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可以从哪些方面
主要内容: 一、《指南》对观察、了解儿童的意义. 1.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 2.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帮助我们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儿童。 二、怎样理解和运用 1. 需要熟记其中的领域及其目标,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 2. 目标下的“典型表现”为我们指明了观察、了解的不同维度,评估儿童的某一方面的学习与发展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了解,要从多方面的信息对其作出综合评估。 三、运用《指南》客观、积极地观察了解幼儿 1. 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儿童真实发展状态的表现,是最佳观察机会。 2.客观记录和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是评价儿童和做课程计划的前提。 1)对幼儿的表现要客观地记录和描述,这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以及制订下一步教育策略的基础。客观地记录和描述而不是解释性、判断性的笔记。 2)在观察中重点记录有意义的行为表现。深入了解表现背后的原因、兴趣和学习特点。观察者并不是被动的,及时地捕捉有意义的行为,使之成为进一步观察或者制订课程计划的基础。 A与观察目的相关的行为表现是有意义的。 B问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促进和加深幼儿行为的意义 C以观察到的有意义的行为表现为基础,创造不同情境,让幼儿探索新材料和与同伴互动,做进一步观察。 与同事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观察记录质量的途径,不同的人看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他人的批评中反思,继续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水平。 3.积极正面地分析和看待幼儿。 儿童能够表现出任何一种能力都是一个过程,我们观察、了解儿童需要善于发现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可借鉴《活用幼儿学习指标》介绍的一种方法,通过儿童表现的三种情形发现其的进步:A 最初朝向某项学习指标迈进的情形(萌发); B 朝向某项学习指标进步的情形(进步中); C达到某项学习指标的情形(达到)。 《指南》中说,游戏中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幼儿的能力和学习方式有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和探究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只要没有危险,请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宽容。而且最好不要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一鸣在我的引导下,大胆指出自己的意愿,一定程度上对我有了信任感,所以即便是游戏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游戏,他都会用疑惑的眼神望向我,收到肯定的眼神后自由的参与到活动中。 了解幼儿,一日生活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他们的真实表现往往会反映在最习惯性的生活活动和游戏中。寻找颜一鸣在生活、游戏中的点点滴滴,观察记录再进行分析,帮助他更快的适应到新的生活、学习氛围中。
⑵ 在幼儿行为观察中实时观察计划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避免被幼儿感知到,这样会对其行为表现的真实性造成影响。第二观察结果要详细记录和分析。第三观察的样本数量要齐全。第四观察时间要分散长时间观察。
⑶ 如何提高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能力
要提高儿童的行为观察和分析能力,就需要在孩子平时的活动中多培养他们的观察行专为,让他属们去观察。比如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某一件事情,然后让他们去说出这件事情有什么特点,或者观察一幅画,对一副画进行描述。除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⑷ 了解人的行为特点,对儿童行为观察有什么意义
我们人类的智慧发展是3个阶段:1)故事阶段(孩子是最适合靠此阶段了解和接受版事物)2)哲学阶权段(青少年是最适合靠此阶段来思考与提问)3)科学阶段(需要人们通过此阶段去实验或验证来得出结果)。所有我们需要把人的行为特点融入到故事形式里,然后展现在孩子勉面前。为孩子的行为观察带来正面导向。
⑸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原则的意义
1、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内中的表现。包括容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2、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3、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4、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当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5、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师
出整理]。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6、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7、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