。
③时间标准5~8年。
④胎面标准胎面被扎4次以上的轮胎;胎侧被扎或者被啃坏
的轮胎;胎面被扎直径超过4mm的轮胎;胎肩被扎的轮
胎。胎侧橡胶较薄,如被扎孔径较大或橡胶面呈大面积粗
糙肉芽状态或鼓起变形,为防止爆胎应立即更换。
上面这些标准任意达到一个即须更换轮胎。
(3)轮胎气压知识轮胎气压多少合适?
汽车轮胎气压要看季节,从车重以及轮胎的磨损情况来
看,轮胎填充气体、轮胎承受重量等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使
用,具体可以参考所购买车辆的说明书,同时也应考虑到
轮胎的磨损情况。
一般汽车轮胎气压冬季为2.5kgf/cm2,夏季为2.2kgf/cm
2,轮胎胎侧上有轮胎可承受的最高气压,一般合理的气压
为轮胎上标注最高气压的70%~80%,但气压最好不要高于
轮胎上标注的最高气压。SUV和卡客车轮胎气压不一样。
一般胎压数值在2.3~2.5kgf/cm2之间都是正常的。
如果满座(5人),胎压调到2.5kgf/cm2左右比较适合;一
般为两人,胎压数值在2.3也是正常的。你可以安装轮胎气
压监测系统,“牛角号”的智能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就很不
错,牛角号胎压报警器实现了全时监测及时报警,消除轮
胎隐患,真正做到了防爆胎、省燃油、减磨损。它可对汽
车实时监测轮胎气压和温度,防患于未然;保持正确的轮
胎压力,降低汽车油耗;保持正确的轮胎压力,延长使用
寿命。
对于轮胎日常使用来讲,要注意胎压问题。有人认为爆胎
是打气太足而致,认为轮胎欠压问题不大,这是十分片面
的。一般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很快的,轮胎的形状处于一种
高频交变状态,如果气压不足变形就会加大,胎面两边的
胎纹会过度磨损,胎体因无法抵御地面的压力而扭曲变
形,产生高温而加速轮胎的磨损,最终导致爆胎。
如果气压过大也会使轮胎过硬失去应有的弹性及吸振能
力,不但抓地力变差,而且由于中央胎纹过度磨损会产生
胎纹深度不均匀的现象,轮胎在高速运转下也有可能因无
法承受过度的膨胀压力而发生爆胎。
所以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有爆胎危险,不可小视气压问
题。应当按照厂家要求保持轮胎的标准气压,包括备胎气
压。胎压的测量可自行用胎压计测量,不过必需在轮胎常
温的状态下测量,因为在热胎状态下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
的。

Ⅱ 你需要了解的轮胎基础知识

轮胎是车辆唯一和地面接触的部件,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操控、舒适、噪音等方面。买新车的朋友也许只会关注一下轮圈的尺寸,往往会忽视轮胎,但是在日常用车或者是购买二手车的时候,了解轮胎的相关信息就非常重要了。关于轮胎的日常养护和更换方法,我们之前已经作过介绍,这一期主要向大家分享一下轮胎的基础知识,教您看懂轮胎的基本信息。

一、轮胎的使用寿命:建议不要超过3-4年或6-8万公里。

大部分车主朋友相当节约,不到胎面磨损极限一般不会更换轮胎。但是轮胎是橡胶产品,有使用期限,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开裂。由于长时间支撑车辆、为汽车运动提供行驶和制动的摩擦力,所以会产生磨损。如果行驶里程较少,而且路况较好,只从时间上考虑,那么使用寿命是3-4年;如果行驶里程较多,只从里程方面衡量,那么使用距离是6-8万公里。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的爱车在车速较低的状态下运行,在户外马路边停车,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再加上车辆品质和驾驶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3-4年或6-8万公里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随着轮胎的磨损老化,车辆的操控性能也会下降,由此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当日常行驶中遇到扎胎、鼓包、轮胎开裂等状况,一定要及时检查更换。

二、看懂轮胎的基本信息

购买轮胎时,新轮胎的胎面标贴上显示着轮胎的型号、产品名称以及使用提示等信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如何用60分钟讲解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篇]
MT:手动档 ABS:防抱死系统
AT:自动档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SP:电子稳定程序 DSG:双离合器变速箱
CVT:无级变速 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VDC:车辆动态控制 ETC: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全速牵引力控制系统 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EDS:电子差速锁 MASR:牵引力防滑控制

[引擎篇]
先说说最普遍的现象,一般人都会认为马力大就一定强一定快,但是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以下问题:
最大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有和大联系,转速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会随着提升,但是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输出功率会有所下降(这可能就是物极必反吧?哈!)最大输出功率通常表示为r/min,280ps/7500r/min,就是在每分钟7500转时能输出最大功率280匹.
最大扭矩:发动机输出的力矩,扭矩(扭力)一般表示为N.m/r/min,例如100N.m/3000r/min即是说在每分钟3000转时能发挥最大扭拘100N.M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最上端到最下端扫过的体积,也就是单缸排量,取决于缸径和缸程(原理V=sh体积公式),发动机排量就是各缸排量的总和.
气门数:气门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进气和出气使的,当然是进引擎了啊.国内车一般都是用两气门的,一个进气一个出气,属于最基本的配置了啊.国外车一般都是采用先进些的四气门,就是两个进气门两个出气门这样能提高进出气效率,对提高发动机转速和功率有很大帮助.现在已经有的车开始运用五气门技术,3个进气2个出气,这样能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充分.但气门也不是越多就一定越好,因为加工极其困难,结构过于复杂
气缸排列形式:一般来讲是有直列,V型,W型(由两个V拼起来),水平对置,转子引擎.排列方式不同也会影响所占空间和车的重心.比较推荐直列6缸.
压缩比:汽缸活塞最大行程容积与汽缸活塞最小行程容积的比.汽缸中活塞移动到最低点时此点称为下止点,反之称为上止点,有很多人喜换直接用最大高与最小高度直接比得出压缩比,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因为汽缸的几何外型不一定规则上盖更不一定是规则平面所以在上止点时所剩的容积不能单纯的按高的比简单计算(压缩比与所用汽油的型号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讲马力的大小多数决定于所用的引擎:
L4(直列四缸)
L5(直列五缸)
V6(V型排列六缸)
L6(直列六缸引擎,性能很好属于高档车才采用的)

2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V8(V型排列8缸)
W8(W型排列8缸)
V12(V型排列12缸)
W12(W型12缸)
V16(V型排列16缸发动机)
W16(一般是由两部V8并列组成,很少数的豪华车使用,例:布加迪)
水平对置发动机(保时捷和SUBARU应用)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应用,一般为RX型车)

缸数越多一般来说马力也会越大,但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也不要忽视那就是缸数越多它的质量就也会越大,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就增大了,而占用空间大也就进一步意味着车身的加大以及质量的进一步增大.而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车的操控性和灵活性更会影响车的加速性能,因此在选择车型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不要盲目的看到车的马力大就选择,一般的民用车马力不会超过200匹,高性能些的运动车普遍在280匹马力左右,顶级的跑车会在500匹左右甚至更高.需注意的是一般顶级跑车都会运用碳纤维材料做车身,因此会很大程度减轻重量.而且赛车的内室通常会把没有实际用途的内饰等都拆除以达到进一步减轻重量的目的,在看过以上粗略的讲解或日后选择车就要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

扭矩(扭力)
车子的最基本性能之一,恐怕很多稍微玩过赛车游戏的人都会更重视扭矩而胜过马力吧?而扭矩确实也是很关键的的一项指标,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扭转力矩,扭矩从发动机传送到车辆的变速器,再同变速器和差速器内几组联动的齿轮,将扭矩传输到车轮变速器在1档时会比3档传输更多的扭矩,因为1档具有前进档中最大的传动比,其实说白了就是加速性能,车子的加速性能往往会在比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一般高级跑车都会有一项指标发布,就是0-100km/h加速时间,一般来讲能在4秒左右的车子就一定属于顶级车了。有极少数车可以在3秒以下。
这些车普遍都是马力与扭矩兼备的。(法拉利,林宝坚尼,福特GT,布加迪,克莱斯勒,帕加尼风之子等等,据说EVO 8 MR100公里加速只需4.3秒)有些车在低速是扭力能发挥到最高,也就是低速时的加速性能好,而有些车则是在高速时能发挥最大扭力,具体看车型不同需要自己体会.在启动时的快慢有时足以决定一场短距离比赛的胜负.而且在现今多弯道的赛道时代车子的加速性能更显的是突出的重要,扭矩的大小和上面所提到的车身质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因此各各厂家都在对自己的车做车身的轻量化.扭力可以说是动力之源,马力的大小也是取决与扭力的,扭力配合转速就可以计算出车的基本马力了,而加速能力也不光只取决与扭矩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轮胎(轮胎是车子非常关键的一项配备在后面我会详细讲解).重要的一点,相同排量车字缸数越多越好,当然也是有限度的啊,至于什么缸径越小越好就不用说了,相同排量缸数多缸径当然就小了啊.(最简单的数学体积公式啊V=sh,V总=nV)等级分的细致了速度的分级也就更细腻了,操纵感也会更强.

讲解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涡轮增压和转子发动机: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压缩比是提高发动机功率的措施之一,而提高压缩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费较大的改变汽缸形式(不作讲解)另一种即是我们所常见的增加进气量的方法,涡轮增压就是牵制加大空气的输入输出量.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有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反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增加发动机转速,即能增加输出功率.

[驱动篇]
车辆的驱动形式分为多种.个人了解共分为下列几种:
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前重后轻,前后重量分配不均匀不属于高性能驱动方式
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有良好的操控性比较灵活(后面有详细介绍)
4WD:4轮驱动,也有前置和中置之分,越野性能好(后面有详细介绍)
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连F1都采用的驱动方式,不用再多说了吧?性能理想稳定.

3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RR: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由于重量集中在后面所以容易发生甩尾现象.
由于大家比较常用的和关注的是FR和4WD所以在此做稍微细致的介绍:
FR:最快的运动方式通常都是依靠后面提供动力产生冲刺的能量而前面提供精准的控制,这一条大家不用有什么疑问,这个是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汽车的运动是需要能量的这一点谁都知道,而所需要的这大量的能量不管是加速,制动,还是转向,都必须通过4个轮胎很小的接触面来提供和传递,每个轮胎都会提供一定的抓地力,而抓地里的大小则取决与接触面的尺寸,材料及花纹,还有附加在上面的重量和与路面的摩擦力,如果某一个前论正在为加速提供所需的能量那根据能量守衡同时这个轮提供给转向的摩擦里就会降低,这种情况回导致转向不组,就是平时在过弯的时候如果速度过快总会觉得车往弯道外侧偏离(应该有这个感受吧?有些赛车游戏确实没有这感觉...就不举例了)高速的形式也会导致重量向后移,这样会提高后轮的抓地里,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应该是最佳的比例.

4WD:AWD也属于4WD范围,只是全时4驱的意思.但日常的4WD通常是指分时4驱这套系统通常只能应用在低速牵引力的情况.扭矩的认识也是4WD理解的关键,前面有讲解.轮边差速锁:对于分时4WD而言通常在前轮头上有,平时2驱行驶时前轮没有驱动力,在接通4WD是分动器接通了前驱动轴,同时还要将轮边差速锁关闭才能变为4WD.结构:4WD的主要不见就是两个差速器和一个分动器.差速器分别位于前后两轮之间,传输扭矩,在转弯时车轮按照差速器输出的速度旋转,在转弯时4个轮按照不同的轮速行走,差速器允许例外轮速度不同.
工作原理:通常用开放式离合能将扭矩平均分配到4轮上,但是如果2个论中的一个离开了地面或者在光滑面上行走时力矩就会变为0,导致相对应的另一个轮也会变为0,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既是两个轮都没有了牵引力,后果不用再说了吧?可以锁止后差速器,就算有一个轮离地也能继续前进.4WD车起步稳,越野性能佳,但是质量过大导致速度感不强.

[悬挂篇]

还是先要明确概念,所谓悬挂就是车架或者叫承载式车身与车桥(也就是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它包括了弹性元件,避震器和传力装置等三个部分,根据结构又可以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这两种基本的类型.非独立悬挂一般是和整体车桥配合使用的,越野车的后悬挂一般都是采用非独立悬挂这种方式的,非独立悬挂的左右论是不互相独立的,也就是说当一侧的车轮由于某些原因位置发生变化时另一侧的车轮也会随之变化,而独立悬挂则相反,一般是与断开式车桥配合使用的,在轿车上比较普遍应用.两侧的车轮是互相独立的,即使一侧的车轮位置和运动方式发生变化另一侧的车轮也不回发生变化.

知道了基本概念,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它的原理和作用,悬挂最关键的是弹簧和避震器.

弹簧

弹簧的功能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啦,通过自身的伸缩来减缓路面所带来的震动.我们都应该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要是使劲压一下弹簧的话松手后弹簧弹起来的长度会比原长度还长一些,因此无法控制弹簧的回弹就回使汽车变的颠簸更厉害,避震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啊,避震器就是用来控制弹簧回弹的,当车开过不平的路面时,弹簧回是汽车弹起来,这样车胎就会离开地面,导致车本身失去抓地力,避震器就可以在着个时候一直弹簧把轮胎压在地上使汽车与路面保持平稳的接触.
汽车悬挂的偏软或偏硬主要是由选择的弹簧所决定的,偏软的弹簧无疑就能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可以吸收地面的颠簸,而且可以保持良好的抓地力,而偏硬的弹簧可以减少车身的晃动,增强车的操控性能,一般跑车和运动车都会采用便硬弹簧.改装弹簧就可以提高操控性,改装主要就是选用偏硬和偏短的弹簧,偏硬的好处上面已经说过了,短的好处就是降低车身,从而降低重心,提升汽车过弯时候高速的稳定性.

避震器

避震器与避震筒,活塞,阻尼油,阀门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在受力需要压缩或回弹时,利用活塞上下应动,推挤阻尼油通过阀门的小孔,而将此产生的热能用来抵消避震筒受到的震动.控制弹簧回弹的阻力我们称之为阻尼.如果避震器产生了较大的阻尼那么该避震器就较硬,运动车一般都需要吸收很大的车身晃动,为了同时能获得良好的操控性,会采用阻尼交大的偏硬避震器.

4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避震器的改装与弹簧类似,为了更出色的操控性能,一般都选用阻尼大的避震器.想要改变阻尼的大小改变阻尼油通过阀门小孔的孔径就可以了.赛车和平时大家见的民用车采用唯一的阻尼设置都是不好的.
采用可调式避震器才是正确的选择.可调式避震器采用弹簧与避震器一体的设计,
高度可调阻尼可调,,调整高度可以降低重心增强高速稳定性阻尼可调,可以调整压缩力和回弹力,可以精确转向增强操控性.
调校,低速弯:入玩时转向不组可以降低前吸震筒的阻尼同时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相反调试即可.出弯给油时转向不足.FF车可调硬后吸震筒,FR车则减低前吸震筒.中高速弯:入弯转向不足可以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则相反.出弯给油转向不足可以调整后吸震筒硬度.高度:前低后高倾向转向过度,前高后低则转向不足.

[车身篇]
许多喜欢改装人的最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喜欢它的外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没有了解它存在和安装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扰流板就是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一些板类不见,用来改善和平衡汽车高速行驶是的动力和稳定性.在空气动力学上,空气的流速与空气的压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空气的流速越快所受的压力即越小,反之则越大.
汽车的侧面外型会造成高速行驶中存在下大上小的气流压力,如此就会有一个上下压力差而产生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就会越大,也就是上升力会增大,会越来越明显.它是车在行驶中所受空气阻力的一部分,上升力不但会消耗车本身的动力最关键的是会减少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样会使车子发飘,行驶时的稳定性也会变差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扰流板出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是高速行驶的车获得额外的下压里是轮胎能更好的抓紧地面,行驶更加稳定.

尾翼

根据以上所讲,当车速超过60公里/时的时候,空气阻力对车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了,使用了汽车尾翼即可产生一种附加的作用力,即下压力.也就是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控制汽车上浮,减小风阻影响使车辆紧贴路面行驶,从而提高稳定性,加装尾翼也可以节省燃料一般来说小排气量车不要加装尾翼,因为自身车速还达不到尾翼所能发挥正面作用的时速,反而只是增加了车身的质量,大排量车安装尾翼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的尾翼基本有3种材料制成,一种是原车配备的玻璃钢材料,比较贴合车身曲线美,一种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一般外观比较夸张,但导流效果确实不错,但是质量过大也是一大缺点,最佳材料可以说是碳纤维材料的尾翼,具有高刚性和高耐久性并且质量小外型美观.尾翼上扰流板的位置有些可调,调节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调校有液压力住,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角度,手动调校比较方便,尾翼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主要作用是提供下压力使车子高速行驶更稳定,所以只要有最佳的扰流效果即可,不必增加多余的质量负担.

Ⅳ 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

排量是指发动机的汽缸总数的容积 比如6缸发动机排量为1.8L的话 那么他的每个缸的容积为300ML 6个缸的汽缸容积相加 便是排量 。 功率是指发动机的做功 功率越大 那么他的做功就越多 动力就越大 马力是指功率 分为公制马力和英制马力 马力小 而功率大 扭矩是指发动机每米的扭力 扭力越大就越有力 TURBO 是指涡轮 涡轮分为废气涡轮和进气涡轮 废气涡轮是增加发动机的动力 可以增加发动机的百分之30的 动力 我国一般很少有装废气涡轮的汽车 奥迪A6有涡轮 凡是有废气涡轮的汽车 他的汽车屁股后面 排量的后面 也就是1.8后面会有一个大写字母T 意思就是废气涡轮 汽车的性能好坏主要是看发动机的汽缸数 和功率 扭矩 和其他汽车专用技术 比如可变进气升程和可变进气门 顶置凸轮轴 都是 现有的技术 好了 不好说啊 就写这么多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给你个资料啊 你经常去书店吗 哪里有很多汽车方面的书籍 这些我也是从书店里知道的 哈哈 我是光看不买 书店的老板 恨死我了

Ⅳ 轮胎基础知识

采用“×”连接轮胎外直径和轮胎断面宽度两组数字,即D×S,单位用英制,如畜力车轮胎32×6、28×6;超高压航空轮胎18×4.4、39×13、56×16等规格。也有采用“×”和“-”混合组成三组数字的形式,第一组数字表示轮胎外直径,第二组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第三组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及D×Sf-d,例如航空轮胎用公制毫米表示的如545×175-254;用英制代号的如24×7.7-10;公制和英制混合表示的如360×135-6、380×150-4等。
轮胎的规格表示方法:
轮胎规格标记方法有传统沿用和国际标准两种,传统方法是以减号相连的两组数字来标记轮胎,第一组数字表明断面宽度,第二组表示轮辋直径。如果是子午线轮胎胎侧,连接两组数字的“-”通常以R字母代替。由于这种原始标记方法起源于美国,故两组数字均采用英制单位表示,如9.00-20, 11.00R22.5, 13.6-38, 23.5-25等均为英寸。此外,有些国家采用公制或公制-英制混合标记,如260-508两组数字均为毫米(mm),185R15前组数字为毫米(mm),后者为英寸等。
由于轮胎断面轮廓不断演变和发展,原来的传统标记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所以国际标准以轮胎断面宽度(mm)、轮胎扁平率(%)、轮胎结构代号(如R代表子午线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in)四项表示。
轮胎规格表示一般仍沿用传统的标记方法,用外胎主要技术参数表示。
(1) 斜交轮胎
通常用以减号相连的两组数字来标记轮胎,第一组数字表明断面宽度,第二组表示轮辋直径。由于这种原始标记方法起源于美国,故两组数字均采用英制单位表示,如9.00-20, 11.00R22.5, 13.6-38, 23.5-25等均为英寸。此外,有些国家采用公制或公制-英制混合标记,如260-508两组数字均为毫米(mm),185R15前组数字为毫米(mm),后者为英寸等。这种规格表示方法应用较广,一般汽车轮胎、农业机械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均用此种规格标记。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表示形式:采用“×”连接轮胎外直径和轮胎断面宽度两组数字,即D×S,单位用英制,如畜力车轮胎32×6、28×6;超高压航空轮胎18×4.4、39×13、56×16等规格。也有采用“×”和“-”混合组成三组数字的形式,第一组数字表示轮胎外直径,第二组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第三组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及D×Sf-d,例如航空轮胎用公制毫米表示的如545×175-254;用英制代号的如24×7.7-10;公制和英制混合表示的如360×135-6、380×150-4等。
2、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一般采用“R”字母为代号,R是子午线结构Radial的字头,R代替连接两组数的“-”符号,例如9.00R20、11R22.5、用英制。如185R15,前组数字为公制,后者为英制。法国米西林公司用“X”为代号,如10.00-20X,175-14X;苏联采用“P”为代号,如155-13P,5.90-15P,意大利采用“Cinturato”为标记。
由于轮胎规格品种不断增加,轮胎断面轮廓有了较大变化,原来的传统标记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所以国际标准规定以轮胎断面宽度(mm)、轮胎扁平率(%)、轮胎结构代号(如R代表子午线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in)四项表示。例如175/70SR14,第一组数字表明轮胎断面宽度为175mm,第二组数字表示轮胎断面高宽比为70%,即70轮胎系列,第三组数字14表示轮辋直径,用英制,SR表示快速级子午线轮胎,S为速度级标记。
(3) 无内胎载重轮胎
无内胎载重轮胎改用深槽式轮辋后,轮辋直径改变,如8-22.5(相当于有内胎斜交轮胎7.50-20规格),10-22.5(相当于有内胎斜交轮胎9.00-20规格),采用英制。有的无内胎轮胎直接注上“无内胎”或“TUBELESS”的标记。
轮胎规格表示的尺寸只是表示该规格的代号,并非轮胎的实际尺寸,相邻的两种规格之差数,一般不超过10~15%。
(4) 拖拉机轮胎
a. 窄轮辋拖拉机轮胎
虽然此种类型的拖拉机轮胎逐步被淘汰,但仍占有一定数量。凡其轮辋宽度与轮胎断面宽度之比在65%范围内均属窄轮辋拖拉机轮胎,规格表示方法基本与斜交轮胎相同,采用S-d形式,只是在断面宽代号中带有小数点为标记,如11.45-24、13.00-28、9.00-36。
b. 宽轮辋拖拉机轮胎
宽轮辋拖拉机轮胎的轮辋宽度与轮胎断面宽度之比在80%左右,规格表示方法不同于窄轮辋拖拉机轮胎之处是轮胎断面宽采用整数表示,如10-28、11-38、12-38。
c. 超宽轮辋拖拉机轮胎
超宽轮辋拖拉机轮胎的轮辋宽度与轮胎断面宽度之比在85~90%范围内,其规格表示法不同于宽轮辋拖拉机轮胎之处是轮胎断面宽度采用小数点后只带一位不是“0”的数,如11.2-28(取代10-28),12.4-38(取代11-38)。13.6-24(取代12-24)。目前农业轮胎系列已发展成为超宽轮辋的拖拉机驱动轮胎。
d. 低断面农业机械轮胎
拖拉机导向轮胎和农机具轮胎向低断面发展,“L”表示低断面,断面宽度数值可为整数,也可带小数点后一个数字,如9.5L-15,11L-15,14L-16.1。林业轮胎如30.5L-32。也有采用“SL”符号,此标记只限用于农业轮胎,如7.50-10SL,10.00-15SL等。 (5) 载重汽车轮胎
载重和公共汽车轮胎依据其大小可分为微、轻、中、重型轮胎,不同类型的轮胎其规格标志各异。
(一) ISO国际标准轮胎规格标志
按ISO国际标准所规定的轮胎规格标志,距离及说明如下:
255 / 70 R 22.5 140 /137 J
其中:
255-轮胎名义断面宽,mm
70-轮胎扁平率,%
R-轮胎结构标志,子午线结构;
22.5-轮辋名义直径(无内胎轮辋),in;
140-单胎负荷指数,24.5KN;
137-双胎负荷指数,22.5KN;
J-速度标志,100km/h。 (二)现有英制规格标志
a. 微型载重汽车轮胎
通常指轮胎名义断面宽4.50~5.00in,轮辋名义直接10~12in的小型载重汽车轮胎。通常装在对开式或深槽轮辋上,其规格标志举例如下:
5.00 - 12 ULT
其中:
5.00-轮胎名义断面宽,in;
- - 连字符;
12-轮辋名义直径,in;
ULT-汽车类型标志(微型汽车)。
b. 轻型载重汽车、拖车和多用客车轮胎
这类轮胎通常装于5。 深槽或半深槽轮辋上,多在公路上行驶。其轮辋直径一般在16in以下,名义轮胎断面宽在9.00in 以下的轮胎。其规格标志举例如下:
8.25 - 16 LT
8.25-轮胎名义断面宽,in;
--连字符;
16-轮辋名义直径,in;
LT-类型标志。
c. 载重和公共汽车轮胎
通常指轮辋名义直径为18~24in,断面宽为7.5~14 in的中型和重型载重和公共汽车轮胎。该轮胎装于I、II、III型轮辋上,主要用于公路行驶。如9.00-20斜交轮胎,11.00R20等。其中:
9.00 - 20
9.00-轮胎名义断面宽,in;
--连字符;
20-轮辋名义直径。
11.00 R 20
11.00-轮胎名义断面宽,in;
R-子午线轮胎标志;
20-轮辋名义直径,in。
d. 无内胎轮胎
(1) 轻型载重求出无内胎轮胎 装于15。深槽式轮辋,其轮辋名义直径比同级有内胎轮胎所装配轮辋大1.5 in, 其断面宽除6.50 in 以外比同级有内胎轮胎大1 in。并且断面宽尺寸后的小数位不补零。其规格标志及其相应同级有内胎轮胎的规格列于下表 表 轻型载重汽车无内胎轮胎规格
无内胎轮胎规格 相应有内胎轮胎规格
7-17.5 6.50-16
8-17.5 7.00-16
8.5-17.5 7.50-16
10-17.5 9.00-16 (2) 载重汽车无内胎轮胎
载重汽车无内胎轮胎的轮辋直径比同级有内胎轮胎大2.5 in, 轮胎断面宽除7.50和8.25两个规格以外比同级有内胎轮胎大1in。其断面宽以整数表示,并且小数点后不再补零。其规格标志列于下表:
表 载重和公共汽车无内胎轮胎规格
无内胎轮胎规格 相应有内胎轮胎规格
8-22.5 7.50-20
9-22.5 8.25-20
10-22.5 9.00-20
11-22.5 10.00-20
12-22.5 11.00-20
13-22.5 12.00-20 e. 其它载重汽车轮胎规格标志
ML为矿山和林业用载重汽车轮胎;
HT为重型载重汽车轮胎;
MH为家庭旅游汽车轮胎;
ST为公路行驶拖车轮胎。 轿车胎的标志
轿车轮胎的标志包括尺寸和结构特征、负荷和速度特征以及其它使用特征等。
(1) 轮胎尺寸及结构标志
轮胎的规格名称一般标明以下几项:
a. 公称断面宽/ 公称扁平率;
b. 轮胎结构代号 轮胎结构代号用以下字母表示。D代表斜交结构,R代表子午线结构。
c. 公称轮辋直径代号 装配在现有轮辋上的轮胎、其轮辋代号见下表。
表 轮辋直径及其公称直径
轮辋代号 公称轮辋直径,mm 轮辋代号 公称轮辋直径,mm 轮辋代号 公称轮辋直径,mm
10 254 13 330 15 381
12 305 14 356 16 406 (2) 使用条件特征
使用条件特征包括负荷指数及速度标志。
a. 速度标志 速度标志代表轮胎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承受负荷指数所对应负荷时的速度等级。按国际标准规定,轿车轮胎速度标志为L~H级,对应的速度等级为120~210km/h。
b. 其它使用特征 在轮胎胎侧标明的使用特征有负荷和气压,轮胎为无内胎时,常标出“无内胎”字样,有时还设其它专门标记,如花纹类型和旋转方向等。
(3) 轮胎规格标记示例
a. 普通断面斜交轿车轮胎,高宽比约为0。96,断面接近圆形。这种轮胎的断面宽标志有:5.20、5.60、5.90、6.40、6.70、7.10、7.60、8.20。如6.70-13、7.60-15等。
b. 低断面橡胶轿车轮胎(高宽比约为0.88),这种轮胎断面宽标志的尾部为 .00 或.50两种。如5.00、5.50、6.00、6.50、7.00、7.50、8.00。如6.00-15、7.50-14等。
c. 超低断面斜交轿车轮胎,高宽比约为0.82。这种轮胎的断面宽标志有:5.95、6.15、6.45、6.95、7.35、7.75、8.25、8.55。如6.95-14、7.35-15等。
d. 公制轮胎,以公制表示断面宽,英制表示轮辋直径,用“R”表示子午线结构,并用一个字母表示速度等级。如155SR13、215HR15等。公制轿车轮胎断面宽从125开始,以10mm为一级,直至235为止。
在子午线轿车轮胎规格标志中,除用“R”标志外,有的厂牌在胎侧上增加其它标志。如Michelin轮胎公司加“×”,Prelli轮胎公司加“Cinturato”,苏联用“P”标志子午线结构,如155-13P。
e. “70”系列轿车轮胎为广泛应用的一种轮胎,其规格表示法与公制轮胎相同,只需在结构和速度标志之前加入公称扁平率70,该种轮胎断面宽从145开始,以10mm为一级,至215为止。当断面宽相同时,轮胎的负荷能力水轮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60”系列和“50”系列的轿车轮胎与“70”系列的轿车轮胎规格表示法相同,只需将“70”换成“60”或“50”即可。
f. 美国的字母-数字体制的轿车轮胎,不管其轮辋直径大小,字母代号相同的轮胎具有相同的负荷能力。如ER70SR14和ER70SR15轿车轮胎在一定内压下的负荷能力相同。规格中第一个字母表示轮胎的负荷能力。在字母-数字体系中,字母表示内压为0.17MPa及0.22MPa时的最大负荷量。 航空轮胎的规格表示
航空轮胎有7种型号。
I型:圆滑轮廓轮胎;II型:高压轮胎;III型:低压轮胎;4型:超低压轮胎;
6型:低断面轮胎;7型:超高压轮胎;8型:超高压低断面轮胎。其中1,2,4,6为保留生产轮胎。
航空轮胎规格有3种规格表示方法:
(1) 低压轮胎 断面宽-轮辋直径 例如: 6.00-6
(2) 超高压轮胎 外直径×断面宽 或外直径×断面宽-轮辋直径 例如:39×13或39×13-16
(3) 新设计轮胎 外直径×断面宽-轮辋直径;或在轮胎规格前加上C、B、或H中的任一字母,其含义为:
轮胎规格前附加的字母 C B H 无字母
轮辋宽度/轮胎断面宽 0.5~0.6 0.6~0.7 0.6~0.7 0.7及以上
轮辋胎圈座斜度 15 15 5 5 例如:H40×14.5-19
表示:轮胎的外直径、断面宽和轮辋直径分别为1016mm、368mm和483mm;
轮辋宽度与轮胎断面宽之比为0.6~0.7;
轮辋的胎圈座斜度为5。 摩托车胎的规格标志
在ISO标准中,轮胎规格标准主要由断面宽标记、结构标记和轮辋直径标记组成。普通结构的轮胎断面宽标记是带两位小数的数字,整数位是2~6,小数位以0.25为一档,分别为“00”、“25”、“50”和“75”;斜交胎体的结构标记为“-”;两位直径标记是4~23的整数,每个数为一档,其4~12为小轮径胎,14以上为一般的摩托车轮胎。
为了说明轮胎的负荷能力,在规格标志的后面还有层级标志。小轮径胎有二层级和四层级之分,一般摩托车轮胎有四层级和六层级之分。层级越高,负荷能力越大,其在规定速度下的轮胎充气压也越大。层级的符号为“PR”(“PLY-RATING”之缩写),如“2.75-184PR"所表示的是新胎充气断面宽为75mm,轮辋直径为458.7mm,四层级斜交胎体结构的一般类型摩托车轮胎; “2.75-18 6PR”则为加重胎体的摩托车胎,二者之充气外缘尺寸和两位直径都相同。至于轮胎负荷与气压、负荷与速度的对应关系,在各有关标准及制造厂的产品说明书中都有规定。至于低断面结构摩托车胎的规格标志,其断面宽标记用公制,以毫米数值标记,并在断面宽标记后面,以分号连接名义扁平率,再后是结构标记“-”和如普通结构摩托车胎的两位直径标记。为标明轮胎的负荷能力及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在规格标志的后面,往往还有负荷指数和速度级符号的标志,如
120/80-18 65S
其意为:
120-公制断面宽标记;
80-名义扁平率;
--结构标记;
18-轮辋直径标记;
65-负荷指数,表示最大负荷为2.84KN;
S-速度级符号,表最高速度180km/h。
低断面摩托车独联体的断面高宽比,为等于或小于1.0的数,如1.0、0.9、0.8等,故在规格标志中以名义扁平率100、90、80等表示之。低断面结构摩托车胎,如采用带两位小数的数字作断面宽标记时,其小数位数字常取10或60,且不标示名义扁平率,二将速度级符号置于结构标记的位置。如5.10-18、4.60H16,其新胎充气断面宽尺寸分别与断面宽标记为5.00和4.50则相同。
美国TRA标准中,常采用字母作摩托车轮胎断面宽标记的方法,其与通常的断面宽标记对照情况如下表:
表 TRA标准断面宽标记对照
TRA系列标记 E F G H J L M N P R S T 一般断面宽标记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10 在其规格标准组合中,均由标志摩托车轮胎的前置标记“M”开始,其后依次为断面宽代号、(扁平率)、结构标记和轮辋直径标记,有的还带有特殊轮辋标志的后缀。如MF-17、MF90-17和MM90-19T,前者表示普通结构的2.50-17摩托车轮胎,次者表示扁平率为90的2.50-17低断面摩托车轮胎,后者表示为扁平率90的3.75-19低断面摩托车轮胎,且该种轮胎限装于5。外倾角、内凸芯座为深槽式的所谓2.50CM轮辋。而欧洲ETRTO标准系列中,有低断面斜交带束结构的摩托车轮胎,其结构标记为“VB”,如“4.18VB18”。日本JIS标准系列中,则有低断面超低气压的摩托车轮胎,其断面宽标记为带一位小数的数字,如5.4-6/6.7-10等。其使用气压在60~120kPa间。

阅读全文

与汽车轮胎基础知识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