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氧气、乙炔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氧气、乙炔气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遵守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2、凡阀杆版损坏、漆色不权明、未戴防护帽等的气瓶,不许使用。
3、供气点必须远离热源,并经常保持场地整洁。氧气、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4、供气前,应对回火防止器、氧气压力表、乙炔压力表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正常,方可工作。
5、送气时,要观察气并输送管道、阀门等渗漏现象。捉漏时应该用肥皂水,不准动用火种。
6、随时注意氧气、乙炔压力表指针,不许超压。
7、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
8、供应点应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不准吸烟,不准戴沾有油污的手套。
9、下班后,要关闭供气阀和氧气、乙炔瓶阀,打扫环境,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2. 氧乙炔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原理:割枪喷嘴实际是一个管中管的结构,就是一个较粗的管中套着一个较细的小管。粗管中通入的是氧气乙炔混合气,点燃产生高温射流,将喷嘴处的金属熔化,细管中通入的是纯氧气,将熔化的金属吹走,形成割缝。
使用方法:1 、氧气瓶未装减压器前应略为打开氧气阀门把污物吹除干净,以免灰尘、垃圾进入减压器而堵塞,造成事故.
2 、禁止把氧气瓶和乙炔瓶以及其它可燃气体的钢瓶放在一起;凡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能和氧气瓶同车运输.
3 、搬运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应将瓶口颈上的保护帽装好,使用时,应放在妥善可靠的地方,才能把瓶口颈上的保护帽取下.在扳瓶口帽时,只能用手或扳手旋下,禁止用金属锤敲击,防止产生火星而造成事故
4 、氧气减压表螺母在氧气瓶嘴上至少要拧上6~8扣.螺丝接头应拧紧,减压表调节螺杆应松开.
5 、在把氧气瓶、减压器装好后,慢慢地打开氧气阀门,检查减压器连接氧气瓶的接头是否漏气,表指示是否灵活,开启氧气阀时,头脸不要对着减压表,应站在减压器侧面或后面.检查漏气时不得使用烟火或明火,可用肥皂水检查,检查不漏后方可使用.
6 、严禁氧气瓶口接触油脂,或用油污的扳手拧氧气瓶阀和减压连接螺丝.也不允许戴油污的手套,以免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7 、氧气瓶、乙炔瓶及减压器在使用前后应妥善安放,避免撞击和振动.
8 、使用乙炔瓶、氧气瓶时应垂直立放,并设有支架固定,防止跌倒.
9 、氧气瓶与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或其它明火要保持8~10米以上的距离.在某种情况下,确实难以达到8~10 米时,应保证不小于5米,但必须加强防护.
10 、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留1~2公斤/厘米2的剩余压力.
11 、冬天如遇到瓶阀和减压器冻结时,可以用热水、蒸汽或红外灯炮给予解冻,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12 、禁止使用铁器猛击气瓶各部,也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杆,以防气流高速冲出,因局部磨擦产生高温而发生事故.
13 、夏天露天操作时,氧气瓶和乙炔瓶应防止直接受烈日曝晒,以免引起气体膨胀发生爆炸,必须放在凉棚内或用湿布掩盖
3. 氧气乙炔气割使用方法
点火开阀次序抄为先开乙炔阀、后点火、再开氧气。操作时,预热氧阀门旋动均应缓慢进行,如果太快,割枪内的射吸力会骤然加强,使乙炔供应量跟不上,从而造成回火。
工作结束熄灭火焰时,割枪应先关闭氧气源,再依次关闭乙炔、预热氧。
最新标准是《GBT 2550-2016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乙炔胶管颜色是红色,氧气胶管颜色是蓝色。
(3)氧气乙炔知识培训扩展阅读:
先开割炬的乙炔阀门,点火 ,随后开氧气 ,调至中性焰 气嘴距离被割物件5毫米左右。
乙炔和氧气量大点可以提高切割速度。
割枪一般有三个开关,最上面的是高压氧开关,也就是俗称的高风开关;高风开关下面的是混合气开关;最后面,的一个开关是乙炔开关。
使用的顺序是:先开乙炔开关,点燃,然后再通过调节混合气和乙炔的大小来控制火焰的大小,对待切割物预热,当达到熔融状态的时候,打开高风开关,进行切割。常用割枪有GB-30、GB-100、GB-300三种。
每种割枪可配备几种不同孔径的割嘴以切割不同厚度的金属。割嘴号码有1#、2#、3#,号码越大切割的金属越厚。
4. 氧气,乙炔使用标准
网络搜索“乙炔瓶抄的安全使用规范袭说明书”1、乙炔瓶应装设专用的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对于工作地点不固定,移动较多的,应装在专用小车上。
2、严禁敲击、碰撞和施加强烈的震动,以免瓶内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
3、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因为卧放使用会使瓶内的丙酮随乙炔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而流入椽皮管,这是非常危险的。
5. 什么是氧气什么是乙炔
氧气(oxygen),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版权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乙炔,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
乙炔操作的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6. 最近的培训老是讲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是10米,有依据没
你好,中华人抄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2008
5.1.12 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7. 关于乙炔和氧气。
在我来们山东(某国企)一瓶普通装自满的氧气瓶(压力10MPa),价格大约20多元,一瓶普通装满的乙炔瓶(压力1.8-2MPa),价格大约85-90元左右。
以前正常使用比例,一般是一瓶乙炔配2瓶氧气。但是遇有最近几年,生产氧气的厂家为了节约成本,生厂出来的氧气纯度远远不如以前的纯度,在使用过程,不但氧气消耗很快,而且气割出来的工件上的氧化物很多,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
现在我们这里基本1瓶氧气配1瓶乙炔用了。
氧气瓶里面的“规则”很多,在这里不便多说。^_^
8. 如何正确使用氧气乙炔瓶的宣传栏
氧气乙炔:
[学科] 机械工程 —> 焊接与切割 —> 熔焊
[英文等价术语] oxy-acetylene flame
[术语定义(汉语)]乙炔与氧混合燃烧所形成的火焰。[1]
通过调节氧气阀门和乙炔阀,可改变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例得到三种不同的火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
1.中性焰
当氧气与乙炔的作用比为1~1.2时,所产生的火焰称为中性焰,又称为正常焰。它由焰芯,内焰和外焰组成:靠近焊咀处为焰芯,呈白亮色;其次为内焰,呈兰紫色,此处温度最高,约3150℃,距焰心前端2~4mm处,焊接时应用此处加热工件和焊丝;最外层为外焰,呈桔红色。中性焰是焊接时常用的火焰,用于焊接低碳钢、中碳钢、合金钢、紫铜、铝合等材料。
2.碳化焰
当氧气和乙炔的体积比小于1时,则得到碳化焰。由于氧气较少,燃烧不完全,整个火焰比中性焰长,且温度也较低。碳化焰中的乙炔过剩,适用于焊接高碳钢、铸铁和硬质合金材料。用碳化焰焊接其它材料时,会使焊缝金属增碳,变得硬而脆。
3.氧化焰
当氧气和乙炔的体积比大于1.2时,则形成氧化焰。由于氧气较多,燃烧剧烈,火焰长度明显缩短,焰心呈锥形,内焰几乎消失,并有较强的丝丝声。氧化焰中由于氧多,易使金属氧化,故用途不广,仅用于焊接黄铜,以防止锌的蒸气。
1、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2、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许可后,方可进行。
3、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保险链;球式浮筒必须有防爆球;必须使用金属防爆膜,严禁用胶皮薄膜代替。 4、氧气瓶、气压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5、乙炔发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
6、高、中压乙炔发生,应可靠接地。压力及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7、碎电石应掺在小块电石中使用,夜间添加电石,严禁用明火照明。
8、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严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准用手在浮桶上加压和摇动。
9、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之间距离大于5m .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m 。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10、氧气应用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冻结后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
11、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或蒸汽回热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12、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焊枪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13、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1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5、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16、铅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皮肤外露部分应涂护肤油脂。工作完毕应洗漱。 18、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气阀关好,拧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时,头部应避开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卧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9. 氧气带和乙炔带日常检查与使用常识
乙炔和氧气的正确使用
A乙炔
1、乙炔瓶应装设专用的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同时使用氧气瓶,应分开放置,间隔保持10米。
2、严禁敲击、碰撞和施加强烈的震动,以免瓶内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的储存
3、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因为卧放使用会使瓶内的丙酮随乙炔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而流入椽皮管,这是非常危险的
4、要用专用板手开启乙炔气瓶。开启乙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049Mpa的剩余压力。
5、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输气速度不应超过1.5~2立方米(m3)/时.瓶。使用时只能用一把枪,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焊(割)炬
6、乙炔瓶体温度不应超过40℃,夏天要防止曝晒。因瓶内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炔的压力急剧增加。
7、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
8、瓶阀冬天冻结,严禁用火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热水解冻。
9 、乙炔减压器与瓶阀之间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触及明火就会立刻爆炸。
10、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使用,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物上。
11、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修理气压表和其它附件,减压器出口与橡皮管的连接必须用专用头
扎紧,不能漏气。如发现气瓶有缺陷,应通知安全督导员送回气体厂处理。
喷铝车间安全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乙炔和氧气的正确使用 A乙炔
1、乙炔瓶应装设专用的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同时使用氧气瓶,应分开放置,间隔保持10米。
2、严禁敲击、碰撞和施加强烈的震动,以免瓶内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
3、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因为卧放使用会使瓶内的丙酮随乙炔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而流入椽皮管,这是非常危险的
4、要用专用板手开启乙炔气瓶。开启乙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049Mpa的剩余压力。
5、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输气速度不应超过1.5~2立方米(m3)/时.瓶。使用时只能用一把枪,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焊(割)炬
6、乙炔瓶体温度不应超过40℃,夏天要防止曝晒。因瓶内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炔的压力急剧增加。
7、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 8、瓶阀冬天冻结,严禁用火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热水解冻。
9 、乙炔减压器与瓶阀之间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触及明火就会立刻爆炸。
10、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使用,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物上。
11、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修理气压表和其它附件,减压器出口与橡皮管的连接必须用专用头扎紧,不能漏气。如发现气瓶有缺陷,应通知安全督导员送回气体厂处理。
B氧气
氧气瓶应戴好安全防护帽,坚直安放,要采取防止日光曝晒的措施。
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尚有剩余压力的氧气瓶,应将阀门拧紧,注上“空瓶”标记。 氧气瓶附件有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 禁止用沾染油类的手和工具操作气瓶,以防引起爆炸。
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的方法进行装卸或搬运。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运。
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时,人要站在侧面;开启的速度要缓慢,防止有机材料零件温度过高或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而造成燃烧。
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系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铁器一类的东西猛击气瓶,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止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气瓶的减压器应有专业人员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