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内哪些学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比较好
首先,广播电视编导算是一个大类,每个学校的名称可能会略有区别。
比如:影视编导、广播电视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这事实上都是差不多的传媒类专业,在综合类院校里,广播电视编导可能会偏向电视、新闻、传播等方向;在艺术院校里,影视编导专业更偏向电影方向。
其次,每个学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的内容可能也不太一样。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报考一所学校之前,首先关心三个点:1.考什么:查招生简章,明白具体考试项目,自己是否符合该校要求;2.学什么:可以直接在官网上down到全校各级各专业的课程表,至少可以看到入学后学什么对吧!也许跟自己想象得并不一样,也许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好呢!3.做什么:这点可以详见另一个题目,广播电视编导的就业前景,我也会在那里详细做答。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提前准备、参加艺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备考内容事实上也可以报一些相关传媒类专业,比如数字传媒,媒介管理、摄制照明等(具体名称根据各学校有区分)。在这里建议大家在专业的细节划分上,仔细去查看官网的招生简章。
在可选艺术类院校中,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批: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国内第一,文化分和艺考分双高!)、北京电影学院(偏影视编导方向,专业课要求更高,文化分相对低些)、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在改制了,非军籍不建议)中国戏曲学院……
二类:天津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安徽大学……
嗯……综合类其实挺多的,尽情去选你喜欢的学校吧。
㈡ 靖江哪里有教师资格证培训班考教资有什么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设定的教师资格考试,是各省教育厅根内据教育部为保证师容资质量,在教育系统逐步实行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设置的一项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于2015年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身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不再区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一律参加全国统考。
㈢ 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的招收访问学者
接受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为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教人厅[2004]8号)和《关于做好2011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工作的通知》(教师司[2012]9号)文件要求,现将武汉大学2012-2013学年度接受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招生简章公布如下:
一、接受对象和条件:
1. 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年以上,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校在职教师。
2. 申请人应为选派学校学术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或青年骨干教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曾独立主持或参与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
3. 原则上具有副高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应具有硕士学位或接受过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对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可适当放宽为:45岁以下的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者是40岁以下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讲师。
二、接受专业及课题名称(见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网站)
三、申请步骤:
(一)个人申请。申请者须填写《全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推荐表》一式两份。由选派学校师资管理部门在推荐表上签署意见,然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寄办公室。
(二)导师签署意见。办公室收到推荐表后会及时与导师联系,请导师审查并签署接受意见。
(三)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将在当年暑假前寄发录取通知书。
四、申请截止时间:当年6月30日。
五、访问期限及学习工作要求:访问期限为一学年。访问学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共同协商制订研修计划,应以参加科研为主,并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参与课程讲授、辅导或其它教学工作。
六、考核结业:访学中期,访问学者须填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中期检查表》;访学期满前,访问学者须填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并提交访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其证明材料。经导师和我办审核合格后,由武汉大学颁发教育部监制的《国内访问学者证书》。
㈣ 想学环境工程专业,哪些大学比较靠谱
靠谱的学校有挺多,但是能不能顺利考上,还是要看你的个人能力,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在校生,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未来此专业一定会大放异彩,想必大家也已经注意到了,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对于人们的生活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国家对环境问题极为重视,也就是说,环境工程学子的春天来了。
但是,好学校虽然有很多,可是招收名额有限,有时候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根本无法进入这类重点高校,那么对于此类学生来说,如果想学环境工程,该怎样选择学校呢。
我认为,如果你的成绩无法支撑你去上名校,难么首选就应该去各省的省会城市上大学,因为省会城市的毕业生机会更多,你想想看,你在一个城市待了四年,肯定会对它有较为熟悉的认知,对城市的环境问题也会有个大概的认知,毕业后发展起来就会相对得心应手一些。
㈤ 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中心简介
是教育部
建立的全国六大区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之一,业务上直属教育部人事司领导和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武汉中心指导,行政上隶属西南大学。西南中心先后促成建立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四个省级培训中心,形成了西南地区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
历经几次机构改革和调整后的西南中心与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西南分院、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庆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西南大学扫盲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合署办公。目前,中心有专职工作人员28名,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8人;有教学、办公、住宿大楼3栋,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可同时提供500余名学员住宿;有250平方米的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12000余册,期刊杂志200余种;有专用的能同时容纳250人的多媒体教室1个,100人以上的多媒体教室2个和可容纳60人左右的普通教室3个;有大小会议室3个;拥有120余台计算机机房三个。新装修的学院餐厅,可容纳300余人同时用餐。
中心坚持“三个适应,两个转变”,“务本求实,创新提高”的方针,充分利用依托学校西南大学和在渝高校乃至西南地区和全国重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注重质量,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中心成立至2005年底,共培训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班、硕士学位班、助教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短期班、研究生课程班、单科进修、岗前培训等各层次进修教师20300余名。
“十一五”期间,西南中心决心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奋斗意识、奉献意识,在培训的“结构、质量、规模、效益”八个字上下功夫,在巩固、提高已有培训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教师职后教育新路子,为西南地区高校培养培训更多的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为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做出更大的贡献。
㈥ 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的中心概述
其具体任务是:
一、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提出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履行“武汉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职责,以武汉大学为基础,对高校教师及其他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三、在教育部领导下,组织开展以国内外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内容的调查研究,对全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提出咨询建议。
四、负责“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的日常工作。
五、“武汉大学考试中心”由本中心负责管理,承办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下达的有关考试的考务工作。
2010年1月18日,为进一步统筹好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资源,更好地发挥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工作在我校办学中的作用,经武汉大学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合并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