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组织讲故事比赛小班孩子适合的故事有吗
小蝌蚪找妈妈 一共会讲到五种动物,青蛙,鸭,鱼,乌龟,鹅。描写不一定要求孩子全部背诵,如果能把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对话加上动作,效果一定不错,小班孩子讲几分钟的故事,脑力已经足够了,祝你成功。
下面是全文,方便你讲给他听。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鱼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蝌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蝌,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哥来‘各各各’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鹅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各各各”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各各各’的………”
青蛙听了“各各”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B. 怎么引导幼儿讲故事
人们常说,好老师应该多给孩子讲故事。不但老师要给孩子讲故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应该给孩子讲故事。在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亲子共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儿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种快乐的儿童语言,游戏,也是长辈与孩子间的心灵交流,另外讲故事也是进行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好办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环境需要可采取续编、复述、看图编、改编等方法,激发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思维,使孩子从爱听故事到主动讲故事,成为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故事大王。 一、启发孩子续编故事 每个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当有意识地给孩子留有想象空间,在故事的紧要处或结尾部分留个悬念,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思路把故事编完,幼儿通常会编出许多迥异的结尾,很多都是不乏想象又合情合理的。如故事:“动物介绍所”讲到大猩猩给龙虾找了份裁缝的工作、给青蛙介绍了份游泳教练的工作。这时家长会问孩子:“你说,大猩猩还会给哪些动物介绍工作呢?还会介绍什么合适的工作呢?”孩子们会兴致很高的回答:“会碰到小狗、大象、小老鼠、猫头鹰……!”“给小狗介绍警察的工作”,“给大象介绍开浴室的工作”,“给小老鼠……”孩子还可以边说边做出动作。兴致勃勃,情绪激昂的时候也是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的最佳时机,此刻稍加指点孩子有可能把原故事的结局扩展出新颖神奇的结果来。 二、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大班的孩子脑子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故事,家长和教师应鼓励他们复述这些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采取奖励、表扬的方法,比如,当孩子要求家长讲故事时,可提出条件“妈妈讲完故事后,你能送我一个故事吗?”平时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时,这时家长可提出让他用故事来换,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时,也是要求孩子复述故事的好机会,孩子复述完后,家长应给予鼓励、表扬。 三、引导孩子看图编故事 有些孩子的知识面广、不仅想象力极其丰富,而且思维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凭想象看图编故事,家长应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如家长为孩子买书时,可选择只有图片,没有文字的书籍,让孩子看图编故事,只要尝试几次,你会惊讶的发现,孩子编出来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超乎家长的想象,如“龟兔赛跑”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图,并通过提问引导孩子,“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怎么样呢?”这时孩子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另外一个故事来。 四、激发孩子改编故事 拿到一本新故事书,家长会讲给孩子听,重复几遍后有很多孩子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家长所讲的故事原原本本的重复出来,有时孩子能挑出家长前后几次讲述的不同点,适当地表示异议。家长不妨利用这点给孩子讲点错故事,激发孩子纠正,从而调动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请听一位母亲同女儿的对话。 “森林里有只河马,在树上飞来飞去……” “妈妈,错了,河马不会飞” “河马没有翅膀呀!” “青蛙、鳄鱼、鸭子……” “给妈妈讲个游泳比赛的故事咋样?”家长有意识地把故事讲错,当故事错在开头,引导幼儿反驳,巩固所学知识。错在中间,激发孩子纠正,锻炼思维能力。错在结尾,启迪孩子想象,让孩子创作出理想的结果。 五、创造机会让孩子表演故事 平时或朋友聚会,应考虑让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讲故事是最好不过了,孩子讲故事,不应苛求白壁无瑕,而应力求“顺理成章”家长应从幼儿的表情、动作等方面做指导,效果会更好些。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各种故事比赛,更能激发孩子讲故事的兴趣。 孩子从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中发展了语言、思维、能力、养成了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把往日家长注入式的传授知识变为运用知识,这就更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好地发展。 “讲故事”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幼儿教师、家长必须把握的一门技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C. 给幼儿讲故事的六要素是什么
1。记叙文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内结果) 2。小容说的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故事情节)是最主要的因素 3。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4。记叙的顺序一般有(正叙)、(倒叙)、(插叙)3种
5。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几种
6。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其中人物描写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在补充一点,还有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描写)、(自然)描写 7。议论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
D. 如何辅导幼儿讲故事
指导是关键首先,要让幼儿对所讲的故事感兴趣 一般可采用教师先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述或用听故事录音等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再通过提问、看图阅读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在幼儿对故事感兴趣和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讲故事的辅导,切忌机械的死记硬背。 其次,要对故事进行分析 最后,要进行动作、语气语调等表演技巧的处理 适当的动作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故事,因此要让幼儿理解动作表示的意义,也可以和幼儿共同编排动作、共同处理语气语调的变化等。如:启发幼儿自己进行动作的创编:“怎样表示小熊的害怕和老虎的蛮横?”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感情:如大灰狼和小花猫的不同语气处理,又如:“小狐狸讨好大老虎时可以怎么说?”“小白兔碰到危险怎样呼救?”等,从而使幼儿明白不同语气语调的运用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也能使幼儿在学会讲故事的同时,理解和掌握一些讲故事的技能技巧。 根据多年来指导和听、评幼儿讲故事的体会,给辅导老师提以下建议: 一、避免死记硬背和过多重复 有的教师在教幼儿讲故事时,采用一次次重复的方法,让幼儿“强记”,孩子在机械的强化训练下,虽然把故事背出了,但是往往缺乏内在情感,因此,也就缺乏表现力。在听幼儿讲故事时,发现有的幼儿目光呆板,语言平直,整个过程就是在背故事。缺少交流,没有灵气。究其原因,多半是由背故事引起。 二、避免过分夸张和过多动作 有的幼儿讲故事时,不够大方自然,语气语调过分夸张,也有的幼儿在讲故事时出现了很多的尖音,感觉很“嗲”,可能是教师认为这样讲更好听,因此在辅导时有意无意强化或默认了幼儿的讲述。也有的孩子从头至尾、每句话都有动作,而这些动作又显得机械、夸张,一看就是外加的,因此就很难把人们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因此就显得多余,意义不大。也有的幼儿在讲故事时,因为要记忆、表演动作而出现较多的停顿,影响了表达,反而得不偿失。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更多的教师会辅导孩子讲故事。使孩子在故事中感受真善美,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更好地发挥故事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使幼儿通过故事立体地认识世界,涵养性趣,陶冶情操,提升美感。让故事伴着幼儿健康成长。
E. 幼儿学前教育三分钟讲故事大全
键入“”
儿童睡前故事,宝宝睡前故事大全 - 童话故事“
”
这一行字
F. 幼儿讲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项
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能够帮助他学习掌握语言的技巧,让孩子认识更多的词汇,增加自己的见识。故事都是蕴含道理的,所以孩子听多了好故事,对他以后是很有帮助的。
1.选择适合的故事
孩子会有自己的喜好,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来进行选择。
建议给2-3岁的宝宝讲一些动植物的故事,内容简单又生动;4-5岁的时候,宝宝的想象力发展地非常快,所以可以给宝宝讲一些童话、民间故事,故事内容也要丰富一些,故事也可以长一些。
孩子再大些就可以给他讲一些有历史人物的故事或者是寓言故事了。注意故事要有正能量、富有哲理,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
2.临睡前是好时间
爸爸妈妈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给宝宝讲故事。睡前的这段时间里,宝宝的大脑神经和小脑神经处于交替工作的状态,整个人会比较稳定。如果给宝宝讲一些美丽的、快乐的、可以培养情感的故事,宝宝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快。
在宝宝两岁的时候,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时间最好短一些,让宝宝能够及时消化吸收。然后通过观察宝宝的整个状态,根据宝宝听故事的注意力,适来增减讲故事的时间。
如果宝宝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充满着兴趣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多讲一会儿。如果发现宝宝没心思听故事的话,最好是及时停止,不要勉强宝宝听故事,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3.情感丰富的讲故事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宝宝学会一些单词,这样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宝宝在听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陈述事件。
讲故事时语言要生动一些,多用一些像声字,像形字,还可以给宝宝做些动作。
爸爸妈妈讲的有趣,宝宝才会更感兴趣。另外,故事的开头一定要能吸引宝宝,这样宝宝才会听下去,爸爸妈妈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情绪的变化以及语音语调的变化。
4.鼓励宝宝复述故事
在讲完故事后,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复述一下这整个故事。复述不是说要完全讲出来,宝宝只要用自己的话大概说一下就好了。这样宝宝的语言,记忆,逻辑思维,想象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想要宝宝复述一个故事,肯定要多听听。宝宝在听故事的时候大多是形象故事。如果爸爸妈妈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给宝宝讲故事,就算讲再多,宝宝也可能一篇都记不住。
爸妈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学学诗人歌德妈妈用的方法:歌德小的时候,每天都会听妈妈讲故事。不过每次当自己听的开心的时候,妈妈就不讲了,会让歌德自己想一下下面的事情。等到第二天,妈妈会让歌德说一下,然后继续讲。这样子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把之前讲过的故事再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或者也可以让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进行修改。这样子宝宝才记得住。
5.反复念一个故事
爸爸妈妈一直重复给宝宝讲故事,是可以加深宝宝记忆的。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是孩子成为一位阅读者的必经之路。同时一直复习一个故事也能够让孩子对故事中文字与语言的印象更加深刻。
相信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加上爸爸妈妈的不懈陪伴,孩子一定能够尽快爱上听故事的。
G. 幼儿园四分钟讲故事
我在班里的时候,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好几个孩子听了都流下眼泪。 而后,不厌其烦的让我给他们讲了一遍又一遍…… 推荐给你。 故事的名字叫《橘子老虎》 橘子老虎 秋天,橘子熟了.那黄澄澄的蜜橘挂满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的小灯笼.一天,一个个儿最大、沉甸甸的橘子,看到同伴相继被人摘走,伤心地对橘子树说:“妈妈,难道我们橘子生来就应该被人吃掉吗?” “是啊,孩子,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丰富人类的美好生活。我们身上的果核将会落入泥土,然后新的生命又会破土而出。” “不,妈妈,我可不愿为他人活着,更不愿被人随意摘取,我要变成一个人见人怕的老虎。” “孩子,那可不是我们橘子的风格。” “不嘛!”大橘子纵身一跳,从树上跳到了地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橘子的身体不断地胀大、胀大,最后圆圆的橘子肚子拉长了,橘皮上竟然浮现出色彩斑斓的花纹来,前面拱出一个脑袋,脑门正中有一个醒目的“王”字。后面露出一条长尾巴来。哈,大橘子竟然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橘子老虎啦! 橘子老虎非常高兴,她告别妈妈,决定到各地去旅行,让大家见识见识橘子老虎的威风。他翻过一座山冈,看见一只小羊正趴在大树下低声哭泣。他决定和小羊开个玩笑,吓唬吓唬小关。 他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却发现一只大灰狼也在偷偷地逼近小羊。橘子老虎见状忙喊道:“小羊,当心大灰狼!”因为虽然模样发生了变化,但橘子老虎那颗橘子一样甜甜的心依然未改! 小羊一惊,扭头要跑,大灰狼扑上来抓住小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橘子老虎一个箭步蹿上前去,对着大灰狼喊道:“大灰狼,快放开他,要不我就撕碎你!” 大灰狼一愣,见一只猛虎向自己扑来,不由两腿直打颤。虽然舍不得到嘴的肥嫩小羊,但这只老虎可不能等闲视之,眼下还是逃命要紧。他犹豫了一下,丢下小羊逃走了。面对橘子老虎,小羊流着眼泪说道:“虎大王,我妈妈得了重病,想吃橘子,您能否等我找到橘子后再吃我呢?” 看看楚楚可怜的小羊,橘子老虎被他爱妈妈的孝心所感动,胸膛里那颗甜甜的心又起了作用。他安慰小羊:“别怕,让我帮助你完成心愿。”说着,他便撕开自己的橘子肚皮,掰下一瓣橘子,递给小羊说,“给你妈妈送回去吧。” 小羊感激地说:“你真是天下心眼最好的老虎呀!” 橘子老虎笑了笑,继续往前赶路。 他趟过一条小溪,前面不远处,一只小白兔正搀着一只灰兔慢慢地走。橘子老虎心里很得意:哈哈,都说兔子胆子最小,今天我可要见识见识。他那要让别人敬畏自己的念头又在作怪了,“小兔子,哪里跑!本大王今天要尝尝你们的味道!”他高声吓唬道。 他满以为这两只兔子会跪地求饶或夹着尾巴逃走。不料,那小灰兔却推推小白兔:“你快逃跑吧!”小白兔原地不动,非常镇静地说:“不,我不能扔下你不管!” 橘子老虎疑惑地问:“你们俩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难道不怕死吗?” 小白兔从容地说:“我兄弟受伤了,我不能丢下他,自己逃命。”橘子老虎见了,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他想,他俩都把危险留给自己,让对方逃生,是对好兄弟,我何必再吓他们呢?于是他笑着说:“我才不吃你俩呢,因为我是一只有甜心的善良老虎,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我弟弟伤得很厉害,很想找一点东西止痛。”小白兔说。 橘子老虎看看小灰兔痛苦的样子,不由得同情起来:“我送他一瓣橘子,看能不能止痛?”说着,从肚皮下掰下一瓣橘子来,递了过去。 说也奇怪,小灰兔吃了橘子,高兴地说:“好多了!” 小白兔说:“谢谢,我们兄弟永远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说完,兄弟俩一定要请橘子老虎去他们家做客。 谢绝了兔子兄弟的好意,橘子老虎继续往前赶路。 太阳下山的时候,他来到一座果园。看样子,这儿刚被一场大火袭击过,里面的各种果树都被火烧了,园子里到处狼藉一片。旁边的一座小房子前,一对老夫妻正扶着门框嚎啕大哭。橘子老虎走过去好奇地问: “老爷爷,老奶奶,你们为什么哭呀:” 老奶奶看了看橘子老虎,擦擦眼泪说:“可恨的强盗掠夺了我们的水果,还烧了我们的果树,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呀!”说着,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老爷爷也顿着手杖,放声大哭,看到他们伤心的样子,橘子老虎的那颗橘子心开始隐隐作痛,忍不住掉下眼泪来。 橘子老虎想了想,说:“老爷爷,老奶奶,你们办个橘子园吧。” “办橘子园是好,可我们哪里有种子啊!”老爷爷叹口气说。 橘子老虎说:“您别急,我是个大橘子变的,身上长有很多种子,你们把这些橘子瓣儿全拿去吧!”说着,他将自己身上的虎皮撕开,露出一身的橘子瓣儿。随着虎皮的脱落,橘子老虎慢慢地倒下了。 这时,天空中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老爷爷和老奶奶取出橘瓣中的种子,把它们一粒一粒撒到土壤里。风雨中,橘子的种子发芽了,转眼长成了小橘子树,小橘子树越长越高。一会儿工夫,一片郁郁郁葱葱的橘子园出现了。很快,橘子园结满了黄澄澄的大橘子,浓烈的橘香沁人心脾。 老爷爷老奶奶笑了,满园的大橘子也笑了。
H. 如何教孩子讲故事
【导语】:父母要多给孩子讲故事,才能让孩子学着复述讲故事给你听,这样也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从小就学会讲故事的孩子,长大后学习成绩也更好。 大人要怎样给孩子讲故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就给你介绍六种方法,教会你的孩子讲故事。 1、多复述:一个故事多讲几遍,复述后可简要给孩子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教孩子学故事中的对话,在大人不断启发帮助下,最后发展到让孩子自己能复述整个故事内容。 2、轮流讲:如大人先讲一个,孩子后讲一个,比比看谁讲得生动。记住:只要孩子讲得不错,应多给鼓励,这样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接着叙:先由大人讲一段故事,让孩子根据故事的发展接着讲下去,大人可以假设几种结局,以引导孩子打开思路,发展想象的空间。 4、作评议:当你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对其中人物的行动、品质的好坏等作出评议,这样可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5、多设问:在讲故事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设一个特定的条件,让孩子想办法解决:如上学时下雨了,没带雨伞怎么办,皮球掉进沟里如何捞起来,大人不在家突然起火时你该如何办等等,这些有助于调动孩子丰富的想象,锻炼其扩展性思维。 6、常表演:孩子最具有表现欲,总希望自己的行为、话语受到大人的赞扬。大人要常引导孩子一起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鼓励常表演,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开心,收效也大。 欢迎加入亲子群与家长们交流经验